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郭勝才,鄒杰
(解放軍第一一七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后早期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療效研究
董瑞,郭勝才,鄒杰
(解放軍第一一七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目的探討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在治療急性腦梗死后早期血管性認知障礙中的作用。方法選擇急性腦梗死患者1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急性腦梗死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尼莫地平和丁苯酞聯(lián)合治療,均治療2個月,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對兩組的認知情況進行評價,并比較治療前后兩組的雙側(cè)大腦前動脈(ACA)、雙側(cè)大腦中動脈(MCA)、雙側(cè)大腦后動脈(PCA)、雙側(cè)椎動脈(VA)和基底動脈(BA)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治療后兩組的雙側(cè)ACA、MCA、PCA、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結(jié)果治療后兩組MOCA各子項目(視空間與執(zhí)行能力、命名、延遲記憶、注意力與計算力、語言、抽象、定向力)及MOCA總評分均顯著上升,但觀察組上升較對照組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的雙側(cè)ACA、MCA、PCA、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均較治療前顯著上升(P<0.05),但觀察組較對照組上升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TXB2水平顯著下降(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明顯(P<0.05)。結(jié)論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腦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管性認知障礙,值得臨床推廣。
急性腦梗死;血管性認知障礙;尼莫地平;丁苯酞
急性腦梗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即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臨床表現(xiàn)為記憶力、計算力和定向力、注意力、執(zhí)行功能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缺失。本研究采用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肽治療急性腦梗死后早期血管性認知障礙,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確診并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160例,納入標準:(1)發(fā)病時間至入院未超過48小時;(2)依據(jù)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1]確診,且經(jīng)檢查伴有明確的認知功能障礙,符合VCI非癡呆型的診斷標準[2];(3)均經(jīng)CT或MRI確診急性腦梗死血管性認知障礙;(4)生命體征穩(wěn)定,無意識障礙;(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評分>15 分;(2)既往合并腦腫瘤者;(3)腦出血、心源性腦卒中、嚴重心律失常者;(4)合并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或者既往存在認知障礙,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26分;(5)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16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病變部位 文化程度 合并疾病基底節(jié)區(qū) 額葉及頂葉 側(cè)腦旁室 其他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以上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脂對照組 8 0 4 8/3 2 5 9.1±6.5 2 1 2 5 2 0 1 4 4 5 3 5 6 0 1 4 3 4觀察組 8 0 4 4/3 6 5 8.3±6.8 2 0 2 3 1 8 1 9 4 3 3 7 5 8 1 5 3 6組別 n 男/女 年齡(歲)
1.2 方法 本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調(diào)脂、降血壓、降糖、抗血小板藥物及降顱內(nèi)壓改善腦細胞代謝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尼莫地平 (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號:BJ26296)口服,30mg/次,3 次/d;丁苯酞軟膠囊 (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050299)口服,0.2g/次,3 次/d。兩組治療 2 個月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1)治療前和治療后2個月兩組均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定認知功能,主要包括視空間與執(zhí)行能力5分,命名3分,延遲記憶 5分,注意力與計算力 6分,語言 3分,抽象 2分,定向力 6分,共 30分,≤26分為異常,測試由兩名神經(jīng)科醫(yī)師獨立完成。(2)治療前和治療后2個月均采用經(jīng)顱多普勒學血流儀測定雙側(cè)大腦前動脈(ACA)、雙側(cè)大腦中動脈(MCA)、雙側(cè)大腦后動脈(PCA)、雙側(cè)椎動脈(VA)和基底動脈(BA)平均血流速度。(3)治療前和治療后2個月均抽取空腹肘靜脈血,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測定血栓素 B2(TXB2)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腦血流速度 治療前兩組 ACA、MCA、PCA、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雙側(cè)的 ACA、MCA、PCA、VA 和BA平均血流速度均較治療前顯著上升 (P<0.05),且上述參數(shù)水平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速度比較(±s,cm/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速度比較(±s,cm/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時間段對照組比較△P<0.05
A C A M C A P C A V A組別 時間B A左側(cè) 右側(cè) 左側(cè) 右側(cè) 左側(cè) 右側(cè) 左側(cè) 右側(cè)觀察組(n=8 0)治療前 4 1.2 5±5.3 4 4 1.2 6±5.3 2 4 9.1 0±4.5 4 4 8.6 7±5.0 3 2 9.4 3±4.5 3 2 8.6 6±4.5 4 2 1.3 0±4.3 2 2 1.6 7±3.9 0 2 5.4 6±3.4 0治療后 5 7.3 3±5.6 7*△ 5 8.9 2±5.4 5*△ 6 5.7 5±5.1 0*△ 6 7.6 5±5.2 1*△ 4 4.3 0±4.5 2*△ 4 3.5 5±4.5 7*△ 3 1.4 5±4.0 3*△ 3 2.4 5±4.0 5*△ 3 8.3 3±4.3 2*△對照組(n=8 0)治療前 4 1.2 4±5.3 0 4 1.2 3±5.3 1 4 9.2 2±4.8 9 4 8.4 7±5.2 3 2 9.8 0±3.2 4 2 8.7 6±4.0 9 2 1.0 4±3.9 8 2 1.6 6±4.0 8 2 5.5 5±3.4 5治療后 4 8.6 6±5.4 3 4 8.9 0±5.4 4 5 5.6 7±5.0 1 5 5.3 2±5.0 3 3 3.4 7±4.0 3 3 4.2 4±4.0 2 2 5.8 0±4.2 3 2 6.4 5±4.4 4 3 0.0 2±4.0 3
2.2 NSE水平 治療前兩組NSE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SE水平均顯著下降 (P<0.05), 且觀察組NSE下降更明顯 (P<0.05)。 詳見表 2。
2.3 MOCA評分 治療前兩組MOCA各子項目視空間與執(zhí)行能力、命名、延遲記憶、注意力與計算力、語言、抽象、定向力及MOCA總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MOCA各子項目視空間與執(zhí)行能力、命名、延遲記憶、注意力與計算力、語言、抽象、定向力及MOCA總評分均顯著上升(P<0.05),但觀察組上升更為明顯(P<0.05)。詳見表3。
腦梗死具有致殘率高的特點,不僅可引起偏癱、失語、吞咽困難、感覺障礙及身體功能障礙,而且大約50%患者會留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性認知障礙[4]。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腦梗死是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5-6]。血管性認知障礙是一種進行性疾病,目前還無有效的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因此,如何有效治療急性腦梗死后早期血管性認知障礙具有重要意義。
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發(fā)病機制主要與腦白質(zhì)損傷、腦缺血缺氧、線粒體功能障礙及血管損傷等有關,而目前專家認為線粒體功能障礙及血管損傷是引起血管性認知障礙主要病理生理機制[7]。尼莫地平為二代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容易透過血腦屏障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通過抑制鈣離子向血管平滑肌細胞內(nèi)流,從而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內(nèi)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細胞內(nèi)cAMP濃度增高,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缺血及再灌注損傷后的血管損傷[8]?!堆苄哉J知功能損害的專家共識》[9]中指出,尼莫地平是具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可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之一,但其是否可作為預防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研究報道還較少。丁苯酞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對抗腦缺血、保護線粒體功能的新藥,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消旋-3-正丁基苯酞,其可直接透過血腦屏障作用于腦組織,選擇性抑制花生四烯酸及其相關代謝物介導的病理反應,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擴大,解除腦血管痙攣,縮小梗死體積;同時可直接作用于腦組織缺血區(qū)線粒體,保護其功能與結(jié)構(gòu),調(diào)節(jié)腦能量代謝,增加缺血區(qū)腦組織血流量,可阻斷缺血性腦損傷發(fā)生[10-11]。本研究采用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應用于急性腦梗死后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結(jié)果顯示,MOCA各子項目(視空間與執(zhí)行能力、命名、延遲記憶、注意力與計算力、語言、抽象、定向力)及MOCA總評分均顯著高于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 (P<0.05),說明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后早期血管性認知功能。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SE水平比較(±s,μ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SE水平比較(±s,μg/L)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MOCA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MOCA評分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 觀察組(n=8 0) 對照組(n=8 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視空間與執(zhí)行能力 2.9±0.3 4.5±0.4*△ 2.8±0.6 3.7±0.5*命名 1.7±0.3 2.7±0.4*△ 1.6±0.5 2.2±0.6*延遲記憶 3.0±0.4 4.3±0.3*△ 2.9±0.5 3.6±0.4*注意力 3.9±0.5 5.6±0.7*△ 4.0±0.4 4.7±0.6*語言 1.4±0.2 2.7±0.4*△ 1.5±0.6 2.2±0.5*抽象 0.8±0.4 1.7±0.5*△ 0.8±0.5 1.3±0.3*定向力 3.9±0.5 4.8±0.7*△ 3.8±0.6 4.4±0.4*總分 1 7.6±2.4 2 6.3±3.1*△ 1 7.4±2.7 2 2.1±3.3*
同時,結(jié)果還顯示,觀察組雙側(cè)的ACA、MCA、PCA、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均比對照組高 (P<0.05),說明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可能通過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腦血液循環(huán)、改善腦組織的供血,達到改善認知功能障礙的目的。
研究表明,NSE為反映腦實質(zhì)損傷的特異性指標,正常生理條件下,血NSE水平較低,神經(jīng)細胞受損后,經(jīng)由細胞漿釋放,快速進入血液[12-13]。研究顯示,NSE水平與梗死灶面積大小及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均呈正相關,因此,NSE水平可以反映腦梗死后神經(jīng)元的損傷程度,是ACI后中樞受損程度的定量評判指標[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的NSE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對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與其降低NSE水平有關。
綜上所述,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丁苯酞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障礙、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降低NSE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1] 中華神經(jīng)科學,中華神經(jīng)外科學.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42(29):381
[2] 韓彥青,梅元武,李光來.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及非癡呆性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局部腦血流量的臨床研究.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40(3):271
[3] 張江,王大力,彭延波,等.腦卒中常用量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死亡預測的價值.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12):1108
[4] An XL,Li CL.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Cell Biochem Biophys,2015,71(2):673
[5] 安曉雷,李傳玲,郭靖,等.小血管病性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與血漿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相關性.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4(3):199
[6] 陳雪梅,方赟,丁曉婧,等.血管性認知障礙危險因素的探討及早期監(jiān)測.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5):538[7] Chang HH,Lee IH,Gean PW,et al.Treatment respon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major depression:association with C-reactive protein.Brain Behav Immun,2012,26(1):90
[8] 韓威,姜慧軼,魏勝男,等.尼莫地平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腦神經(jīng)元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40(3):598
[9] 李萍,安中平,段建鋼.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療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隨機對照研究.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31(3):259
[10]李強,沈琳娜.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2013,29(6):606
[11]趙莉,陳晨.丁苯酞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研究.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7):939
[12]郝洪軍,金海強,劉冉,等.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TXB2、6-keto-PGF1α、oxLDL 和 Lp(a)水平分析.臨床檢驗雜志,2015,33(1):29
[13]戴文卓,孔岳南.前列地爾聯(lián)合丁苯肽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響.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12):1276
[14]郭繼東,張曉杰.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2):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