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明
摘 要:小學數(shù)學教學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題”成為了學生學習上的“攔路虎”,甚至不少學生一提到應用題就會感到頭疼。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成為當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題
1引言
教學策略主要是指以一定的教學思想為指導,結合學生的生理發(fā)展和學習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為達到新課標中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較為輕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眾所周知,應用題教學既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又是其難點,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挑戰(zhàn)。
2傳統(tǒng)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弊端
2.1過分注重技能訓練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會認為學生考高分才是硬道理。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應用題教學,教師在其上面花費的時間較長,教師會將應用題進行分類,然后一類一類的進行講解,對于例題也是一個一個的分析。在其之后,教師為了讓學生鞏固知識,往往會選擇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將類似的題目統(tǒng)統(tǒng)做個遍。這種教學方法可能會短期內(nèi)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卻不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該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合作,學生無疑被視為學習的機器,更談不上主動學習。因此,學生逐漸感到學習吃力、沒有快樂而言,甚至有些學生無論怎樣努力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漸開始對學習喪失自信心。
2.2忽視學生的主動精神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和課堂主體性。但是,就筆者的實際教學調(diào)查卻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數(shù)學教學往往認為課堂時間非常寶貴,僅僅四十五分鐘,為了最大程度的講授更多的知識點,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發(fā)言,甚至一小部分教師直接將學生發(fā)言的環(huán)節(jié)省去。整個課堂教學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喋喋不休的向?qū)W生灌輸所有的知識,試圖讓學生掌握所有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殊不知,學生的學習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學生的發(fā)言和小組討論也是必不可少的。針對典型例題,學生在討論之后往往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合作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會得到鍛煉與發(fā)展。
3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3.1注重思維過程的訓練
傳統(tǒng)的應用題教學教師偏重于技能的訓練,其弊端已在上文中進行了闡述,此處不再贅述。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真正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的訓練。例如這道應用題:小明家養(yǎng)了18只母雞,五月份下了450個雞蛋,比四月份多下了36個,請問這兩個月一共下了多少個雞蛋?教師在講解類似的數(shù)量應用題的時候,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題目中的各種數(shù)量關系,并且理清這些關系。題目最后問的是兩個月一共下了多少個雞蛋?因此學生應該知道四月和五月各下了多少個雞蛋,其中在已知條件中已經(jīng)知道五月份下了450個雞蛋,并且五月份是比四月份多36個,由此可以列出算式:450-36,得出四月份下了414個雞蛋。然后再將兩個月的雞蛋數(shù)量相加,列出算式:414+450,從而得出兩個月一共下了864個雞蛋。該教學方法主要是按照逆向思維,從結果出發(fā),思考過程,從已經(jīng)條件中求出未知,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3.2注重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
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言堂”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比如在學習這道應用題時:一架噴氣式飛機飛行了3600米,一共用了4個小時。一輛汽車每個小時行60千米,這架飛機的速度是這輛汽車的幾倍?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教師可以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主動思考:這道題目中一共有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需要求的結果是什么?題目中已知的條件有哪些?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題目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是自己主動地去解決應用題的,這比教師直接講授方法要有用的多。學生相互討論,并且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還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學生憑借自己的理解可以針對教師之前的提問得出自己的答案。題目主要是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飛機的速度是汽車的幾倍?第二個問題是:你根據(jù)已知條件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飛機一共飛行了3600千米,共花費了4個小時,由此可以列出算式3600除以4,得出飛機每小時的飛行速度是900千米。又已知汽車每小時的行駛速度是60千米每小時,再次列出算式:900除以60,得出飛機的飛行速度是汽車的15倍。學生很輕松的就能解答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針對第二個問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以自由的發(fā)揮,可以根據(jù)已知的條件去推斷結果。比如可以設問飛機5個小時飛行了多少千米?汽車4個小時行駛了多少千米?飛機3個小時比汽車3個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等等。
3.3注重引導學生學會總結
教師的總結往往只是教師的,教師更應該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教師不要直接的將某種題型的方法全部總結給學生,這樣學生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有自我總結的能力。教師可以拿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總結行程問題的應用題。依舊使用探究式或者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各自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然后共同總結出行程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思考方向,教師不需要過多的進行干預,只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點撥,否則學生的學習又變成了教師的總結。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平時做題中遇到的典型應用例題進行分享,然后說說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討。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更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傳統(tǒng)的應用題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師是無法代替學生進行學習的,更不能將自己總結的知識點直接灌輸給學生,這樣的學習無疑是被動的,學生也無法真正的提高學習效果。為了進一步改革應用題教學,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方法的探討和研究,創(chuàng)新應用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掌握更多更廣的數(shù)學知識。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入手,主要是將疑難知識簡單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逐步樹立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