劉志權(quán) 謝雪芹
摘 要:作文是一項可以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小學生們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地發(fā)展思維的一個途徑,也是表達學生思想感情的一種技能。但事實上,學生們在寫作時總是會遇到苦思冥想、無話可說的情況,即使勉強寫出了一篇作文也是千篇一律。毋庸置疑,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夠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要在保持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同時摒棄不適用的,為小學生打造一個活力四射、充滿熱情的課堂,此外由于小學生缺少實踐活動,對周邊的事物缺乏觀察和注意,所以在寫文章時也總是脫題、不著邊際,內(nèi)容缺少新意。因此,教師需要督促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寫作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只有生活充實了,作文內(nèi)容才會更加的豐富。要知道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所以寫作是不容小覷的一方面,教師和學生都要重視起寫作。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生活實際
一、善于觀察周邊事物
生活中的事物是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的,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周邊事物的習慣,觀察目的明確,因為只有這樣觀察效果才會更好。因此,在觀察之前教師一定要精心準備好,考慮要周全,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的差異,去為學生制定觀察目標,讓學生們帶著問題思考和觀察,只有明確了目標,學生的注意力才會得到集中,可以取其精華,透過事物的表象看本質(zhì)。例如,在觀察活動時,就要從始至終都觀察包括開頭、經(jīng)過、結(jié)果;在觀察人物時,就要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外貌、動作、表情等各方面的特點;觀察景色時,就要觀察它的外形、感受氛圍;觀察動物時,就要確定動物的生活習性,外形特點??偠灾?,根據(jù)不同事物應該持有不同的觀察目標。如在講解《一株紫丁香》一課時,就要求學生在觀察紫丁香時,能夠找出紫丁香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動作”,再思考紫丁香給人們帶去了什么,通過觀察感受紫丁香的魅力。
二、加強指導、做好批改工作
教師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這一步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進行作文練習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首先,指導學生審題,讓學生明白題目的意思,在大腦中有一個大綱。其次,就是指導立意,讓學生知道文章的中心,明白寫作方向,是表達一種情感,還是進行景色描寫或是贊美一種精神。最后,就是要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選取什么樣的材料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此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參考自己的讀書筆記和平時做的摘抄,引導學生遣詞造句,用上各種修辭手法。只有教師指導得當,學生的作文才會更加的符合標準。
對于學生的作文批改以及講評,教師不應該采取傳統(tǒng)式的一人承包批改和講評,這種做法顯而易見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作文的批改和講評活動中。學生相互批改和講評的方式各式各樣,比如小組合作批改、師生共改、同桌之間相互評論等等。讓學生在批改和講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以及他人作文中可學習的優(yōu)點,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三、增加課外閱讀,積累素材
課外閱讀是學生重要的閱讀實踐活動,也是形成閱讀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閱讀是至關(guān)重要的。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思維,因此,平時的作文教學要將閱讀教學貫穿于其中。另外,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加強詞語的教學,不斷地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素材。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課件,以短片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看,在視覺、聽覺上給學生沖擊,從而加深印象。如此一來,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倡學生積累好詞好句,還要適當?shù)慕o予指導,指導學生準確的運用,將平時在閱讀中所積累的素材完美的使用到寫作當中。
四、差異性教學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非常正常的,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抓住規(guī)律,因材施教,構(gòu)建不同的知識系統(tǒng),尊重學生在性格上的差異。要知道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智力因素,認知方式,以及學習能力等存在客觀差異,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統(tǒng)一要求進行教學,難以讓學生在不同層次上得到發(fā)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水平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將優(yōu)等生分為A,要求這部分學生能夠根據(jù)題目要求,以及教師給出附加的要求寫作文;中等生分為B,這一部分學生只要根據(jù)題目寫出相應的內(nèi)容就行;將差生分為C,對這一部分學生可以將低要求,可以自擬題目進行寫作。這樣一來,就能讓每個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
五、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讓他們對寫作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就會有寫作動力。兒童時期就是一個好玩的階段,我們可以利用游戲?qū)胱魑慕虒W,引導學生從游戲中激發(fā)靈感,從而開啟寫作思維。如讓小學生在寫作文《最難忘的一件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自己曾經(jīng)做過的有趣的游戲。另外,教師可以和學生做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在做完游戲后記錄自己的游戲感受。其次,課外活動也是豐富學生知識的重要手段,可有效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要想讓學生樂于寫作,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去探究高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楊成定,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版),2009年12期.
[2]劉珍玉,淺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作文教學研究,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