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家
鐘祥市教育系統(tǒng)秉承“踐行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工作理念,倡導“空談誤校,實干興教”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真抓實干,全力維護鐘祥教育品牌,傾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鑄鏈條,建制度,促作風。堅持從打造責任鏈條、健全工作機制和強化約談問責入手,積極探索作風建設的新路子。一是打造一根鏈條,讓主體責任更接地氣。教育系統(tǒng)結合市委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的要求,層層明確主體責任的范圍、內容和考核要求,從黨組書記、局長到黨組成員、單位一把手、分管領導、具體責任人,形成“斧打鑿、鑿入木”的責任鏈條,讓過去懸空的主體責任平穩(wěn)落地?;鶎右挥袉栴},自下而上逐級追責,確保鏈條無縫對接。
二是健全四項制度,讓工作落實更顯力度。推行局黨組成員深入基層調研制度、包片蹲點責任制度、月工作報告制度和周工作清單式督辦制度。黨組成員月工作報告和辦公室周工作督辦匯報,以匯報問題為重點,以抓好后期整改為著力點,做到問題不通報不放過、不整改不放過,確保工作不間斷、責任不脫鉤。
三是建好一個“門診”,讓“治病救人”更有成效。建立教育局廉政“門診室”,強化“提醒、誡勉、辦案”職能,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及時提醒,對工作推動不力的干部主動約談,對工作出現(xiàn)失誤的干部嚴格問責,真正讓干部“紅臉、出汗、排毒”,達到“無病強身、有病治病”的效果。
暢渠道,惠民生,轉作風。實行網格管理,解決“辦事難”問題。開辟“網上辦事服務中心”,確定能放盡放的教育服務項目十多項,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間,讓群眾辦事“少跑路、少進門、少找人”。變上訪為下訪,解決“訴求難”問題。開展黨組成員、機關干部“結親戚”活動,采取主動約訪、主動下訪、主動與相關部門聯(lián)動接訪等形式,解決民師問題,化解信訪積案8起,預防群訪事件3起,穩(wěn)定了教師隊伍。撬動校車市場,解決“交通難”問題。引進民營資本,兩家校車公司運營順利,19個鄉(xiāng)鎮(zhèn)場8000多名學生幼兒坐上了標準安全的校車,今秋,校車能通行的鄉(xiāng)鎮(zhèn)實現(xiàn)全覆蓋。推進教育改革,解決“入學難”問題。將鐘祥一中80%的正取計劃分配到所有初中學校,每年正取線下有100多名農村學生免費就讀鐘祥一中;開放優(yōu)質資源,讓每個孩子均等享有就學機會,蘭臺中學、市機關幼兒園成功實行電腦派位招生。均衡教育資源,解決“生活難”問題。積極爭取資金,改善辦學條件,破解學生進餐難、住宿難、喝水難、入廁難、洗澡難及教師住房難等問題,城鄉(xiāng)發(fā)展基本實現(xiàn)同頻共振。送培訓到基層,解決“培訓難”問題。深入基層學校培訓教師3000多人,在城區(qū)選派10支啟明星團隊50余人到農村學校開展支教,讓農村教師在校門口接受名師指導。舉行成人技能培訓6135人次,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專業(yè)培訓。
勇較真,敢亮劍,強作風。警鐘長鳴,繃緊廉政之弦。利用暑期校長集訓開展廉政教育,不定期開展干部廉政知識測試,每周利用廉政短信平臺向干部進行廉政提醒,讓干部時刻繃緊廉潔自律弦。統(tǒng)籌安排,厲行“三短一簡”。嚴格會議審批,控制會議數(shù)量,壓縮文件篇幅,做到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可發(fā)可不發(fā)的文件一律不發(fā)。今年,精減、合并會議12場次,較去年同期下降30%,所發(fā)文件較去年同期下降18%。遏制腐敗,加強公車管控。嚴格執(zhí)行上級車輛相關管理規(guī)定,拍賣公務車2輛,清退非公務車4輛,更換公務車牌照2個。強化治理,嚴查違規(guī)行為。整合力量對學校管理明察暗訪,嚴查違規(guī)辦學、辦班、有償家教,今年共查處違規(guī)行為3起,處理相關責任人5名。
作風建設永無止境,任重道遠;教育發(fā)展時不我待,責重千鈞。鐘祥市教育系統(tǒng)將繼續(xù)加強作風建設,大興務實之風,錘煉新作風,匯聚正能量,合力發(fā)展穩(wěn)健和諧的鐘祥教育!
(作者系中共荊門市委黨校第25期局干班成員)
(責任編輯 周 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