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人文關懷在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骨折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 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入人文關懷理念, 觀察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后試驗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35±4)分, 對照組為(46±5)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試驗組Kolcaba的舒適狀況量表(GCQ)評分為(98±5)分, 對照組(82±4)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人文關懷可減少老年骨折患者的焦慮情況, 提高其舒適度和滿意度, 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值得應用。
【關鍵詞】 護理人文關懷;骨折;老年;圍手術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107
人文關懷是指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最終關懷, 本科自2015年12月起, 嘗試將人文關懷的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論)、方法運用到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 并取得良好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老年骨折患者80例, 年齡>6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各40例。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 主要為:①術前護理:常規(guī)入院宣教包括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探視陪護制度等;②術前指導:包括告知禁食、禁飲時間, 麻醉及手術方式、大小便訓練等;③術后護理:觀察病情, 監(jiān)測生命體征, 遵醫(yī)囑用藥, 按需給予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 并指導功能鍛煉等。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全程貫穿護理人文關懷, 具體如下。
1. 2. 1 樹立護理人文關懷的理念 護理人員首先要樹立護理人文關懷的理念, 將護理人文關懷滲透到日常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①敬老愛老:讓老年人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尊重、體貼和關懷。②熱忱服務:老年患者常反應遲鈍、言語不清, 護理人員要耐心、熱忱的主動關懷、細心護理。③一視同仁:老年患者容易敏感、多疑, 要一視同仁、以誠相待。④業(yè)務過硬:老年人基礎疾病復雜、臨床癥狀不典型、易發(fā)生并發(fā)癥、用藥易出現(xiàn)毒性反應, 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yè)技能知識, 及時準確地發(fā)現(xiàn)和處理各項復雜的問題。
1. 2. 2 滿足患者的生理、安全需要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人們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1]。老年骨折圍手術期的患者, 首先要根據(jù)其疾病和生理特點, 滿足其生理與安全的需要。包括:①飲食護理:根據(jù)病情給予個性化指導, 食物要軟爛、易咀嚼、易消化, 進食速度易慢。②排便護理:指導患者多食富含粗纖維素食物, 適當?shù)闹w運動, 以保持大便通暢。③睡眠護理:保持病室安靜清潔和適宜的溫濕度、光線。④安全護理:a.環(huán)境安全:如病床床欄的使用、走廊扶手的設置、衛(wèi)生間防滑墊的鋪設等;b. 醫(yī)療、護理安全:如各項操作的“三查七對”, 做好壓瘡的預防。
1. 2. 3 滿足患者的愛與歸屬感、尊重的需要 滿足患者愛與歸屬感、尊重的需要, 使其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及護理。包括:①患者入住病室時, 帶領其熟悉病室、醫(yī)護人員, 減少陌生感。②術前向患者解釋手術的必要性及相關知識, 介紹醫(yī)院技術水平、成功病例等, 增強治療信心。術后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及主觀感受, 讓其感覺被人關心和愛護。③護理過程中, 體現(xiàn)對患者的尊重。進行各項治療和護理操作前后, 詳細交待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 并注意保護其隱私。
1. 2. 4 滿足患者的自我實現(xiàn)需要 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 能激發(fā)其最大潛能和主觀能動性, 積極參與自身的康復過程。包括:①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 做力所能及的事, 使其產(chǎn)生存在感和滿足感。②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 并評估患者恢復情況, 多給予鼓勵和肯定。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采用SAS[2]進行評價, 評價內(nèi)容共有20個項目, 采用4級評分, 主要評定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SAS評分分界值為50分, 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 60~69分為中度焦慮, >70分為重度焦慮。②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舒適度評分采用GCQ [3]進行評價, 評價內(nèi)容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4個維度, 共28項, 采用4級評分, 最高112分, 最低28分, 分數(shù)越高說明越舒適。③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出院前向兩組患者發(fā)放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表”, 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護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試驗組SAS評分為(57±4)分, 對照組為(58±3)分,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試驗組SAS評分為(35±4)分, 對照組為(46±5)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GCQ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試驗組GCQ評分為(67±4)分, 對照組為(68±3)分,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試驗組GCQ評分為(98±5) 分, 對照組(82±4)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滿意20例, 較滿意19例, 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7.5%;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 較滿意16例, 不滿意9例, 護理滿意度為77.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3 討論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全球人口學的變化趨勢。自20世紀末以來,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現(xiàn)已進入快速發(fā)展階
段[4-6]。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骨質(zhì)疏松, 容易骨折。老年骨折患者多伴有基礎疾病, 再加上其特有的生理、心理、疾病特點, 所以治療、護理難度大, 容易影響康復進程[7-10]。本次研究將護理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到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中。根據(jù)護理人文關懷的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將護理人文關懷的語言關懷、類語言溝通、非語言關懷等滲透到日常護理工作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舒適、滿意的服務, 減少了老年骨折患者的焦慮感, 提高了患者舒適度。
總之, 護理人文關懷可減少老年骨折患者的焦慮情況, 提高其舒適度和滿意度, 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郁秋. 護理心理學. 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170.
[2] 林明志. 人文關懷對老年心血管患者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預防作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6(7):120-122.
[3] 衣娜. 探討護理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8):234-235.
[4] 范利. 重視老年健康管理應對老齡化挑戰(zhàn).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7, 16(1):1-4.
[5] 禹晏平. 綜合護理措施對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價值探討.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7):80-81.
[6] 曾秋香, 舒玉蘭. 人文關懷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13):292-293.
[7] 鐘玲, 蔣智云, 董艷群. 圍手術期患者實施系列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07, 34(15):2993-2994.
[8] 張輝英, 林苑香, 陳利梅.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現(xiàn)代臨床護理, 2014(3):46-49.
[9] 張志紅.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3, 7(10):143-144.
[10] 鐘倩君. 人文關懷在圍手術期病人護理中的運用.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09, 5(12):189-191.
[收稿日期:2017-0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