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要:廬隱的這種女性主觀情感傾瀉的方式,無疑更好地展現(xiàn)了“五四”知識女性的真實的內(nèi)心,它是對當時女性的真實的人性關(guān)懷。廬隱用她那飽含激情的筆觸,為我們刻畫了新型的知識女性的形象,受“五四”時代追求自由個性思想的感召,但是仍然不能真正擺脫舊時代的影子。作品中女性的不同命運,引起人們對女性出路的思考。
關(guān)鍵詞:五四時期;海濱故人群;知識女性
在新文學發(fā)端的十年間,女性意識開始覺醒,女作家競相出現(xiàn)。冰心、廬隱和林徽因就是那個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三位多才多藝的女性,許多人都知道冰心和林徽因,但廬隱卻幾乎被人遺忘了。廬隱,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早的女作家之一,她的白話文創(chuàng)作生動地描繪了那一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女性)的歌笑悲哭,某種程度上提供了一面時代的透析鏡。
她的作品相當廣泛地探討社會問題,并從女性角度著眼,表現(xiàn)當時青年女性在戀愛、婚姻方面的悲哀與迷茫,并刻畫了一批受過新時代教育、面對婚戀方面的種種不如意而產(chǎn)生的痛苦的青年女性,具有相當?shù)拇硇裕梢哉f在整個五四時期的文壇上,廬隱是最能表現(xiàn)女性意識的作家,她是女性的代言人。她的《海濱故人》,以其反映社會人生問題的深度、廣度和獨特的角度,以其特有的風格,成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在“五四”文學中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海濱故人群是廬隱在“社會問題型”小說中塑造的第一批覺醒了的中國現(xiàn)代知識女性形象,她們親身經(jīng)受了“五四”風潮的洗禮,認識到“人”的尊嚴,努力追求自我的實現(xiàn)??梢哉f,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是海濱故人群一生追求的最高法則,是她們精神世界所表現(xiàn)出的一致特征。為了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她們在封建禮法之網(wǎng)中苦苦掙扎,身心備受摧殘。
《海濱故人》是廬隱的成名作,寫了五個女大學生﹙露沙、玲玉、云青、蓮裳、宗瑩﹚在戀愛問題上的失意苦悶。我們通過《海濱故人》,可以看到那些追求個性解放的知識女性初步覺醒的印記,也可以看到她們覺醒后選擇道路的艱難和不幸。
生活中頗多“冷刻”的遭遇,而天性又極富于感情的露沙,在學生運動的熱潮中認識了已由父母包辦而結(jié)婚的青年梓青,并互相產(chǎn)生愛情??梢韵胍?,這愛情不能為社會所容。在露沙身上,充分表現(xiàn)了情與理的沖突。露沙曾一再聲明自己追求“精神生活”,可這害得兩人都抑郁、痛苦,致使她不得不感嘆:“若環(huán)境順適,早賦予飛矣,乃終因世俗之梗,夙愿莫遂?!?/p>
云青則是“理智比感情更強”的人,她忍氣吞聲地為禮教、家庭犧牲了自己的愛情,扮演了殉道者的角色。她雖然也受過新思潮的影響,但由于中禮教毒素太深,終至于連“新文化之沒頂狂浪”也無法把其洗清。
宗瑩恰與云青不同,她在對待自己的婚事上倒有幾分主見,結(jié)婚后,她的心逐漸消沉,生小孩后更不能出來服務了,從前的抱負、理想也都隨之而逝。
玲玉則是隨遇而安,婚后去享受小家庭的快樂,認為人生禍福不定,“能游嬉人間未嘗不是上策”。而蓮裳也穿著天邊彩霞織就的裙衫,披著秋天白天網(wǎng)成的軟綃,懷著憧憬邁入婚姻的大門。作為知識女性,在走入社會之前,“她們都是很有抱負的人,和那些醉生夢死的不同?!彼齻兪潜е利惖幕孟耄ぶp松的步子,在五四時代精神的感召下,從家庭走入學校,又從學校踏入社會。開始,她們生氣勃勃,追求個性解放,都想在人生旅途中有所獲取。她們是半覺醒者——既受到五四反封建新思潮的啟蒙,又同舊的習俗觀念有著藕斷絲連的聯(lián)系;既有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的強烈愿望,又不敢對強大的社會黑暗力量作決絕的叛逆和勇敢的抗爭。
廬隱的《海濱故人》,主人公露沙是作者的自我化身,蘭馨是指她的同事舒畹蓀,云青、玲玉、宗瑩分別指她大學同學王世瑛、陳定秀和程俊英。在作品中我們可以通過宗瑩之口了解露沙,即廬隱的悲慘身世;也可以從她們之間的交往本身知道廬隱大學生活的真實情景,這是廬隱自身生活的一個片段,她通過對以往生活的回憶,表達了自己當時的思想與感受,描寫了處于青春期的以自己為代表的新女性的心境,抒發(fā)了一種無法言說的困惑與迷茫。在廬隱其他的小說里面,我們幾乎都可以看到她或者是她的朋友的影子,讀完廬隱的小說,對廬隱本人也有了大體的了解。正如茅盾所言:“她(廬隱)的作品帶有很濃厚的自敘傳的性質(zhì)?!笨梢哉f,廬隱是在以自己的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向人們訴說著女性的悲慘境地。廬隱成為中國最早的具有強烈女性意識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都被打上了女性啟蒙意識的痕跡。
一九三四年,廬隱死于難產(chǎn)!這是一個女作家的悲哀,她還未完成其人生終究的探索,還沒有把其橫溢的才華奉獻給人間,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卻匆忙地離開了人間。
“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chǎn)物?!睆]隱的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是中國婦女的生存現(xiàn)狀、精神風貌在她頭腦中反映的結(jié)晶。廬隱女性性別意識的表達建立在她對五四主流話語傳統(tǒng)的質(zhì)疑上。這包括,她對愛情神圣與新式婚姻的理性懷疑;對五四婚戀自由問題所做的反思;對于母愛神圣的回避;對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體察和對女性現(xiàn)實出路的艱難求索。她的創(chuàng)作較多地觸及到了女性隱秘的內(nèi)心體驗及性別經(jīng)驗,也大量敘寫由于這種體驗而導致的內(nèi)心焦慮與自我分裂的痛苦。
她的作品是中國女性意識覺醒的歷史畫卷,展示出中國女性意識成長的獨特進程:由以個性解放為中心的沖出牢籠及覺醒后苦悶、彷徨的脆弱、單薄階段,進而發(fā)展到尋找出路并將自身融于社會解放之中的提高時期,最終在社會解放的同時女性得到解放,進而當家作主人的理想境地。她用飽沾著血和淚的筆,忠實地記錄了那段艱難的歷程,為我們描繪了中國第一批現(xiàn)代知識女性追求自我的心靈史。
廬隱的這種女性主觀情感傾瀉的方式,無疑更好地展現(xiàn)了“五四”知識女性的真實的內(nèi)心,它是對當時女性的真實的人性關(guān)懷。廬隱用她那飽含激情的筆觸,為我們刻畫了新型的知識女性的形象,受“五四”時代追求自由個性思想的感召,但是仍然不能真正擺脫舊時代的影子。作品中女性的不同命運,引起人們對女性出路的思考。
廬隱對于所處時代女性命運的關(guān)注與探索,構(gòu)成了她創(chuàng)作中獨特的女性命題,彰顯了她清醒的女性性別意識,盡管她的表達還顯得較為朦朧晦澀,或者顧慮重重,但這畢竟是女性覺醒之初性別精神立場尋找和確立的一個起點。從這一意義上說,在中國現(xiàn)代女性文學史上,廬隱的女性寫作具有拓荒的價值。
作者簡介:
楊芳,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王愛召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