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煒
摘要:當前,在《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能保證教學的效率,無法利用合理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程序設計的能力,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因此,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以保證在教學工作中,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編程人才。
關鍵詞:微課;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29-0107-02
在《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期間,教師應當合理應用微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遵循工作原則,保證教學工作效果,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合理應用遠程教育方式與移動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1 高職院校《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現(xiàn)狀
在高職院校實際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還沒有意識到Java程序設計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教學觀念,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存在局限性問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只能利用計算機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無法直觀體現(xiàn)程序設計實踐特點與要求,難以通過合理方式建設現(xiàn)代化教學機制,導致教學效率降低,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滿足當前各方面的教學要求。教師在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期間,不能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難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2 微課在高職院?!禞ava程序設計》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
2.1 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高職院校《Java程序設計》專業(yè)教師在應用微課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能夠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遵循微課應用要求與原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利用微課方式,為學生播放短視頻,且微課視頻的容量較小,可以利用QQ等方式下載,使得學生自主學習各類知識,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2.2 是遠程教育與移動學習方式的變革
教師使用微課教學方式,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遠程控制,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更好的掌握Java程序設計課程知識與技術,提升其實踐操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滿足當前實際發(fā)展需求。同時,在使用微課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手機觀看視頻,通過移動學習的方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在課堂之外學習各類知識,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 微課在高職院校java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3.1 微課程應用設計原則
高職院校教師在應用微課程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各方面教學原則,逐漸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況下,加大教學管理工作力度,保證自身工作成效。
第一,要遵循“短”原則。通常情況下,微課的時間長度在7分鐘到11分鐘左右,然而,在傳統(tǒng)視頻課程教學中,長度為45分鐘,很容易出現(xiàn)課堂教學資源浪費的現(xiàn)象,且學生在長時間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下降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用微課程方式,需要將視頻時長控制在11分鐘之內,將重點知識融入視頻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節(jié)省時間。
第二,遵循“小”原則。教師應當將微課程文件容量控制在20兆左右,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或是QQ平臺對其進行下載,在碎片化知識的學習情況下,對其進行合理的傳播。同時,還要保證視頻內容與規(guī)模符合相關規(guī)定,教師可以選取java程序設計課程重點內容等,對其進行全面的管理與控制。
第三,遵循“精”原則。教師應當保證微課程內容具有針對性特點,保證精致性與精準性,在講解內容的時候,要對每個課程的節(jié)點進行合理安排與計劃,提高教學環(huán)節(jié)工作水平,不可以出現(xiàn)浪費時間的現(xiàn)象,逐漸優(yōu)化微課程教學體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四,遵循“悍”原則。保證微課程教學內容的強悍性,為學生設計課堂內、課堂外、網絡線上線下的服務機制,使得學生隨時觀看視頻內容,建立現(xiàn)代化的教學機制。同時,教師還要將微課程作為輔助教學資源,對java程序設計課程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進行分析,提高教學工作效率。
3.2 以一個教學單元為例
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需要結合當前教學要求等,建立現(xiàn)代化工作方案,明確各方面內容,提高工作水平。例如:教師在講解《Java程序設計》多態(tài)知識的時候,可以先為學生制作長度在5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根據(jù)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等,建立現(xiàn)代化教學機制。
第一,學生在實際學習期間,已經掌握了封裝性與繼承性知識,教師需要根據(jù)多態(tài)的原理,建立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的講解體系,使用動畫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第二,要使用動畫演示教學資源、PPT教學資源開展相關工作。將學生掌握多態(tài)知識作為教學目標,及時掌握Java程序中的多態(tài)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處理,保證程序編寫工作效果。
第三,教師可以在其中融入方法重載知識,對程序設計的這兩個相似知識點進行類比,在動畫演示的情況下,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特性,提高其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利用IDE顯示程序調試和異常處理情況,然后總結處理經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第四,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啟發(fā)教學方式、動畫演示教學方式與類比教學方式等,將其與微課聯(lián)系在一起,保證教學工作成效。
第五,在課堂教學導入期間,教師可以利用PPT方式與錄屏方式等開展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對已知的父類創(chuàng)建子類并編寫相關程序,然后通過覆蓋讓同一個方法在不同的子類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 教師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方法重載與方法覆蓋的區(qū)別,使其對多態(tài)的認識得到深化。
第六,重點知識的講解。對于重點知識而言,應當將視頻時間設置在3分鐘左右,將微課視頻融入PPT中開展講解工作。要求學生在學習與操作期間,更好地了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特性,以便于提高其學習與操作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endprint
在《Java程序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 在教學流程安排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與需求,建立專門的教學機制。首先,要求學生在學習多態(tài)的知識之前,掌握繼承的概念并能進行簡單的代碼編寫,在動畫視頻中,要對此類實例進行細化分解,以便于學生理解。其次, 在學習多態(tài)的過程中,要注意區(qū)別子類和父類、方法重載與方法覆蓋,通過具體的視頻演示和案例講解、練習拓展和作業(yè)點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多態(tài)的概念并能熟練地進行程序設計。 在課堂教學演練中,教師還要將視頻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利用ppt方式對其進行講解,保證教學工作成效。
4 基于微課在《Java程序設計》中的學習體驗
4.1 促進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
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應當微課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增強教學效果。主要因為微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提升教學資源的整合效果,避免出現(xiàn)嚴重的浪費問題。同時,教師使用此類教學方式,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明確工作原則與要求,加大教學管理工作力度,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豐富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教學專業(yè)水平[1]。
4.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教學資源,可以支持學生使用手機與電腦對其進行觀看、學習,使其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針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指導學生對學習時間進行安排,制定完善的計劃,提升其學習能力,保證教學工作效果。同時,還能通過微課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系統(tǒng),加大教育管理力度,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2]。
4.3 提高課堂教學滿意度
教師在學生課前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認真布置教學任務,使得學生利用網站或是微信群等,學習相關知識,觀看視頻,查找資料,有利于學生對學習時間進行分配。同時,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將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等融入微課中,制定完善的計劃方案,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滿意度,凸顯學生的主體位置,保證教學效果[3]。
4.4 科學應用交互式教學方式
《Java程序設計》專業(yè)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方式凸顯交互式教學工作的優(yōu)勢,對各類工作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加大教學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保證工作成效。同時,在微課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相傳遞學習資源,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共同探討各類問題,有利于拓寬教學工作渠道,加大教學管理工作力度,滿足現(xiàn)代化教學工作時效性與可靠性要求,在提升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滿足素質教育要求[4]。
5 結束語
在java程序課程課程教學期間,教師應當重視微課程教學方式的應用,合理設計視頻內容,針對每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建立先進的視頻教學方案,以便于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情況下,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 潘正軍,趙蓮芬.漸進式場景應用法進行微課實驗教學設計—以Java程序設計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6):1263-1265.
[2] 壽周翔,王李冬,李文娟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Java程序設計課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6(10):83-86.
[3] 洪麗華.淺析Java程序設計的微課設計與實現(xiàn)[J].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7(3):78-82.
[4] 衛(wèi)亞華.基于微信的高職JAVA程序設計微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