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琴
作文本應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自發(fā)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是讓人樂意去做的一件事,而我們的作文教學為了應試,為了追求所謂的“高質(zhì)量”作文,規(guī)定了許多條條框框,讓作文成了一種負擔。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用之不竭的強大動力。要想改變作文教學令人尷尬的情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加強積累,讓孩子善于說
作文就是要以文字的方式表情達意,語言恰是文字表達的原始積累,是作文的基礎。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币簿褪侵挥芯邆湄S富的語言積累,作文才能順勢而為,寫作才會有“悅感”。因此,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積累是很有必要的。
語言的積累主要在于閱讀。閱讀方式可不拘一格,如背誦、摘抄等,多至一篇文章,少至一個字、詞,但務必要落到實處,持之以恒,每天皆有所得?!耙唤z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睂φZ言的掌握程度,則求爛熟于心,能脫口而出。語言的積累,尤以背誦為最,可要求和鼓勵學生多背誦經(jīng)典文章和精彩句子、段落。凡把背誦做到實處的,不光能從中加以汲取借鑒,做到用詞準確,而且能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表情達意自然流暢,所見、所聞、所感就能準確地流露于筆尖,讓別人明白自己的心跡,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傷,學生作文自然不難。
二、實景寫生,讓孩子有話說
作文要寫什么,是讓學生頭痛而不愿意寫作文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學生作文常感無事可寫,這與寫作素材的儲備有直接關(guān)系。不懂得觀察生活,缺少生活積累,作文自然無物可寫,又怎會有出人意料的佳作呢?
如何讓學生解決言之無物的問題呢?葉圣陶先生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币虼耍瑧寣W生從生活中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而對于一個在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生活的學生來說,由于受年齡特點和視野的限制,要尋找豐富的作文素材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無物”轉(zhuǎn)化為“有物”?可從訓練“寫生”作文入手,就像畫家寫生一樣,引導學生當場觀察思考,然后寫作?!皩懮弊魑目闪⒆阏n堂亦可走向課外,作文篇幅可小到寫一個片段、一點感悟,也可大至一篇文章,表達文體亦可多種多樣。當然,“寫生”作文也要注意指導觀察,指導學生抓住特點,分析本質(zhì),闡述看法?!皩懮弊魑膽撘杂柧殞W生觀察素材能力為重,交流看法、闡述意見為輔??商匾庠O計觀察內(nèi)容,如觀看VCR,也可以觀察自然現(xiàn)象及自然風景。這樣,既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又促進學生溝通能力的發(fā)展。筆者經(jīng)常特意設計一笑而過的內(nèi)容讓學生觀察,如設計老師因?qū)W生未考好而又急又怒的場景和老師因?qū)W生考得好而喜笑顏開的場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言、行、神等特點仔細觀察,體會人物的情感世界。在平時布置的作業(yè)中,尤以布置寫剛發(fā)生的事件為宜。如看電影、觀球賽、參觀各種活動等,事先布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至于學生想寫事件中的什么內(nèi)容,則不必做硬性限定,學生樂意寫什么就寫什么,只要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清楚即可。這樣的寫生作文多了,學生就養(yǎng)成了觀察和思考的習慣,積累的素材多了,學生作文也就言之有物。
“寫生”作文,即看得見,摸得著,想得明白,又有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能消除學生作文的恐懼感與厭煩感,又鍛煉了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加強了寫作素材的積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了寫作能力。
三、松開束縛,讓孩子敢于說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其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這些都告訴我們:作文應該用自己的形式寫自己的內(nèi)容,作文還是少命題少提過多的要求為好。老師對學生的作文要求太多,勢必會約束學生寫作的思路與內(nèi)容,學生寫作的樂趣也會受影響??墒牵覀兊恼Z文老師習慣于做“保姆式”的工作,主題應如何,材料應選什么,如何前后照應,甚至開頭中間結(jié)尾怎么寫都規(guī)定的一清二楚,唯恐學生越雷池一步。在這樣的束縛中,學生何來寫作的興趣。
因此,老師應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說自己想說,寫自己想寫,率性為文,這樣學生才敢于說,敢于寫。這正是作文的初衷和本意,是作文的根本功能所在,告訴別人自己想述說的內(nèi)容。
四、寬容對待,讓孩子樂于說
就老師對學生作文的態(tài)度而言,老師應持一種寬容鼓勵的態(tài)度,絕不可將學生的作文,批得一無是處,學生畢竟不是作家,應允許他們有不足和缺陷。教師還應盡量找出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的精彩,都應予以肯定鼓勵。學生的作文興趣才會與日俱增。如果學生用盡心思寫出的作文被老師一筆否決,勢必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失去創(chuàng)作的信心。若連續(xù)幾次作文都得到如此結(jié)局,學生便會否定自己的寫作能力,對作文徹底失望,以致不愿作文。相反,學生的作文若能得到老師的適當肯定,他們便會學有所獲,增強信心,也就樂于作文。語文老師,應從增強學生作文的信心出發(fā),讓學生在“成功的心境”中不斷進步,從中感受到作文的樂趣。
讓學生擁有斑斕多彩的語言,運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描繪豐富多彩的生活,告訴別人自己想訴說的內(nèi)容,作文的興趣就會永駐學生的心田,作文教學將不再遭遇尷尬。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海市顏厝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