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嵩超 崔詩晗 陳雷
【摘要】目的 探究SPECT/CT對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診斷價值及影像學特征。方法 選擇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共60例,回顧性的分析患者在臨床上的一般資料,結合SPECT/CT圖像,對患者的影像學診斷價值和特征進行科學的評價。結果 SPECT全身平面顯像顯示60例患者顯像劑出現異常濃聚的共有191處,其中81個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得以明確,92處診斷不明確,經過融合SPECT/CT圖像以后,均得到了準確的診斷。結論 在診斷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過程中,利用SPECT/CT圖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骨折的具體情況進行準確的診斷,在此基礎上通過將臨床病史和影像學特征結合起來,可以對骨折時間進行準確的判斷。
【關鍵詞】SPECT/CT;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診斷價值;影像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R68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7..0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SPECT/CT對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診斷價值及影像學特征,選取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60例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以其作為分析對象,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1.1±4.7)歲,順磁性金屬物質全部患者均攜帶,MRI檢查禁忌,其中外傷史明確和低能量損傷史患者分別分35例和25例,40例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為腰背疼痛距離、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安排進行常規(guī)胸椎X線平片檢查,并且在受傷72小時以后進行SPECT/CT檢查。經過對臨床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儀器主要為雙能X線骨密度儀DISCOVERY,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將740~1110 MBq的99 m锝-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其中,3個小時以后利用高分辨低能平行孔準直器展開各項檢查。借助人體輪廓軌跡來顯示全身骨的顯像,采集模式采用的是分段連續(xù)式的,利用雙探頭對前后位骨顯像進行同時采集,以此進行為期13~15 min左右的采集[1]。
局部SPECT/CT的采集,中心為病灶部位,分別對SPECT/CT的斷層圖像進行采集。其中SPECT的采集條件為:沿著自動人體軌跡來旋轉探頭并進行360度的采集,每個探頭需要各自進行180度的旋轉,6度/幀,采集時間控制在20s/幀;CT采集條件:電壓和電流分別控制在120 kV和160 mA,厚度為1.5 mm,螺距為1,采用512×512矩陣。
1.3 圖像分析
本次研究醫(yī)院安排兩名核醫(yī)學診斷經驗豐富和兩名資歷較高的骨科醫(yī)生,共同對圖像進行審閱、診斷與分析。SPECT圖像顯示為高攝取的局部顯像劑分布,在此基礎上將生理性攝取排除后,將其盤點給濃聚異常,由此將因為退變所造成的椎體邊緣出的濃聚異常情況排除掉,位于椎體內的濃聚異常主要為團狀或者是條帶狀,在此基礎上將CT無溶骨性骨質破壞情況有機結合起來,提示為骨折。
2 結 果
SPECT全身平面顯像顯示60例患者顯像劑出現異常濃聚的共有191處,其中81個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得以明確,其中5例患者全身肋骨骨折達16處,92處診斷不明確,經過融合SPECT/CT圖像以后,其中胸腰椎、骶尾椎、恥骨、坐骨以及股骨上段骨折的數量分為53處、2處、1處、1處和2處;受脊柱退行性改變的影響,致使其余33處顯像劑濃聚異常。
3 討 論
老年性骨質疏松作為常見代謝性骨病的一種,骨折是最其嚴重的危害。對于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診斷和大致時間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醫(yī)學影像學進行深入的檢查。X線平片與CT檢查在臨床上屬于解剖結構影像的一種,判斷椎體骨折的價值并不高,為此便可以利用SPECT/CT圖像融合技術。其中SPECT全身骨顯像在對骨關節(jié)疾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始終都發(fā)揮著很高的價值,具備一次成像便可以將全身骨骼全部顯示的有點,靈敏度非常高,使用起來十分的方便且安全,而SPECT/CT圖像融合技術有機的融合了功能和結構影像[2],診斷骨病的準確度顯著提高,除了能夠將顯像劑的具體濃聚節(jié)段十分清晰的展示出來以外,還能夠將成骨性骨質破壞進一步排除,在病因排除法和臨床特征的幫助下可以明確診斷骨折的具體情況。經過本次研究,SPECT全身平面顯像顯示60例患者顯像劑出現異常濃聚的共有191處,其中81個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得以明確,92處診斷不明確,經過融合SPECT/CT圖像以后,均得到了準確的診斷。
綜上所述,在診斷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過程中,利用SPECT/CT圖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骨折的具體情況進行準確的診斷,在此基礎上通過將臨床病史和影像學特征結合起來,可以對骨折時間進行準確的判斷。
參考文獻
[1] 張 瑜,陳 躍,朱 艷,鄭文璐.SPECT/CT同機融合顯像對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診斷價值及影像學特征的研究[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5,11(04):353-356.
[2] 張 勇.骨質疏松骨折應用SPECT/CT的臨床診斷價值和影像學特征[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7,26(05):170-171.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