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
【摘要】良好的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總目標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學模式屬于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較高的教學新方式,其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案例教學模式現(xiàn)已成為會計學或其它經濟管理學科教學方法不可缺少的組成方式,鑒于此,本文將詳細探究案例教學模式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旨在全面提升基礎會計教學質量。
【關鍵詞】案例教學模式 基礎會計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F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11-01
基礎會計學是會計學專業(yè)入門的基礎課程,其在所有會計學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涉及的知識內容會對將來從事的會計類職業(yè)產生巨大影響。將案例教學模式引用到基礎會計學課堂中,能夠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會計基本理論,并熟練應用這些理論??梢?,利用好案例教學法對提升基礎會計學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大意義。
一、案例教學模式概述
案例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實際案例為基礎開展教學的方法,它需要根據(jù)教學總目標和總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對實際案例進行調查、閱讀、分析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并在此過程中教給學生如何分析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進而快速提升學生的個人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案例收集與準備工作,學生會經歷自行思考、小組討論直到得出結論這幾個階段。案例教學模式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教師直接將概念原理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的教學模式,并且創(chuàng)新出了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思考的教學模式。通過案例教學模式,既加深了學生對枯燥、抽象概念的理解,又大幅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案例教學模式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基礎會計學的主要內容有介紹有關會計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它既包括會計學科目與賬戶的設置、借貸記賬法、復式記賬法原理,又包括會計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設置、會計報表的編制以及財產清查等?;A會計學是會計學的一門入門基礎課程,學習者幾乎都是從未接觸過會計知識的學生。因此,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的概念、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難度。而案例教學模式能夠形象生動地將學生帶入到教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原本抽象難懂的概念,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
(二)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知識結構
案例教學模式中用到的案例一般都是以真實情景為背景改編過的。教師通過對某一個或者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進行綜合描述,同時借助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輔助手段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很容易地得到某一啟示。將案例教學模式應用到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之前,教師需要慎重選取和適當改編案例,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一個切題的案例,能夠將基礎會計學中的許多知識點有規(guī)律地串聯(lián)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知識結構。
三、案例教學模式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選擇針對性、典型性案例
切合主題、高質量的經典案例是充分發(fā)揮案例教學模式效用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講,引用到課程教學中的案例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要求:①所用的案例要源于真實生活,具有客觀存在性和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②案例盡可能形象生動,容易理解,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③案例需要經過適當改編,與教學理論巧妙結合起來,充分體現(xiàn)案例的研究意義。應用到基礎會計學課堂教學中的案例,除了滿足上述幾點基本要求,還要考慮到讓會計學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因此,應用于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的案例,應選取那些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更具感官性、更具針對性的經典案例。
(二)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作用,進而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角地位,造成學生思維懶惰、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案例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案例將現(xiàn)實世界的經濟生活濃縮到課堂上去,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講述以下案例:有采購人員負責采購一批原材料,采購員完成采購之后取得了銷售方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發(fā)票上顯示價稅合計117000元,其中稅款總共17000元、價款總共100000元,并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了這筆款項。在此案例中,教師需要首先帶領學生了解整個業(yè)務發(fā)生的全過程,然后再引導學生向“這一筆經濟業(yè)務使得兩個資產類會計要素發(fā)生了增減變動”上靠攏,這兩個資產類會計要素一個是原材料增加了,另一個是銀行存款減少了,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增值稅的問題,由于這是采購原料,是購進,采購方須向銷售方支付增值稅的進項稅款。
(三)合理定位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講述占用了幾乎全部的課堂時間,一方面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太少,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太短,直接將解題方法或答案告訴學生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怠惰,從而喪失了獨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積極主動性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和組成部分。案例教學模式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應用案例教學模式時,教師仍占主導者地位,學生仍是參與者,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引導的作用,將對案例的主要思考工作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但同時也不能刻板地將案例教學模式理解為由傳統(tǒng)模式下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21世紀是計算機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加快推動教育向信息化方向深入,不斷促進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方面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是實現(xiàn)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支撐和戰(zhàn)略基礎。教育部相關文件同樣指出,基礎會計課堂教學需要積極引入和引用計算機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教學手段,順應時代發(fā)展不斷改善學校教學條件。因此,教師應注重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教師應注重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播放PPT、網上搜索材料、視頻等教學元素,幫助學生更全面、更立體地理解某一案例,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增大一節(jié)課的信息量,還能有效減輕教師的板書工作量,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
四、結語
案例教學法的實質就是根據(jù)教學總目標、總要求,發(fā)揮教師的課堂指導作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倡導和積極推進案例教學模式并不是對課堂理論講授的全盤否定,更不是死板地將案例教學模式安排在一切教學中。而是要將理論講授融入到案例分析中,將“講授好本門課程”轉變成“提高學生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黃云.基于案例教學法在基礎會計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3(14).
[2]壽欣.案例教學法在經管專業(y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商業(yè)會計,2016(22).
[3]李詩田.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探討[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12).
[4]趙妍蕾.案例教學法在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研究財會學習,2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