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京明
摘 要:人類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家庭構成的,單親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組成細胞。一個家庭的希望是孩子,千千萬萬個孩子承載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單親孩子也是國家的未來,我們有責任去保護他們、關心他們,像對待其他孩子一樣對待他們,讓單親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文章作者就如何引導單親家庭的家長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單親家庭;單親孩子;心理教育;單親家長
一、引導家長正確對待自己的婚姻,減少離婚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離婚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痛苦的經(jīng)歷,離婚的雙方要承受來自家人、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稍不注意,就會產(chǎn)生各種負面情緒,從而產(chǎn)生一些沖動過激行為。但是,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其實在離婚這件事上,孩子心靈上受到的傷害比父母更大,而且這種傷害很可能是持續(xù)性的、長期性的。因此,離異之后的父母要充分重視孩子的心理教育,既然決定離婚,就要為了自己、為了孩子重新振作起來,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真正做到好聚好散。
二、引導家長克服補償心理,培養(yǎng)孩子的健全人格
單親家庭的家長要克服自己的補償心理,既不要太溺愛孩子,也不要對孩子太過嚴厲,過分溺愛和過分嚴厲都容易導致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不健全,使孩子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單親家庭的家長一定要將自己的孩子當成普通孩子看待,給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教育。尤其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天天和孩子強調(diào)“爸爸/媽媽賺錢很不容易,你要好好讀書,其他的都不要關心”等負面話語。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習慣。比如,變成“書呆子”,只知道讀死書,不了解社會上的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心別人;思想保守,缺乏生活情趣等。有些單親家庭的父母一味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例如,江西省贛縣有一個十五歲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其父母離異后由母親一人撫養(yǎng)她長大,母親平時對她過分嚴厲,要求她好好學習,考試的時候只能考好,不能考差,導致孩子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而選擇喝農(nóng)藥自殺。通過這個慘痛的例子,家長應該認識到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單親家庭的家長要糾正自己只重視學習成績的錯誤教育觀念,充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更應該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因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才算是真正健康快樂的孩子。
三、引導家長重建、維系與孩子之間和諧的親子關系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和親子關系是否和諧有直接的關系。但現(xiàn)實是,父母離婚,家庭解體,再加上父母的一些負面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原本和諧的親子關系也隨著父母婚姻的解體而疏遠。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再次結婚,重組家庭,則很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這對孩子的教育是很不利的。因此,離異父母應當從自己失敗的婚姻陰影中解脫出來,盡量避免讓孩子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展現(xiàn)積極的一面,以化解孩子心中的負面情緒。第一步,家長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給孩子解釋父母離婚的原因,使孩子明白,離婚不會影響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在離婚這件事上盡量和子女溝通,獲得孩子的理解,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第二步,家長要強化和孩子的溝通,多抽一些時間來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多陪陪孩子。如和他們一起吃飯、逛街、玩耍、旅游等,充分重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表達權,準確把握孩子的心理需求。除此以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阻止孩子和另一方接觸,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雙方的愛,和諧的親子關系就能得以重建和維系。
總而言之,單親家庭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特殊社會群體,我們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引導單親家庭的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心理教育,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 樂,胡雯潔.單親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28).
[2]武宜君.如何引導單親家庭子女健康面對社會生活[J].發(fā)展,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