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靜
【摘要】稅收經濟制度與稅收法律制度是有機的整體,但我國的稅收法制建設相對滯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法治稅是涉及稅收、法制及社會諸多領域的深層問題。
【關鍵詞】稅收法制 建設 思考
1我國稅收法制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依法治稅是稅收征收管理活動的法制化,是征管工作的靈魂,這就要求與稅收征收管理有關的一切活動,包括稅收征管活動的立法、執(zhí)法、處罰以及稅收司法等都納入法律法規(guī)來調節(jié)和規(guī)范。但是目前我國稅收法制建設還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稅收功能的有效發(fā)揮。
1.1稅收基本法缺位。
稅收基本法,是稅收的一般性規(guī)范,它是稅法領域內的“憲法性法律”,又稱“稅收母法”。它是稅法體系的主體和核心,用以統領、約束、指導、協調各單行稅法、法規(guī),具有僅次于憲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但憲法中有關稅收的內容只有一條,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這是由于當時國家仍在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所有制比較單一,稅收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不夠重要,故憲法反映稅收的條款很少。這與當今新形勢下稅收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顯然是不相適應的。作為稅收基本法,它一般規(guī)定稅收基本制度、稅收的立法原則、稅務管理機構及其權利與義務、稅收立法及管理權限、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等基本內容。目前我國缺少這樣的統領稅收法律法規(guī)的母法,使稅收征管缺少高層次的法律保障,也很難形成一套完備的規(guī)范的稅收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稅條例》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五部稅收法律。所以依法治稅的法律依據不足。
1.2稅收立法程序不夠嚴密,內容不夠完備。
稅收立法缺乏納稅人直接表達意見的程序,這必然造成稅制缺乏民主性與科學性,也必將影響稅法遵從的原則。另外稅法立法層次偏低,首先,我國現行的稅法以行政機關立法為主,而且80%的法律規(guī)范是以“條例”、“規(guī)定”、“辦法”等形式存在的,法律效力低下。
2加強我國稅收法制建設的幾點思考
盡管我國在稅收法制建設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多,與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做法還有較大著距。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國稅收法制建設的步伐,營造良好的治稅環(huán)境,促進建設法制化國家的進程。
2.1加快稅收法律體系建設步伐,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加快立法進程,提高立法層次。稅收立法是整個稅收法律體系建設的龍頭,沒有立法,法制便無從談起。目前,我國稅法體系的基本框架雖已初步確立,但還有許多稅種仍未正式立法,尚處于行政法規(guī)、暫行條例的層次。隨著一批暫行條例或暫行規(guī)定的不斷成熟,應抓住時機,及時將它們上升為法律,以增強其剛性和權威性。
2.2建立嚴管重罰的治稅機制,加大打擊稅收違法力度“
嚴管重罰”不僅是稅收強制性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稅收法制健全、執(zhí)法嚴格、司法公正的反映。隨著我國稅收法制的不斷完善和執(zhí)法水平的不斷提高,嚴管重罰的治稅機制也應相應建立。實現嚴管重罰,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嚴格依法征管,凡是稅法規(guī)定的就要嚴格執(zhí)行;二是要對偷逃騙稅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打擊和懲處,使其不敢挺而走險;三是在有關稅收立法中,要體現重罰精神,要使違法者感到稅法的無情和威力。
2.3盡快完成稅務代理制的立法,規(guī)范稅務代理秩序
稅務代理制度作為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在緩和征納矛盾,提高辦稅效率、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依法治稅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國的稅務代理工作起步較晚,基礎較差,其良好效果仍未完全顯現。特別是現階段,我國的稅務代理秩序還比較混亂,有的甚至辦成了“第二稅務所”。為此,有必要制定相當的法
律予以規(guī)范,并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機構設置、稅務師資格認定、代理關系確立、代理程序等;明確現有社會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代理資格,通過認定,引導其向規(guī)范化方面發(fā)展。
2.4加強稅法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納稅意識
法律法規(guī)完善后,稅法的宣傳教育就成為稅收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稅法的宣傳教育,可使全體納稅人真正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稅法遵從意識,而不是以情礙法。
2.5法宣傳教育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行之有效的稅法宣傳教育體制。從思想認識上全面提高稅收宣傳部門的地位,健全機構,使稅務宜傳經常化、制度化。其次要建立稅務公告制度,將國家頒布的稅收法規(guī)及時準確地公之于眾,以增強法律的透明度,讓更多的納稅人了解稅法、關心稅法。再次要開展專項宣傳活動。主要圍繞稅務工作在不同時期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以為下一步的稅收工作造成一定的聲勢。采取多樣化宣傳形式并與主動為納稅人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相結合。
2.6建立規(guī)范有力的稅收司法保障體系
稅收司法權是國家司法機關在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處理有關稅務刑事訴訟案件和稅務行政訴訟案件的權力。對偷稅、抗稅、騙稅等案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別行使稅收司法權;對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由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別行使稅收司法權。這種不同的機關在司法程序中的不同階段分別行使稅收司法權的現狀,已經形成司法掣肘,再加上由于信息不對稱,一些稅務機關對涉稅案件該移送的不移送,都嚴重影響到稅收法律的效力,尤其使一些案件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使稅收法治顯得異常乏力。健全稅收司法保障體系,也有利于遏制地方政府干預稅收執(zhí)法工作的現象,有利于納稅人尋求司法救濟,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3結束語
縱觀依法治稅的發(fā)展及現狀,可以看到我國在稅收法制建設、稅收執(zhí)法和稅收法治環(huán)境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亟需進行調整和完善,這是強化依法治稅、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的迫切需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