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畫羽
【摘要】本文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進行了闡述,并將其和高中英語的教學實際進行了緊密的聯系,分析了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生活教育理論可以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并結合高中英語的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幫助生活教育理論更好地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論 高中 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98-01
引言:
關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大致包含三個基本的觀點: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教學做要合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當今我國高中的教育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包括高中英語。本文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其在我國當今高中英語的教學中體現出的深刻意義。首先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的概念,最后指出其對高中英語有什么樣的啟示。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廣大的高中教學工作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以期可以更好、更廣泛的將生活教育理論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行生活教育理論的可行性
生活教育理論是我國著名的教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四大教育理論之一,并且將生活教育理論分為了三個基本的部分,分別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首先,“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是整個理論中的本體論。生活教育理論中包含了四個主要的精神:第一就是生活有教育的意義,可以發(fā)揮教育的作用;第二就是生活可以決定教育,教育同樣不能脫離生活實踐;第三就是教育可以服務于改造生活,并且在改造生活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就是批判傳統教育脫離實際、不結合生活。
隨著新的教學課改的推行,要求課程內容要和學生的生活以及現代化的社會、科技發(fā)展緊密的聯系起來,要注重學生的個人興趣以及生活經驗,精心挑選一些可以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以及技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知識可以回歸“自然”,通過生活來對知識進行鋪墊,讓知識反作用于生活,來陶冶生活,讓知識可以服務人們的一生[1]。要更加注重滿足學生不同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可以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研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給了每個英語老師一些啟發(fā):英語教學不一定要在有限的、封閉的環(huán)境內進行,完全可以選擇無限的、開放的時空來開展。要學會將英語課堂進行外延,和生活接軌,所以可以看出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和新課改的理念相一致的。英語教師應該結合生活教育理論,在構建英語課堂時充分考慮生活的角度。
二、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構建真實的課堂環(huán)境
要學會構建相對真實地課堂環(huán)境,將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直接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所謂“直接引入”就是指將發(fā)生在社會生活中的一些事和英語課堂進行聯系,讓英語課堂呈現出一種在真實的社會生活情境中進行的狀態(tài),通過設計這種比較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使得英語課堂有了更加真實的語言交際性質[2]。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最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加真實地語言體驗,而這種語言體驗又恰恰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
(二)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使英語課堂更加生活化
根據我國的《新課標》中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旨在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體驗、感知以及實際參與等方式,來完成所制定的任務目標,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的快樂與美好[3]。當英語教學課堂趨于生活化之后,學生就會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通過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使用一些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英語進行引導。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觀念,學會與時俱進,樹立一種服務意識,指導學生發(fā)現英語語言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正確運用英語語言,不再單純的向學生灌輸知識。例如在學生學習閱讀材料的時候,可以著重設置一些閱讀任務,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文章的特性進行了解,另外適當的給予學生一些指導,以此為基礎,再補充一些與時俱進的閱讀材料,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理解了閱讀材料,才能夠合理的利用閱讀能力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
(三)通過“間接引入”來幫助學生認識英語在生活中的功能
所謂“間接引入”就是指要根據實際進行語言交際的功能需求,在英語的課堂中設置一些模擬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將英語課堂交際轉化為語言交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生活化”的學習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里,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根據自己的要求來掌握語言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真正介入實際活動,更好地進行交流和分享,最終完成課程的目的。簡單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可能設置成一些特定的場景,給每個學生一些特定的身份和角色。通過合作完成一些任務,實現教學的目的。通過讓學生扮演一些特定的角色,用閱讀材料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
(四)注重課后英語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單獨的個體,也是整個學校和社會中的一部分??梢哉f,校風和社會風氣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更要想辦法將英語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結語:
陶行知先生雖然創(chuàng)立的生活教育理論雖然是七十多年前提出的,社會時代在不斷變化,但是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并沒有過時,對當代的教育仍然有著很大的影響。對于高中的英語老師,應該深入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將其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這門課程,也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為我國培養(yǎng)一批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許俊.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生活化——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有感[J].考試周刊,2014,(58):97-97.
[2]趙雯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當今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6):133-133.
[3]夏維琴.“361自主合作”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英語教學[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4,(4):84-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