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強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鄉(xiāng)結合學校也在近些年呈遞增趨勢,這些學校以自己獨特而又復雜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引起了社會有志之士的關注。城鄉(xiāng)中學住宿生的核心來源是農村留守兒童的轉化。這個群體的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關鍵詞:城鄉(xiāng)學校;住宿生;健康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54
一、城鄉(xiāng)中學住宿生心理健康現狀
1. 城鄉(xiāng)學校的形成及特點
(1)城鄉(xiāng)學校的形成。隨著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及中小學校布局的調整,為滿足城郊及進城務工子女入學,積極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各地方政府籌措資金,選擇在城鄉(xiāng)結合部建立學校。
(2)城鄉(xiāng)學校的特點。城鄉(xiāng)結合部是城市與鄉(xiāng)村兩種社區(qū)相互接觸、混合及交融的地區(qū)。在這里不僅有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相互混雜,而且還存在著本地常住人口與外地流動人口的異質反差,各種不同職業(yè)類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價值觀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質的人群相互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共存。城鄉(xiāng)結合部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地域概念,它是反映中國社會轉型、變遷的一個活標本,集中了城市化過程中的諸多難題。學校作為構成社會的單位,城鄉(xiāng)學校也體現出了自身的諸多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①好生源容易流失。注重教育環(huán)境并有能力的家長會在七年級開學之前想辦法將孩子轉至他校,或者有些家長在八年級看到孩子成績名列前茅之后想辦法轉走。前者對城鄉(xiāng)結合學校的教師打擊還小,后者就相對較大,辛苦培養(yǎng)的學生在中途流失是很痛心的。
②學生之間的差距過大。拿筆者所帶的七年級某班為例,本班有52人,七科滿分為七百五十分,班級第一名考六百多分,最后一名不足百分,相差五百多分。這種差距和分化會在八年級時更加嚴重。
③城鄉(xiāng)學校的家長素質普遍較低。這些家長基本上是由農民轉變來的城里人,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在他們的家中很少看得見書。他們的教育簡單粗暴,打罵孩子是普遍現象。也有的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績,不要求子女參加勞動,不愛好音體美,認為孩子只要讀好書就行。有位教師培養(yǎng)了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班干部,學習也大有長進,后來由于這個學生自滿導致學習略有退步,其家長便在家長會上對教師和學校大加指責。還有的家長聽之任之,放任不管,有些家長連孩子在幾班,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忙著掙錢,也疏于對孩子進行教育管理。
④留守兒童問題嚴重。相比于農村的留守兒童,城鄉(xiāng)學校的留守兒童的環(huán)境更槽糕。他們在環(huán)境更加復雜的城鄉(xiāng)結合部,受到的誘惑和干擾更多。有的家長雙雙長年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了爺爺奶奶身上。這種隔代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一是極端溺愛遷就孩子,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產生,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fā)展;二是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很少接觸新事物,影響了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孩子良好個性品質的建立;三是管不了孩子,就對孩子放任自流,任由孩子成天看電視、進網吧、游戲廳,或到外野逛,影響孩子優(yōu)秀品質的形成。
⑤周邊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城鄉(xiāng)中學所處的社區(qū)人文環(huán)境復雜,影響、干擾源多且強度大,導致部分學生上學敷衍應付,積極力不高,意志力較弱。碰到困難缺乏應對的毅力和信心,行為習慣不規(guī)范,讀書不用心,學習成績較差,管理難度較大,造成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高,發(fā)展緩慢。
2. 城鄉(xiāng)中學住宿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成因
(1)城鄉(xiāng)中學住宿生心理健康現狀。城鄉(xiāng)中學的住宿生在學校占不小比例,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核心來源是農村留守兒童的轉化。這個群體的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①行為習慣差。主要表現為,校內校外隨手亂扔垃圾,臟話粗話張口就來,對校規(guī)校紀不夠重視,甚至打架斗毆,夜不歸宿,出入網吧等。
②學習習慣差。在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總是要教師反復督促,課前不預習,課堂不認真聽,課后不復習,抄襲作業(yè)現象嚴重,導致考試成績差。
③不同程度的自卑,甚至自虐。因為得不到班級和學校的肯定,加上自身又不愿意奮發(fā)努力,有些學生索性自我放縱或自我封閉,不愿意與外界真誠地交流。在學習和班級活動中都表現出漠視的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自卑的表現。筆者曾親眼看到本班七年級女生在手臂上刻過的字痕,這已經相當于自殘了。我們且不論原因,小小年紀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可見缺乏良好的引導、教育和關愛,導致他們的心理不健康,繼而做出不健康的行為。
④精神教育嚴重滯后。我們都清楚,家庭教育對孩子意味著什么,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尤其班主任,早就深刻意識到,有著良好家庭教養(yǎng)的孩子會在學校延續(xù)這種美德。具體表現在學生熱愛生活,積極上進,有理想追求。精神富足的學生成績好,活動能力也強。反之,如果學生在家庭中缺失了這種美德,孩子則表現為怯懦自卑,沒有追求,被動消極。這類學生成績差,也不參加班級和學校的活動。
⑤價值觀錯位。這種就比較嚴重了,以丑為美,對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危害最大。具體表現為,有些學生嚴重的攀比心理,在家長跟前騙取額外的生活費用來不正當消費,如購買智能手機聊天看視頻,在考試時充當作弊工具。個別學生無法從家長處索得錢物,便去偷去搶,甚至勾結社會青年搶劫本校和他校學生的財物。有些學生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教育引導,荒廢學業(yè),甚至做出一些不符合中學生行為的舉動。與異性同學約會,甚至在學校揚言某某是自己的人,其他人不許動。有些學生追求獨特,把破壞紀律、擾亂秩序當成個性,目無尊長,動輒與同學發(fā)生糾紛,甚至打架斗毆。這些學生行為夸張,發(fā)型著裝怪異,成為學校和班級管理的不安定因素,也是令教師和學校頭疼的事情。
(2)城鄉(xiāng)中學住宿生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學生住宿的原因無非是學校離家太遠,或者學生無監(jiān)護人看管。這類學生家長大多數遠赴他鄉(xiāng)務工或在農村務農,家長不常在孩子身邊。而且,大多數家長自身素質偏低,導致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不當,得到的結果適得其反。按理論來講,住宿生的學習時間更充足,為什么學習反而相對較差,那是因為家庭教育的不足,親情情感的缺失造成心理的異動,反倒讓他們失去了競爭的動力。
二、改善城鄉(xiāng)中學住宿生現狀的策略
筆者所在的學校就是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中學,為了給住宿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學校和教師也努力做出了各種嘗試。有些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有些則甚微。
1. 加強宿舍安全管理。學校成立了安全保衛(wèi)處,隊員由學校年輕力壯的男性教師組成。除了定期查巡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每日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便是對住宿生的安全管理。男女住宿樓還專門聘請了專業(yè)的管理人員,實行24小時管護,學生請假需家長親自打電話,班主任簽字,從源頭上降低和杜絕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和發(fā)生。
2. 集中管理或分層教育。集中管理就是把所有的住宿生放在同班,由經驗豐富并強有力的班主任擔任班級管理。這樣,問題相對會少一些,但是班主任也相對辛苦一些。但是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樣較大,學校又嘗試分層教育,就是將學習能力差距不大的學生放在一個班級,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之前強烈的自卑心會有所改善,教師也便于備課。但同樣也有弊端,因為大家都差不多,導致班級內部的競爭力降低。
3. 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定期心理干預。學校會指定本校專業(yè)的心理教師,或聘請校外的教育專家,定期在學校開展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建構自信的心態(tài)。學校還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學生可通過書信、電話、面談等形式,讓專業(yè)的教師為他們排異解惑。但仍有部分學生因為心態(tài)不陽光而刻意回避,心理教師或班主任就選擇在恰當的時候主動與這些學生約談。
4. 豐富住宿生的課余生活。學校建有完善的體育設施,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室外設施一應俱全,供住宿生在課外鍛煉身體。學校還為住宿生開設了留守兒童之家,里面有閱覽室供學生閱讀,也準備了各種棋類,豐富住宿生的課余生活。
5. 學校以外的努力。除了校方,家庭、教育部門、其他社會階層都應當行動起來,因為幫助今天的他們,就是在幫助明天的我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