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悅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6)
體育解說員韓喬生解說風格研究
許悅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6)
作為體育報道中的重要角色之一,體育解說員越來越被大眾所關注。該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以韓喬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闡釋了其解說風格特征,為體育解說員個性化風格培養(yǎng)提出參考和建議。
韓喬生 體育解說員 解說風格 個性化
進入21世紀后,大眾對體育產生了愈加濃厚的興趣,對體育解說員也愈加關注。作為一名資深的體育解說員,韓喬生有著專業(yè)的解說功底和獨特的解說風格。在1978年以來的30多年的解說生涯中,他參加了奧運會、世錦賽、足球世界杯和亞運會等歷屆重大體育比賽和一些小型賽事,幾乎解說過所有的比賽項目。該文力求清晰地展現體育解說員韓喬生的解說風格,為體育解說員的個性化培養(yǎng)提供參考和建議。
作為央視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體育解說員,韓喬生因為曾經擁有廣播體育解說的經驗,所以他的電視體育解說一開始表現出了十分傳統(tǒng)的體育解說風格,具有廣播體育解說的一些特色。2000年后他的體育解說風格有所改變,他開始悄悄地向“娛樂化解說”轉型。在央視這個體制內,可以做到像他一樣使自己的解說風格發(fā)生較大變化的人,根本并不多見。
總之,進入21世紀之后,擔任電視體育解說員期間的韓喬生,解說風格一直在變化。過去他的解說是針對10年前的受眾,風格雖然是追求快速、流暢,但是快而不亂,慢而不頓。而今由于他性格較為活潑開朗,喜歡一些幽默的話語,所以他的體育解說越來越尋求更輕松些的風格。在韓喬生的解說生涯中,意識流解說、激情解說和幽默解說是他的三種主要解說風格。
突出和鮮明的個性化風格,是體育解說員獨特形象創(chuàng)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名體育解說員只有具有鮮明的個性化風格,才能被受眾所熟知并銘記,才能擁有更多的收視受眾和群體。所以,體育解說員個性化風格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不去模仿前人或他人,只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并被觀眾接受和喜愛,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和成功的體育解說員。而體育解說員個性化風格應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
2.1 強化基本功
2.1.1 強烈的敬業(yè)精神
體育解說工作是一件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職業(yè),只有擁有強烈的敬業(yè)精神,才能順利地完成體育解說工作。首先,必須十分熱愛和喜愛體育解說這個行業(yè)。只有熱愛才能全情投入,才能有更好的狀態(tài)為觀眾提供激情的體育解說,使觀眾身臨其境,全身心地享受體育比賽。其次,在體育解說前應該做好相應的充分準備。體育解說的前期投入和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充分了解所解說的比賽項目的背景和參賽隊員的詳細情況,而且還要適應體育比賽解說的場地;最后,要在解說后做好總結,為下次解說提供教訓和經驗,這樣才能進步,提升自己的體育解說能力。這些都需要強烈的敬業(yè)精神來支撐。
2.1.2 冷靜的應變能力
由于體育比賽轉播大多是現場直播的形式,因此體育解說員解說比賽面臨著龐大的壓力。賽場上可能會突發(fā)各種狀況,這都需要體育解說員擁有冷靜的應變能力。首先,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面臨突發(fā)事件時不慌慌張張或匆忙雜亂。其次要有冷靜敏捷的應變能力,體育解說員無法預料賽場上一切事情,只能盡力做好準備,面對突發(fā)事件,思維敏捷,冷靜處理,隨機應變。最后,要注意與現場編導的協(xié)調和配合,共同為圓滿完成體育解說任務而努力。
2.1.3 多項型專業(yè)知識
體育解說運用了體育學、新聞學、傳播學、語言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相關內容,這就需要體育解說員擁有多項型的專業(yè)知識,成為“雜家”。第一,需要擁有專業(yè)的體育理論和實踐的知識能力。第二,凡事“貴精不貴多”,體育解說員要擁有自己主攻的一項比賽項目。最后,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體育解說,完善并熟練運用自己在與體育有關的學科上所學習的知識,比如體育法的學習、體育受眾的心理、傳播媒介的利用等。只有不間斷的學習和進步,隨時隨地填補與體育相關的知識,才能成為一名更好的體育解說員。
2.1.4 高超的外語水平
作為一名體育解說員,不能只局限于國內的體育比賽解說,還要多參加國際比賽的相關解說。在國際比賽中,高超的外語水平是必要的。首先要熟知國際比賽的相關規(guī)則和參賽國家和運動員的資料,這就要求掌握英語這門國際上最通用的語言。其次,要掌握一些體育大國的語言,這樣才能更好地尋找和了解他們的相關資料,為觀眾提供詳盡的信息。最后,只有掌握高超的外語水平,才能更好地向其他國家展現中國體育解說員的風采,吸引國際的受眾。
2.2 彰顯個性化
2.2.1 深厚的語言功底
體育解說員歸根到底是要靠自己的一張嘴來向觀眾展現體育的魅力,所以深厚的語言功底是培養(yǎng)個性化風格的關鍵之一。首內容的基礎上,很少會出現傳統(tǒng)武術的項目,這對于傳統(tǒng)武術今后的發(fā)展十分的不利,同樣的也對中國武術的發(fā)展帶來了一絲陰霾[2]。
2.5 人員培養(yǎng)對比
從人員培養(yǎng)這個特點上來進行傳統(tǒng)武術和競技武術兩者的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fā)現競技武術在對于培養(yǎng)人員上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制度,競技武術武者更多應該稱他們?yōu)檫\動員,國家對其的教練員和裁判員都有投入很大的精力進行培養(yǎng),為進入奧運會做準備。
3.1 現代競技武術套路
我國對于現代競技武術的推動所建立起來的體系是十分龐大的,競技武術的比賽規(guī)定和練習方式也是根據國家特別指定的專業(yè)武術人員專門進行編排和統(tǒng)一的。競技武術的比賽項目包括了刀槍棍劍以及南北拳和太極拳,從2000年李杰以中國武術協(xié)會會長的名義提出“要進入奧運會”開始,競技武術就成為中國武術發(fā)展路程中的重要項目,國家政府對其的支持也是十分大力,它在人才配備、學歷教育、競賽制度以及科研方面都占據著優(yōu)勢,這也使得競技武術的發(fā)展前路一片光明,成為了新世紀的時代寵兒。
3.2 傳統(tǒng)武術套路
傳統(tǒng)武術受到競技武術帶來的沖擊并不小,使得我國傳統(tǒng)武術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自身的體系開始慢慢的萎縮和后退,發(fā)展的腳步也越來越緩慢,漸漸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競技武術的推行使中國武術中傳統(tǒng)的元素越來越少,民族文化也隨著變得薄弱,遲早有一天傳統(tǒng)武術的會流逝在這個時代。所以目前我國需要對傳統(tǒng)武術加大宣傳的力度,改變傳統(tǒng)武術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對于傳統(tǒng)武術的學習熱情,讓傳統(tǒng)武術能夠和競技武術一起共同進步,使兩者的發(fā)展變得平衡,這樣才能使我國的武術真正的弘揚世界。
在21世紀這個新社會,傳統(tǒng)的武術已經因為競技武術受到了沖擊,面臨了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武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政府部門也并沒有進行很好的宣傳,這使的傳統(tǒng)武術更加舉步維艱,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傳統(tǒng)武術需要跟競技武術相互結合,在保證傳統(tǒng)武術的本質的基礎上融合競技武術的優(yōu)點和長處,取長補短,相輔相成,這樣才能拉低傳統(tǒng)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差距,為兩者共同的發(fā)展起到推進的作用[3]。
[1]李信厚.現代競技武術套路與傳統(tǒng)武術套路發(fā)展特點對比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3):72-74.
[2]董芳.競技武術套路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3]胡洪森.傳統(tǒng)武術“單對統(tǒng)一”競賽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
G80-32
A
2095-2813(2017)06(b)-023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