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教師恰當地運用體態(tài),并與教學語言、教學內容、師生情感相協調,將動作、語言、內容、情感融于一體,從而產生一定的藝術魅力,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整體優(yōu)化的效果。
關鍵詞:體態(tài)語言;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體態(tài)評議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有意識地作出的表情、動作和姿勢等,它是課堂教學中信息傳輸的重要渠道,美國心理學家艾帕爾·梅拉別思曾經提出“信息總效果=7%的文字+38%的聲音+55%的體態(tài)語”,可見,體態(tài)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之大。在多年的小學數學實踐中,在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方面我是這樣做的。
一、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途徑——身體位置的改變
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改變身體的位置,可以密切師生的關系,加強師生情感上的交流,使學生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一次公開教學中,我剛上完分數除法的運算法則,即“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時,就有一位同學大膽地舉手提問:“老師,我在想,分數除法能不能用分數乘法那樣的計算方法來計算?”“怎樣計算?”“也就是分子與分子相除作為商的分子,分母與分母相除作為商的分母。”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問題,太突然了!同學們望著他,目光中含有責備:不該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們望著我,課堂氣氛一下子凍結起來。我略一深思,便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你提的問題很好,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值得研究?,F在你先坐下去認真聽講,等學完了這一節(jié)果的內容,我們再來共同研究你提出的問題,好嗎?”緊張的氣氛隨著我的舉動霎時緩和下來。后來,我表揚了這位同學的大膽想法,并向全班同學說明可以這樣計算的理論依據。只不過要進一步學習以后才能運算。試想,在課堂上,我如果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該生的不正常舉動置之不理,或者事情偶發(fā)后予以大聲訓斥,能取得這樣的效果嗎?一個簡單的動作打破了課堂的僵局,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創(chuàng)設了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表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打開學生智力渠道閥門的鑰匙。老師的面部表情蘊涵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師生心理接觸、情感交流的“外顯點”。教學中,老師恰如其分地運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可以溝通學生的情感,掃除學生心理上的障礙,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親切與關懷?!坝H其師,信其道”,學生一旦對老師產生積極的情感,就會主動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和要求。上學期,我接一個差班,這個班的數學成績與同年級相差甚遠,全鎮(zhèn)倒數第三,當時我壓力非常大。我時時告誡自己,不要急躁,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學生。因此,每一節(jié)課我都能做到“把微笑帶進課堂”,以真誠的情感使學生受到鼓舞和激勵,從而把我對他們的愛轉化為積極向上的信心和力量,這樣,每個抽象的概念都在我豐富的表情里形象化,每個枯燥的數字在我的情感的渲染下趣味化了,一道道難題在同學們的笑聲中被攻破了。一學期后,這個班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上學期在全鎮(zhèn)教學質量檢測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有的同學說:“我們愛朱老師,我們愛上了朱老師的數學課,我們更愛看到朱老師的笑臉?!?/p>
三、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催化劑——眼神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交流信息、傳遞情感的工具。教師在教學中恰當而又巧妙地運用眼神來傳遞教學信息,可增加師生情感的交流,激發(fā)求知的欲望,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時,我出了這樣一道習題:“籠子里養(yǎng)白兔12只,比黑兔少4只,灰兔的只數是黑兔的2倍。籠子里有灰兔多少只?”然后讓一位膽子較小,平常不愛發(fā)言的女同學站起來回答,為消除了她的緊張心理,我對她投以柔和而親切的目光,要她怎么想就怎么說,結果她還是慌里慌張地無從下手,我便用鼓勵的目光對她說:“不要急,你把題目認真地讀一遍,找出題目中表示數量關系的詞語,再仔細地想一想,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弊プ 啊取佟薄啊恰?倍”這些表示數量關系的詞語,很快列出式子。我對她又投以贊許的目光以表揚。眼神的交往使學生受到鼓舞,消除恐懼心理。產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對課堂教學無疑有著積極的作用。用眼神可以表情達意,能有效反饋學生信息。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
四、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階梯——手勢
手勢也是體態(tài)評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鮮明、醒目的特點,手勢與講解內容恰當地配合,能化抽象為形象,會使學生加深公款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學生對加法定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中的“合并”一詞不理解,我便借助手勢加以說明。以2+1=3為例,我左手介出2個指頭,右手伸出1個指頭,一邊向中靠攏一邊說:“2+1表示2和1合到一起,小朋友們看看是多少?”這樣抽象的概念在手勢語的巧妙點撥、疏導下形象化、具體化了,簡單的手勢“省時高效”地突破了教學上的難點。
總之,教師恰當地運用體態(tài),并與教學語言、教學內容、師生情感相協調,將動作、語言、內容、情感融于一體,從而產生一定的藝術魅力,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整體優(yōu)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邵靜.小學數學課堂控制中教師體態(tài)語言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2] 張會才.體態(tài)語言在小學數學課堂控制中的使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