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楊艷
摘要:目的 對心理應激對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探析。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常規(guī)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之上,對研究組患者采取心理應激對策,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其心理改善情況加以比較。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5.20%)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83.30%),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SDS、SA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心理應激對策,效果顯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心理應激對策;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3-0128-02
慢性盆腔炎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婦科疾病,一旦患有此病,將出現白帶增加、月經紊亂的癥狀,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不孕[1]。所以,應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手段治療慢性盆腔炎;但是,在患病期間,疾病除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疼痛以外,還會影響其心理。因而,在疾病治療期間,強化對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的護理,至關重要?,F為了解心理應激對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本文對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實施心理應激對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皆符合“婦產科學”[2]中關于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同時將患有嚴重臟器疾病者、精神異常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予以排除。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成兩組,分別為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常規(guī)組42例,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3.7±1.2)歲;病程2個月~8年,平均病程(3.2±0.5)年。研究組42例,年齡20~53歲,平均年齡(34.1±1.3)歲;病程2個月~7年,平均病程(3.1±0.7)年。兩組患者在臨床基礎性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采取中醫(yī)灌腸法(清康灌腸液)加以治療,用法為:將50 ml的藥液由患者肛門處注入,進入直腸;隨后采取電流電力法實施理療,時間在20 min,繼而增加藥液在患者身體中的時間,使其流入盆腔內[3]。對常規(guī)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即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健康宣教,說明疾病治療的有關注意事項,同時指導患者的飲食與用藥。在上述基礎之上,對研究組患者采取心理應激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1.2.1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患者,為其準備安靜、舒適的病房;向患者介紹醫(yī)院及病房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說明病房內各設施的使用方法,住院期間應注意的事項。若患者及家屬面臨一些困難,可盡自身所能幫助他們。
1.2.2健康宣教 若患有慢性盆腔炎,不但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也會對其心理造成不小的影響,例如產生緊張、不安、焦慮等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宣教,使其更好的掌握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其心中的疑惑,進而更好的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護理人員可向患者發(fā)放宣傳手冊、開展座談會等方式展開宣教。
1.2.3放松訓練 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一些放松訓練,以緩解其不良情緒。例如引導患者進行室外活動,轉移其注意力,緩解疼痛所帶來的疼痛;指導患者如何通過意念來對機體的興奮性加以控制,該方式是讓患者的身心和環(huán)境維持在一個協調的狀態(tài)下,這對疾病的治療可發(fā)揮較好的效果。
1.3療效判定標準[4]
經干預后,病患的臨床癥狀及其體征完全消退,經婦科檢查顯示各指標無異常,暫停用藥之后,六個月未復發(fā),為治愈;經干預后,病患的臨床癥狀及其體征基本消退或顯著改善,經婦科檢查顯示疾病顯著好轉,又或是較治療前,盆腔包塊縮小50%以上,為顯效;經干預后,病患的臨床癥狀及其體征有所緩解,經婦科檢查顯示各指標均有所改善,或較治療前相比,盆腔包塊縮小30%~50%,為有效;經干預后,病患的臨床癥狀及其體征并未好轉,較治療前,經婦科檢查顯示未發(fā)生變化,為無效。
1.4觀察指標
采取SDS(抑郁自評量表)與SAS(焦慮自評量表)[5],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癥狀進行評估,其中,50分為量表的分界值,高于50分說明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癥狀,且得分愈高,癥狀愈嚴重。
1.5統計學分析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數據展開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x±s)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中有21例治愈,15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其有效率為95.20%(40/42);常規(guī)組中有14例治愈,12例顯效,9例有效,7例無效,其有效率為83.30%(35/42)。兩組患者的有效率相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干預后的SDS與SAS評分情況分析
經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SDS評分為(42.1±2.3)分,SAS評分為(41.4±2.0)分;常規(guī)組患者的SDS評分為(52.3±1.1)分,SAS評分為(51.4±1.3)分。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AS與SDS評分相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盆腔炎通常是因急性盆腔炎久治不愈而造成的,年齡在30~40歲的女性是此病的高發(fā)群體[6]?,F今,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此病的發(fā)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態(tài)勢,且低齡化嚴重。若患者此病,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存質量造成極大威脅。因此,臨床上需采取有效手段治療慢性盆腔炎,但是,在治療期間,還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與之相配合,如此方能獲得更為理想的療效。
心理應激對策就是一種比較好的護理方法。大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都存在不良心理,這種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治療十分不利;而對其采取心理干預,能轉移其注意力,消除或減輕其負性情緒,以更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面對治療,最終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在本研究中,采取心理應激對策的研究組患者在總有效率方面,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即95.20%vs83.30%;另外,在焦慮、抑郁評分上,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顯著。由此可見,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心理應激對策,效果顯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麗.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效果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06):264-265.
[2]樂杰.婦產科學[M].第6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74-275.
[3]毛海平.心理應激對策在治療慢性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6(23):248-249.
[4]楊鳳姣,李艷.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障礙及系統化護理干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26):41-43.
[5]吳英螢.心理應激對策在治療慢性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5,09(10):230-231.
[6]黃雪潤.心理應激對策在治療慢性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4,14(06):8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