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偉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人民醫(yī)院 277300)
探討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
楊其偉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人民醫(yī)院 277300)
目的探討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該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納的14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分為兩組,各70例,觀察組采用低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對照組采用高劑量米非司酮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jīng)緩解率、內分泌水平變化、骨密度變化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82.8%,對照組總有效率87.1%,觀察組緩解率比對照組稍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催乳激素、雌二醇等指標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但對照組患者孕酮較治療前顯著下降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1%(P<0.05)。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劑量米非司酮對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均有效,預后良好,低劑量對患者內分泌水平影響更小,長期使用不影響患者骨密度。
米非司酮;用藥方案;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組織異常存在于宮腔之外,異位內膜隨患者激素水平變換導致患者痛經(jīng),盆腔粘連,輸卵管堵塞,不孕等各種婦科癥狀的疾病[1-2]。米非司酮是終止胚胎發(fā)育,促進蛻膜脫落的藥物,通過競爭性結合孕酮受體,作用于子宮內的組織細胞,達到終止抑制內膜生長的效果,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有較好的效果[3-4]。對于不同劑量米非司酮在臨床上治療效果是否存在差異,是目前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選取本院14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旨在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選擇合適劑量的米非司酮治療提供更多的臨床參考意見,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納的14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70例中,年齡23~47歲,平均(38.5±6.4)歲;對照組70例,年齡19~43歲,平均(36.3±6.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身高、體質量、月經(jīng)來潮時間等基礎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3個月內采用激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合并有其他婦科疾病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低劑量米非司酮治療,每日給藥6.25 mg口服,1日1次。對照組患者采用高劑量米非司酮治療,每日給藥12.5 mg,1日1次。都在進入研究組后第1次月經(jīng)來潮的5 d內開始給藥,持續(xù)給藥半年。每月復診,主要觀察癥狀、體征,痛經(jīng)癥狀是否緩解,月經(jīng)情況及有無異常子宮出血,婦科檢查了解子宮后壁下段、子宮骶骨韌帶、子宮直腸陷凹等部位結節(jié)及附件包塊有無復發(fā)等。半年用藥期過后,每3個月復診1次。用藥前及用藥后每3個月進行血常規(guī)、肝功、血糖、血脂及超聲等檢查。
1.3觀察指標 療效評估如下[5-6],(1)完全緩解:盆腔腫塊不再觸痛,盆腔結節(jié)消失,經(jīng)期過度疼痛臨床表征完全消失;(2)部分緩解:盆腔腫塊觸痛減輕,盆腔結節(jié)變小變軟,經(jīng)期疼痛臨床表征大部分緩解;(3)復發(fā):盆腔腫塊觸痛加重,可觸及盆腔結節(jié),經(jīng)期疼痛臨床表征不變或更為劇烈。在治療前后觀察患者痛經(jīng)減輕程度,對比兩組患者緩解率。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內分泌水平變化程度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及骨密度變化情況。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是否有不良反應。
2.1兩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82.8%,對照組總有效率87.1%,觀察組緩解率比對照組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療效比較(n=70)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內分泌變化程度對比 兩組患者FSH、LH、PRL、E2等指標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但對照組患者孕酮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FSH、LH、PRL、E2等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孕酮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內分泌變化程度對比
*:P<0.05,與治療前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1%,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7,P<0.05)。見表3。
表3 兩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比較(n=70)
2.4兩組患者治療后骨密度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骨密度比較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異位的子宮內膜隨著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高低變化而進行周期性生長脫落的病征,米非司酮可以作用于雌孕激素受體來調節(jié)患者盆腔內異位內膜盡早退化,達到治療患者痛經(jīng)的目的[5]。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直接抑制子宮內膜的生長,減少子宮內膜在宮體外的異常增殖,促進其盡早退化[6-7],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多環(huán)節(jié)進行的[8-9]。從使用米非司酮進行婦科疾病的治療開始,對于不同劑量米非司酮的是否相似,不同用藥方案是否可以起到不同的臨床療效就是婦科醫(yī)生研究的一大問題所在,早期學者研究結果多認為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上,高劑量米非司酮用藥方案和低劑量可達到的臨床治療效果極其相近[10]。
本文結果說明,觀察組總有效率82.8%,對照組總有效率87.1%,觀察組緩解率比對照組稍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患者FSH、LH、PRL、E2等指標與治療前及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患者孕酮較治療前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1%,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 (P<0.05)。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這說明應用超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既可抑制殘存病灶發(fā)展,又可預防和減少復發(fā),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內分泌情況無明顯影響,但高劑量米非司酮會導致體內孕酮水平降低。對照組孕酮水平的降低不會影響到米非司酮的臨床療效,可推測孕激素水平的減少不參與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機制。服用米非司酮會引起嘔吐,肝功能損傷,血糖異常,皮膚色素沉淀等不良反應但隨著米非司酮劑量的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程度也隨之降低,停止用藥后,所有癥狀都隨之好轉。
綜上所述,不同劑量米非司酮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均有不錯療效,預后良好。但低劑量米非司酮對患者內分泌水平造成的影響更小,長期看來不影響患者骨質密度,對子宮內膜形態(tài)及厚度的影響幾乎不存在,大劑量米非司酮可以引起患者體內孕酮不正常降低,且出現(xiàn)嘔吐,肝功能損傷及血糖異常的概率高于低劑量組,故低劑量米非司酮的安全性及療效均優(yōu)于高劑量使用,可長期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緩解疼痛等臨床癥狀。
[1]Fedele L,Berlanda N.Emerging drugs for endometriosis[J].Expert Opin Emerg Drugs,2004,9(1):167-177.
[2]Kettel LM,Murphy AA,Morales AJ,et al.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with the antiprogesterone mifepristone (RU486)[J].Fertil Steril,1996,65(1):23-28.
[3]KettelLM,Murphy AA,MoralesAJ,et al.Preliminary reporton the treatmentofendometriosiswith low-dosemifepristone(RU486)[J].Am J Obstet Gynecol,2012,178(6):1151-1156.
[4]江靜,盧靜,吳瑞芳,等.手術后口服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近期療效和不良反應的初步觀察[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2,36(12):717-720.
[5]江靜,吳瑞芳,王振海,等.米非司酮對離體在位和異位子宮內膜雌、孕激素受體含量的影響[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1,36(4):218-221.
[6]Murphy AA,Zhou MH,Malkapuram S,et al.RU486-induced growth inhibition of human endometrial cells[J].Fertil Steril,2000,74(5):1014-1019.
[7]陳必良,馬佳佳,馬向東,等.米非司酮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PTEN基因表達與凋亡的影響[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05,14(2):138-141.
[8]馬成斌,劉平,謝暉亮,等.米非司酮對保守性手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治療效果的察[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2,14(2):138-141.
[9]江娜,朱雪瓊,陳文兵.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106例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4):5128-5131.
[10]李樹森.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米索前列醇終止妊娠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0,21(40):3798-3800.
楊其偉(1973-),副主任藥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藥學研究。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8.037
R711.71
B
1671-8348(2017)28-3992-03
2017-04-22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