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秋紅,林琳,羅惠琴,莊華,初曉芳,李艷霞,于玲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3)
放散式心理護理對腫瘤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的相關研究
姜秋紅,林琳,羅惠琴,莊華,初曉芳,李艷霞,于玲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3)
目的 探討放散式心理護理對腫瘤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影響。方法 將205例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104例和對照組 101例。采用焦慮與抑郁相關知識調查問卷、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量表、自評抑郁量表(SDS)和自評焦慮量表(SAS)評估。結果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家屬對焦慮抑郁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有所提高(P<0.05);實驗組患者的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放散式心理護理能夠明顯改善腫瘤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狀況,提高患者家屬對焦慮抑郁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護患信任度明顯提高。
腫瘤;焦慮;抑郁;放散式;心理護理
隨著健康觀念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逐漸意識到心理因素在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惡性腫瘤是一種心身疾病,不良情緒常是引起惡性腫瘤的重要因素,不良情緒可以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長期處于劣性刺激導致的抑郁狀態(tài)及過分的悲哀是癌癥的前兆[1]。癌癥患者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軀體與精神壓力,尤其癌癥患者的抑郁對患者的疾病治療與恢復有極大的危害,心理因素通過改變機體免疫系統(tǒng)活動來影響癌癥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心理困擾更可以增加癌癥患者的病死率[2-3]。通過查閱文獻的數量可以說明護理人員已經越來越重視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但腫瘤患者心理護理研究方法亟待提高:如前瞻性研究數量較少,實驗性研究的科學性不強,腫瘤患者心理護理研究缺乏創(chuàng)新性等,這是阻礙我國心理護理深入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4]。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本院對205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放散式心理護理,效果滿意?,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調查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大連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系的20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104例和對照組101例,實驗組男51例,女53例;年齡18~70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4例,初中及高中56例,大專及以上24例;已婚97例,未婚7例。對照組男51例,女50例;年齡18~70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1例,初中及高中58例,大專及以上22例;已婚96例,未婚5例。納入標準:①根據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②年齡≥18歲;③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標準:①無其他嚴重軀體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②無精神疾病史及精神疾患陽性家族;③沒有嚴重視聽障礙。入組4個月時,實驗組有4例患者因為工作原因退出研究,入組5個月時有1例患者因為疾病原因退出研究;對照組在入組3個月時,有3例患者由于工作原因退出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所應用的量表 焦慮與抑郁相關知識調查問卷、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量表。
(1)本院心理門診輔助設計焦慮與抑郁相關知識調查問卷。
(2)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為評估焦慮癥狀的自評量表,適用于具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可以通過治療前后總分的變化來分析自評者焦慮的變化情況。在國內外使用廣泛,評定時間跨度為1周。
(3)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SDS由William W.K.Zung于1965年編制,為自評量表,評分不受年齡、性別、經濟狀況等因素影響,用于衡量抑郁狀態(tài)的輕重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特別適合于綜合性醫(yī)院,在國內外應用廣泛,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評定時間跨度為一周。
(4)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量表:岡谷惠子的“護患關系信任度量表”中文版經過日中翻譯和回譯后,再由專家評定、預調查修改而成。共41項,內容包含信任概念的五個方向,其中正性項目31個,負性項目10個(標下劃線者),評分有4個等級: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3分=基本同意,4分=完全同意。負性項目反序計分,如得1分記4分,得4分記1分。各項目累加即得量表總分,得分越高表明信任度越高??偡謴?1分(信任度最低)至164分(信任度最高)。
1.2.2 護理干預方法 將205名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接受放散式的心理護理。
(1)在腫瘤科系遴選臨床經驗豐富(工作5年以上)、專業(yè)素質較高、大專及以上學歷、護師及以上職稱、善于溝通的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干預方法的系統(tǒng)培訓。
(2)由大連市中心醫(yī)院心理門診的心理專家給護士進行為期6個月的心理知識培訓,每周培訓1次。
(3)由經過心理門診培訓的護士對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干預。①首先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入院宣教。護士在宣教時要注重運用心理護理的技巧,以熱情、理解、有愛心的態(tài)度,與患者交談,收集患者相關資料,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重點觀察患者如癌癥晚期患者、既往有自殺史者、伴有慢性病的孤寡老人、家中最近有重大生活事件發(fā)生者等。②責任護士給患者和家屬發(fā)放有關《腫瘤患者心理健康手冊》——由大連市心理門診專家編寫,并仔細講解其中的內容。③科室走廊每日應用播放軟件循環(huán)播放健康心理相關知識的PPT,讓患者和家屬對焦慮、抑郁情感障礙等心理疾病有所了解,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焦慮、抑郁情感障礙的知曉率。④護士做好家屬宣教,經常與家屬溝通交流,讓家屬多關注患者,健全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護士鼓勵患者與家人、朋友多溝通,如實表達內心需求。⑤教會患者如何在住院期間調整好情緒。A.首先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如勸慰患者生病是有時間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可適當的身體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或做一些活動,如散步、瑜伽、太極拳等,獲得成就感,使心情更愉悅。B.要積極表達情緒:向家人、朋友、同學、同事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要學會求助。積極進行自我暗示,患者家屬每天也應該給與患者積極良性的暗示。C.放松是緩解情緒非常好的方法??梢酝ㄟ^音樂放松心情,選擇舒緩的音樂,每天可聽半個小時。呼吸放松法,控制呼吸是一種很簡單、實用的放松方法。均勻、緩慢,保持一定節(jié)律的全肺呼吸。積極想象放松法,可聚精會神地想象一些令人放松的場景。
(4)護士通過對患者家屬的宣教,讓其對焦慮、抑郁情感障礙進行有效識別,尤其是夜晚,科室值班人員較少的情況下,家屬發(fā)現(xiàn)患者心理有抑郁情緒時及時與護士溝通,護士及時給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并與醫(yī)生溝通,調整心理干預與藥物治療方案,警惕發(fā)生意外。
(5)護士對患者住院期間心理、情緒變化進行動態(tài)評估,發(fā)生如下情況時應引起醫(yī)護人員和家屬的重視:患者有持續(xù)一段時間的情緒低落,嚴重的自責和悲觀失望等;患者可通過暗示和開玩笑的方式可透露出有自殺的意圖;患者不愿與別人交流,經常獨自一人徘徊;患者可向親友流露出眷戀之情,或者突然有向親友告別之意;患者向家屬詳細交代其過世后一些事情的處理等。護士要及時、準確的甄別出需要進行重點心理干預的對象,使后續(xù)心理護理的干預具有針對性。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心理護理方法。為了防止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互相影響,安排兩組患者在不同病房。
1.3 資料收集
1.3.1 取得患者的配合并順利完成量表的填寫 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保證收集的資料不會對外泄露,向入選對象介紹本研究的目的和過程,保證研究不會影響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護理工作,取得患者的同意與配合。由經過心理門診培訓的護理人員按統(tǒng)一的指導語請入選患者填寫一般資料及患者和家屬對心理干預前和心理干預后焦慮與抑郁相關知識調查問卷、SAS量表、SDS量表及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量表。
1.3.2 質量控制
(1)對問卷調查者均為患者的責任護士,都曾在心理門診經過統(tǒng)一心理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心理護理臨床應用、心理危機干預的技術、護患關系與溝通技巧、護士職業(yè)壓力的心理防護、焦慮和抑郁情感障礙相關知識、心理沙盤治療方法、相關量表及量表的適用對象、量表評定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內容,共計24個學時。
(2)在患者自評前,讓其了解整個量表的填寫方法及每個問題的涵義,然后做出獨立的、不受他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如果患者獨立完成問卷存在困難,則由責任護士逐條給予解釋,讓患者獨立做出評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SAS與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實驗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aP<0.05
項目SAS評分SDS評分P值0.006 0.000實驗組(n=99)干預前47.79±8.68 46.58±10.64干預后41.6±5.39a 42.3±6.55a對照組(n=98)干預前46.88±8.03 47.46±9.29干預后45.24±7.40 45.56±9.46 t值2.77 3.9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程度比較 實驗組干預后輕度、中度、重度焦慮例數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輕度、中度、重度焦慮例數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程度的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anxiety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抑郁程度比較 實驗組干預后輕度、中度、重度抑郁例數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輕度、中度、重度抑郁例數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抑郁程度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2.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評分比較 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岡谷慧子護患關系信任度評分比較無差異,干預后實驗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評分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岡谷惠子護患關系信任度評分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注:實驗組與對照組干預后評分相比,aP<0.05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P值0.00 0.00例數99 98干預前112.34±8.00 113.74±7.68干預后132.97±7.04a 124.60±5.70 t值30.030 20.208
2.5 兩組患者家屬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比較 實驗組干預后患者家屬抑郁焦慮相關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患者家屬抑郁焦慮相關知識知曉率無明顯改善,見表5。
表5 干預前后患者家屬對焦慮抑郁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比較[n(%)]Table 5 Comparis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family member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腫瘤的發(fā)生是內因、外因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各種社會心理因素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明顯的關系。其中焦慮和抑郁情感障礙是較為常見的精神損傷,在腫瘤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研究表明,心理干預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其生活質量[6]。通過我國腫瘤心理護理相關資料的回顧與分析可知:目前我國護理人員已經開始重視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臨床護士在掌握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知識還很薄弱,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一種規(guī)范化、可操作性強的心理護理模式等。據估計,中國人的總自殺率約為23/100 000,自殺是中國第5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衛(wèi)生部報告每年至少有200萬人自殺未遂,精神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7]。目前綜合醫(yī)院中隱匿的抑郁癥患者的安全問題更應引起高度關注,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抑郁癥患者的危機干預、自殺防范應。由于臨床夜班值班者較少且大多為年輕護士,因此提高一線夜班護士的心理觀察與心理危機干預能力,及時、準確的甄別出臨床中需要進行重點干預的對象。與此同時,腫瘤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強患者家屬的宣教,提高患者家屬對焦慮、抑郁情感障礙的知曉率,配合醫(yī)護人員尤其是夜班值班人員做好患者安全工作。
本研究顯示大部分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郁情感障礙,心理干預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實驗組SAS、SD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的SAS、SDS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腫瘤患者心理問題有所減輕,情緒有所改善。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前腫瘤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感障礙分別為37.4%、43.5%,干預后焦慮和抑郁情感障礙分別為13.2%、12.1%,通過心理護理后,腫瘤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感障礙有明顯的減輕。
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消除內心對疾病未知的恐懼。通過護士的宣教和幫助可以讓患者自主的調節(jié)住院期間的情緒,學會放松心情,學會向家屬、朋友傾訴情感,以積極地心態(tài)和行動來接受治療?;颊叩纳鐣С窒到y(tǒng)也得到了完善,患者家屬學會如何去照顧患者、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發(fā)現(xiàn)情緒低落或不穩(wěn)定,要及時的尋求醫(yī)護人員的幫助,聯(lián)系醫(yī)生調整心理干預與藥物治療的方案。通過護士的宣教,患者家屬對焦慮抑郁情感障礙的知曉率由原來的34.3%提高到89.6%(P<0.05)。同時患者和家屬感受到了醫(yī)護人員給予的幫助與關愛,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提高了護患信任度,也讓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加倍,加快了疾病的恢復。
[1] Hamer M,Chida Y,Molloy GJ.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allogr mortality[J].J Psyehosom Res,2009,66(3):255-258.
[2] Garssen B.Psycho-onrology and cancer Linking psychosocialfactorswith cancerdeveIopment[J].Ann oncol,2002,13(suppl4):171-175.
[3] Tones LW,Coumeya KS,Vallance AJK,et a1.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multiple myeloma callcer survivors:at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Cancer Nurs,2006,29(3):167-168.
[4] 汪苗,王維利.腫瘤心理護理文獻的回顧與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33):3524-3526.
[5] 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量表評定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出版社,1999:127-130.
[6] Song P,Wu Q,Huang Y.MuhidiscipIinary temn and team oncology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J].Biosci Trends,2010,4(4):151-160.
[7] 邢紅霞,張紅英,武建英.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現(xiàn)狀與管理[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8):639-640.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us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
Jiang Qiu-hong,Lin Lin,Luo Hui-qin,Zhuang Hua,Chu Xiao-fang,Li Yan-xia,Yu Ling
(Dalian Central Hospital,Dalian,Liaoning,116033,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diffuse typ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tumour patients.Methods The number of 205 tumou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04 cases,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101 cases.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 questionnaire,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scale,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were used for evaluation.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cance(P<0.05).The awareness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 was improved in the patients'families(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rust degree of 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diffuse typ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tumour patients.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Nurses and patients'conf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umour;Anxiety;Depression;The diffuse type;Psychological nursing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