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藝
摘 要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先生認為是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須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實踐相結合。近年來借鑒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我在班本微課程方面進行了大膽地探索實踐,收獲不淺,努力真正實現讓教育回歸生活,與幼兒共同成長。
關鍵詞 班本課程 生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1主題的確立,起源于生活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要面向現實生活,才能顯示成效。因此,我們要善于捕捉幼兒在生活和玩樂中的教育契機,讓幼兒在生活玩樂中受到教育。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來到了幼兒園的草地上尋找春天的足跡。“老師,玉蘭樹開花了,白白的,真漂亮?!薄翱炜?,香樟樹長了嫩嫩的小葉子了……”這時候,李詩涵對著同伴喊了起來:“哇塞!這里好多螞蟻?。 毙∨笥褌兌急凰暮奥曃诉^去。果然,有塊草坪上有很多螞蟻,黑乎乎的一片,可能是有位小朋友掉了一些餅干渣在那里,小螞蟻們都在忙著運食物呢!頓時,孩子們被這群螞蟻深深地吸引了,嘰嘰喳喳地在那里討論著:
“快看,他們在搬東西呢!”
“你們看,這個小螞蟻搬了一塊比它大好多的餅干呢?!?/p>
“這幾個小螞蟻在一起抬餅干呢?!?/p>
“它們要把這些碎餅干抬到哪里去???”
看著孩子們興奮的表情,專注的樣子,我突然想干脆就以“螞蟻的故事”為主題引導孩子們去探尋螞蟻的秘密吧!
2活動形式多樣,實施于生活
孩子們的學習核心是激發(fā)探索興趣、體驗研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和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辦法,幫助幼兒不斷累積經驗、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于是,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樣的活動。
活動一:捉螞蟻(重點領域:社會)
你在哪里看到過螞蟻?孩子們在談論到自己見過的螞蟻之后,對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爭議,有的說在樹上,有的說在草叢里,還有的說在泥土里,到底螞蟻生活在哪里呢?我和孩子們商量后決定,回家和爸媽一起去捉螞蟻,第二天,他們都興奮地談起了自己捉螞蟻的經歷……
幼1:“我和爸爸一起去抓的,我拿一根小棍子,我用棍子刨開泥土,里面有螞蟻?!?/p>
幼2:“我在草地上發(fā)現螞蟻了,螞蟻的洞口很小很小的?!?/p>
孩子們在畫紙上,用蠟筆畫下螞蟻不同的家和食物。有的畫了螞蟻住在長滿草地的山坡上,有的畫了螞蟻住在滑梯下面的水泥地上,有的畫了螞蟻住在小菜園里、石頭地下、沙地里、樹干上、花朵里……
活動二:認識螞蟻(重點領域:科學)
我們將螞蟻放在透明的魚缸里,立刻引來了孩子們的注意??吹絿蟻淼暮⒆釉絹碓蕉?,我們便把螞蟻放在桌子上,并準備放大鏡,讓幼兒仔細觀察。開始大家爭著用放大鏡觀察螞蟻,觀察中孩子們發(fā)現“螞蟻的頭是弧形的,頭上有兩根長長的觸角。”“螞蟻的肚子像橢圓形,有點尖?!薄巴乳L在胸上,有六條腿?!庇袀€幼兒提出:“螞蟻的觸角有什么用?”有的說可以找方向,有的說是好看。在觀察螞蟻的嘴時也發(fā)生了分歧,有的說螞蟻的嘴很小,有的嘴很大,有的說“螞蟻的嘴上長有兩顆大牙呢。”孩子們對螞蟻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后,我們出示螞蟻身體結構圖,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系統(tǒng)講述。
活動三:螞蟻的生活(重點領域:語言)
小螞蟻喜歡吃什么呢?它們那么小,找到食物后是怎么辦?它們會怎么搬運食物呢?我們在繪本故事《螞蟻和西瓜》里找到了答案。
繪本故事《螞蟻和西瓜》講述了螞蟻和西瓜的故事,小螞蟻發(fā)現了西瓜,可是它們的力量太小了,運不走西瓜,它們就回家搬來了救兵,叫來了更多的螞蟻。并且把西瓜分成小塊運回了家,還用西瓜皮做成了玩具滑滑梯。真是一群可愛又聰明的小螞蟻啊!
活動四:螞蟻王國趣事多(重點領域:藝術)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后,幼兒對螞蟻有了新的了解和研究,他們在頭腦中經常想象,螞蟻王國里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所以我們安排了美術活動《螞蟻王國趣事多》,為幼兒準備了各種操作材料:紙、雙面膠、剪刀等,在活動中,選擇繪畫的幼兒比較多,幼兒根據自己喜歡的材料,自覺的分成了幾個組,有合作繪畫的,有剪貼的,還有拼貼的,很快,一幅幅生動有趣的螞蟻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他們設計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設計螞蟻找食吃的;有設計生活在地底下的螞蟻;有運動的,有玩的,形態(tài)各異。
3評價清晰具體,回歸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不受時間,空間和內容限定的,只要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機,讓幼兒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學習,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生活才是最好的課堂。大自然吐納萬物,生機盎然,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財富,是一部具體、形象、生動、可感的百科全書。幼兒生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們更容易與大自然溝通融合,更能懷著真實的情感和大自然對話,更容易聽到、看到、呼吸到和感受到大自然中一切鮮活的東西,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視大自然為孩子們“活思想的發(fā)源地”“取之不盡的活源頭。”為此,在一日活動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大自然蘊藏的巨大的教育價值,帶領幼兒走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尋找、把握教育的契機,及時生成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容。而本次的主題來源,就是在戶外活動中,發(fā)現幼兒對這些小螞蟻感興趣時,及時地捉住了這一教育契機,適時開展“螞蟻的故事”主題活動,引導幼兒一起去探尋螞蟻的秘密。
教育回歸生活,課堂親近自然。每一次學習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都會有新的感悟,學習了去實踐,實踐了去思考,回過頭來再研究先生的理論,就會有更多的領會。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橋梁的作用。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影響著現代教師的教育觀,值得我們教師學習其思想,汲取精髓,在實際教學中實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