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香,張 梅,李 靜
(徐州市兒童醫(yī)院護理部,江蘇 徐州 221006)
行動學習法在兒科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張桂香,張 梅,李 靜
(徐州市兒童醫(yī)院護理部,江蘇 徐州 221006)
目的:探討行動學習法在兒科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徐州市兒童醫(yī)院護理部進行規(guī)范化培訓的40名護士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將這40名護士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20名護士。對甲組護士采用傳統(tǒng)授課的方式進行培訓,對乙組護士采用行動學習法進行培訓,然后比較兩組護士的考核成績和綜合能力評分。結果:乙組護士的理論考核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甲組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護士主動學習能力的評分、動手能力的評分、溝通能力的評分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分均高于甲組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行動學習法應用到兒科護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中,不僅能提高其對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的掌握度,同時還能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行動學習法;兒科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
近年來,根據(jù)“年輕護士素質提高行動”的要求,各級醫(yī)院對護士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年輕護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1]。目前,多數(shù)醫(yī)院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護士進行培訓。這種教學方法的效率較低,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2]。行動學習法是在以完成預定學習目標的前題下指導學生進行不斷反思、行動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3]。兒科護士面對的是一類特殊的群體。因此,如何盡快、全面地掌握兒科護理的相關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是一項很大的挑戰(zhàn)[4-6]。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行動學習教學法在兒科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徐州市兒童醫(yī)院護理部進行規(guī)范化培訓的40名護士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40名護士均為女性,均未參加過本專業(yè)的系統(tǒng)化培訓,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隨機將這40名護士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20名護士。甲組護士的年齡為18~25歲,平均年齡為(22.81±1.42)歲。其中,有大專學歷的護士13名,本科學歷的護士7名;入科時考試成績<60分的護士有5名,考試成績?yōu)?0~70分的護士有6名,考試成績?yōu)?1~85分的護士有5名,考試成績>85分的護士有4名。乙組護士的年齡為19~24歲,平均年齡為(22.76±1.34)歲。其中,有大專學歷的護士12名,本科學歷的護士8名;入科時考試成績<60分的護士有2名,考試成績?yōu)?0~70分的護士有9名,考試成績?yōu)?1~85分的護士有4名,考試成績>85分的護士有5名。兩組護士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一般資料的比較
對甲組護士采用傳統(tǒng)授課的方式進行培訓,方法是:培訓的內容包括臨床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能,培訓的時間為4個月,培訓的頻次為1次/周,每次培訓的時間為45 min,每天16∶30至17∶30之間進行培訓。帶教老師提前3 d做好授課所用的PPT,并將PPT送至護理部的教學護士長處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安排帶教老師進行試講,教學護士長進行聽課和評課,然后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帶教老師采用傳統(tǒng)教材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學員以聽課為主。學員不可無故曠課,如有特殊情況,需向帶教老師請假。對乙組護士采用行動學習法進行培訓,具體的方法是:1)根據(jù)衛(wèi)計委規(guī)范化培訓護士帶教大綱的要求及學員的具體情況擬定培訓計劃。在培訓開始前將培訓計劃發(fā)放至每位學員的手中,確保每位學員都知曉培訓的內容和培訓計劃。2)按照行動學習法的步驟,讓學員自由組成小組,每組有3~4名學員(不可超過5人)。在授課的前一周,指導學員根據(jù)培訓大綱的要求自行學習并進行討論,學習和討論的形式不限。討論的時間應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在進行討論時要詳細記錄討論的內容,并將自己未解決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3)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學員要帶著問題去聽課。授課結束后,教師要讓每組選出一位代表匯報課下的討論結果,教師以聽為主,并適當對學員進行引導。學員代表發(fā)言結束后,教師要對該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并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在整個培訓的過程中,教師應以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和評價者的身份參與。
1)培訓結束后,對兩組護士進行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論考核試卷的總分為100分,共包括60道單選題(每小題1分)和20道多選題(每小題2分)。技能考核以臨床操作的形式進行,總分為100分。2)培訓結束后,用自制的綜合能力評定量表對兩組護士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1,7]。此量表共發(fā)放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為100%。兩組護士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項指標的分值均為0~100分,護士一項能力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該項能力越強。
用SPSS16.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乙組護士的理論考核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甲組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考核成績的比較
乙組護士主動學習能力的評分、動手能力的評分、溝通能力的評分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分均高于甲組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護士綜合能力評分的比較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培訓結束后,乙組護士的理論考核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甲組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說明行動學習法在兒科護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臨床護理教學的內容較為枯燥和乏味,而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員聽課為輔,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無法使學員很好地參與其中,再加之部分教師的講課技巧不足,不能適時地拋磚引玉,從而導致學員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4]。而采用行動學習法對學員進行培訓,能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主動地學習,從而可提高其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行動學習法能提高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工作中,學員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其學習的主動性常被忽略和壓制,因此導致其學習的積極性不高[8]。而行動學習法主張以“問題”為中心,讓學員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角,帶教老師只對其進行適時的引導。這種培訓模式能使學員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主動學習獲取新知識、新信息。2)行動學習法能提高學員的動手能力。在傳統(tǒng)的護士教學工作中,學員動手的機會較少,一般都是由帶教老師進行講解和示范,學員以觀看為主。而采用行動學習法對學員進行培訓時,所有的物品均由學員自己準備,且其在課上課下都要參與集體討論,因此能增加其動手的機會,進而可提高其動手能力。3)行動學習法能提高學員的溝通能力。在傳統(tǒng)的護士教學中,學員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學員之間的溝通較少。而行動學習法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每個學員都動態(tài)地扮演著陳述者、支持者、觀察者、提問者和傾聽者的角色,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員的溝通能力[9]。4)行動學習法能提高學員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行動學習法是在行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動,又在行動中深化,最終在深化中形成成果的過程[10]。這種教學法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員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將行動學習法應用到兒科護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中,不僅能提高其對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的掌握度,同時還能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俞萍,張婧婧,胡雪萍,等.“年輕護士素質提高行動”實施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22):2844-2848.
[2]李敏,徐玲芬,陳蘇紅,等.年輕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的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28(11A):3928-3931.
[3]譚道玉,李津,鞠梅,等.行動學習法在《多元文化與護理》師資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9,9(11):44-47.
[4]張梅,蔡瑩,史德利,等.行動學習法在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1A):3928-3931.
[5]曾志剛,高莉娟,劉章列.行動學習法在中青年后備干部培養(yǎng)中的獨到作用[J].黨的建設與政黨理論,2013(11):22-26.
[6]江彩云,成秋英.行動學習法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的效用分析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9):54-59.
[7]史靜琤,莫顯昆,孫振球.量表編制中內容效度指數(shù)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2012,37(2):152-155.
[8]譚道玉,顧煒.行動學習法在教師培訓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6(10):22-23.
[9]馬遜,呂小林,朱亞梅,等.行動學習法在血液凈化護理??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17):64-66.
[10]肖廣軍.行動學習法:成人教育的應然選擇[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26(3):8-10.
Application value of Action Learning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the pediatric nurse
ZHANG Guixiang,ZHANG Mei,LI J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Xuzhou Children’s Hospital,Xuzhou,Jiangsu 221006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ction Learning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n the pediatric nurse. Methods Select 40 nurses accept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Xuzhou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 for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40 nurses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20 nurses each group. Teach group A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teach group B with Action Learning method,compare examination achievemen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2 groups. Results Theory achievement and skill achievement of group B a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group A(P<0.05). Active study ability score, practical ability score,communication score, score of ability of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are higher than group A(P<0.05) Conclusion Apply Action Learning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n the pediatric nurse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ory achievement and skill achievement but also improve active study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score of ability of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action learning;Pediatric nurse;Standardized training
R471
B
2095-7629-(2017)15-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