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
談曉英,沈玲麗
[目的]觀察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對30例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對癥處理(干預組);并隨機抽取30例非腦梗死婦科手術病人進行對照(對照組)。[結果]兩組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食時間、首次大便時間、惡心嘔吐及腹脹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護理干預、對癥處理等措施可有效減輕和緩解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胃腸道癥狀。
腦梗死;婦科手術;胃腸功能;早期護理干預;對癥處理;嘔吐;進食時間;大便時間
婦科手術病人中有較多既往合并腦梗死,我科研究了腦梗死對婦科手術預后的影響,胃腸道是人體獲得能源物質(zhì)的主要器官,同時參與體內(nèi)免疫、屏障、代謝、內(nèi)分泌等主要功能。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胃腸道以其在體內(nèi)獨特的生理環(huán)境積極參與了疾病的病理過程,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對于病人康復是很重要的[1]。因此,2015年7月對婦科30例合并腦梗死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并與無腦梗死病人進行對照,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7月30例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作為干預組,年齡33歲~71歲,平均年齡53.43歲,其中經(jīng)腹婦科手術12例,腹腔鏡手術10例,陰式手術7例,宮腔鏡手術1例;全身麻醉手術20例,蛛網(wǎng)膜下隙麻醉10例;同期30例非腦梗死病人作為對照組,年齡32歲~68歲,平均年齡52.33歲,其中經(jīng)腹婦科手術14例,腹腔鏡手術11例,陰式手術5例;全身麻醉手術22例,蛛網(wǎng)膜下隙麻醉8例。兩組年齡、手術方式及麻醉方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兩組病人均采取相同的術后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早期護理干預。
1.2.1.1 術后早期活動指導 術后6 h協(xié)助病人2 h翻身1次,在能耐受疼痛的情況下,床上活動四肢,指導家屬按摩上下肢,術后第1天進行穴位按摩和臍周按摩、深呼吸運動每日3遍,每遍做3次,共5 min,床上取半坐臥位,術后1 d~2 d鼓勵床邊坐立和站立,扶床行走,在鍛煉過程中,注意評估年老、體弱病人,加強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發(fā)生虛脫和跌倒不良事件[2]。
1.2.1.2 飲食護理 囑術后6 h內(nèi)禁食水,6 h后可少量分次飲水,術后第1天以流食如溫開水、米湯為主,勿食用牛奶、豆?jié){等易產(chǎn)氣造成胃腸脹氣的食物。再逐步給予低脂低糖半流質(zhì)飲食,少食多餐,由細到粗,漸漸過渡到軟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飲食為宜,不宜油膩及飽食。
1.2.1.3 惡心嘔吐的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手術后行口腔護理每日2次,直至其能自行漱口刷牙。術后有惡心嘔吐病人將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及時清除嘔吐物,保持床單位整潔,囑其暫禁食,嚴密觀察嘔吐的性質(zhì)、顏色與量,有無頭暈、頭痛、偏癱及意識改變等相關腦梗死臨床癥狀。經(jīng)排除腦梗死復發(fā)情況后可遵醫(yī)囑給予鹽酸甲氧氯普胺10 mg肌肉注射,嘔吐較重者給予昂丹司瓊注射液8 mg靜脈輸注,泮托拉唑60 mg靜脈輸注,以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如因鎮(zhèn)痛泵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可以遵醫(yī)囑控制靜脈鎮(zhèn)痛泵的流速或暫停鎮(zhèn)痛泵。
1.2.1.4 腹脹的護理 鼓勵病人早期床上及床邊活動,遵醫(yī)囑口服中藥四磨湯、胃動力藥多潘立酮等緩解癥狀。首次解大便困難者給予開塞露2支塞肛,潤滑直腸促進排便,指導病人切勿用力排便,避免用力排便致血壓及顱內(nèi)壓增高,導致腦梗死癥狀加重,誘發(fā)再出血及再梗死。
1.2.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食時間、首次大便時間、惡心嘔吐及腹脹發(fā)生率。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表1 兩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首次大便時間、惡心嘔吐、腹脹比較
本研究干預組和對照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接近,婦科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高于其他手術。子宮、附件、陰道受交感神經(jīng)和迷走神經(jīng)支配,術中操作引起迷走神經(jīng)反射可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3],因而易發(fā)生惡心嘔吐。另外由于麻醉方式的不同,特別是全身麻醉手術病人嘔吐發(fā)生率較高。護理時應密切觀察意識的改變,應與腦梗死中樞性神經(jīng)嘔吐相鑒別;做好病人家屬健康指導,嚴防嘔吐物嗆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引起肺部并發(fā)癥。病人早期活動鍛煉,縮短了病人排氣時間,減輕了腹脹,有效促進了胃腸道功能恢復;同時鼓勵腦梗死病人活動鍛煉,有利于偏癱病人肢體功能康復。胃腸蠕動功能的恢復與進食有關,水是飲食中最溫和的機械刺激,可通過神經(jīng)反射或胃壁神經(jīng)叢促使胃蠕動增強,胃內(nèi)壓升高,促進胃排氣,胃排空又通過胃腸反射刺激十二指腸機械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引起十二指腸蠕動[4]。因此,術后6 h給病人少量分次飲溫開水,循序漸進地調(diào)整飲食。由于進食的吞咽動作可反射性引起胃腸蠕動,促進肛門排氣。提早進食水使病人所需的營養(yǎng)及水分得到補充,輸入液體量也減少,輸液時間縮短,病人可盡早下床活動,有利于體能的恢復及營養(yǎng)的攝入[5]。有研究結果表明:腦梗死早恢復期病人胃排空功能減退,隨著恢復期時間的推移,胃排空功能接近正常。餐前餐后胃電節(jié)律檢測結果表明:隨著恢復時間的推移,胃電節(jié)律接近正常對照組。腦梗死恢復早期存在胃腸激素水平改變、胃固體排空障礙及胃電節(jié)律紊亂,晚期可恢復正常[6]。干預組病人均為腦梗死恢復晚期,Barthl評分均為90分以上,病人生活可以自理,因此,在有效的護理干預下,婦科手術病人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與非腦梗死病人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早期護理干預、對癥處理等措施可有效減輕和緩解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胃腸道不適癥狀,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1] 孫君軍,戚世芳,劉偉峰.促進老年腹部手術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yī),2006,27(1):58-59.
[2] 胡桂娟,李小芒,譚明秀.專項鍛煉促進婦科惡性腫瘤胃腸功能恢復[J].護理學雜志,2013,28(10):13-15.
[3] 張英劍,王萍,李變紅.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胃運動功能及胃腸激素檢測[J].鄭州大學學報,2008,43(6):1229-1231.
[4] 范秀玲.婦科腹部手術后早進食的探討[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30(2):35-36.
[5] 王桂娣,張賦,裘葉琴.胃腸干預與否對子宮附件手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2):918-919.
[6] 鐘泰迪.麻醉蘇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53-156.
Applicationofearlynursinginterventioninrecoveryofgastrointestinalfunctionin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aftergynecologicsurgery
TanXiaoying,ShenLingl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Hubei 432000 China)
R473.71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2.028
1009-6493(2017)32-4143-02
湖北省科技成果項目,編號:鄂科鑒字[2015]第20059027號。
談曉英,副主任護師,本科,單位:432000,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沈玲麗(通訊作者)單位:432000,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信息談曉英,沈玲麗.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死婦科手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32):4143-4144.
2016-10-31;
2017-08-13)
(本文編輯 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