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摘 要:閱讀是人類學習、生活、工作中一種必備的能力,學生語言的積累、文化底蘊的構建基本都是依靠平時的閱讀來完成的??梢姡喿x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作用。教師就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能力提升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剖析,并提出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欣賞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能力;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5-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77
一、引言
一直以來,閱讀教學就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是以一篇一篇的閱讀文本作為依托,以此對語文知識進行講解,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梢哉f,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身負重任,是幫助小學生奠定語文知識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正確的閱讀觀的基石。
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欣賞能力主要是為了促進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使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真正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想盡辦法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欣賞鑒別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為今后語文素養(yǎng)、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欣賞能力提升的現(xiàn)狀來看,基本是事倍功半。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才是有效的呢?怎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呢?這是每一位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和探討的課題。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欣賞能力提升的策略
身處教育教學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身兼重任,雖然小學語文教學不會像初中和高中那樣,有升學的巨大壓力,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問題頻出,比如教師設定的預期教學目標未實現(xiàn)、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下降、教師的教學激情逐漸消退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以期真正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針對目前很多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的現(xiàn)狀,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快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征,最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故事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好作業(yè),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自己喜歡的小故事,然后在課堂上講給全班學生聽。教師任教的班級中有一個并不十分活躍的男學生,他平時很少發(fā)言,但是他此次繪聲繪色地給大家講了一個“女媧補天”的故事。他講得十分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故事講完后學生們不約而同地為他鼓掌。教師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問他從哪兒看到這么生動有趣的好故事。他靦腆地說,是從中央電視臺《上下五千年》的動畫節(jié)目中知道的。當受到教師表揚時,他自豪地說,他還知道其他很多中國故事。針對學生愛看動畫片這一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回家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的動畫片,也可以看一些帶有漢語拼音的童話書、故事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很多學生不僅迷上了看故事,更迷上了講故事,閱讀欣賞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二)加強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通過瀏覽、細讀、品讀等不同的方式來閱讀,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欣賞能力。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閱讀過程中,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掌握了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就能實現(xiàn)高效的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當達到一定的閱讀積累后,學生就可以實現(xiàn)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促進理解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例如,瀏覽作為一種常用的閱讀方式,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應該以一種較快的速度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閱讀的速度,還必須在閱讀的過程中迅速獲取文章的相關內(nèi)容與信息。但是,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畢竟有限,很多情況下在瀏覽時都會出現(xiàn)停頓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對其閱讀速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逐漸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
(三)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追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熱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使語文閱讀課堂呈現(xiàn)出精彩的景象。教師應該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深入鉆研文本,力爭尋求與文本最相匹配的教學模式。第二,不能拘泥于預設的教法,遇到突發(fā)情況應該靈活變通。比如,可以設計各種競賽為課堂增添活力,可以通過各種活動的設置為課堂增添更多的魅力,可以通過課外閱讀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動力。
(四)通過對比分析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帶著學生認真鉆研文本,發(fā)現(xiàn)文本的獨特之處,用心感受文章的魅力。這也是目前提高學生情感體驗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通過對不同文章中丑與美、完美與缺憾、善良與丑惡之間的對比,使美好的一面更加形象鮮明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春天的雨點》《理想的翅膀》這兩篇課文時,教師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用飽含情感的語言來朗讀課文。合作技能的目標:所有學生合上書,傾聽其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認真體會朗讀者的情感滲透。讀完課文后,教師要求各小組之間的成員進行交流,這為學生順利完成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積極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欣賞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與課堂效率,才能真正增長學生的見識,才能真正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倩.如何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6).
[2] 范延俊.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