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漢語介詞與維語后置詞對比分析
賈亞克
(新疆大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因為維語后置詞中沒有介詞,所以維族同學或其他少數(shù)民族同學在學習漢語時需要重新建立漢語介詞這個概念。漢語介詞語義抽象、用法多變、功能復雜,給少數(shù)民族同學習得介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文將從介詞和后置詞在來源和用法等方面的差異來進行對比分析。
漢語介詞;維語后置詞;對比
介詞與后置詞都屬于虛詞。漢語介詞起標記作用,依附在實詞或短語前面構成“介詞短語”,主要修飾、補充謂詞性詞語,表明跟動作、性狀有關的時間、處所、方式、原因、目的、對象等;維語后置詞是依附在實詞后面,與實詞結合在一起,表明與動作、性狀有關的時間、處所、原因、目的、對象、比較等。
1.1 漢語介詞的類別
(1)表時間:從、到、在、當、趁、自從、隨著、打、等;
(2)表處所、方向:從、自、往、朝、向、沿著、順著、在等;
(3)表方式、方法、依據(jù):按照、經過、通過、根據(jù)、以、憑拿等;
(4)表示原因:因為、由于等;
(5)表示目的:為了、為著等;
(6)表示對象:對于、關于、替、與、和、給、叫、讓等;
(7)表示比較:比;(8)表示排除:除、除了等。
1.2 維語后置詞的類別
(1)依據(jù)來源分類
(2)依據(jù)所帶的格分類
①要求主格或屬格的后置詞:
②要求從格的后置詞:
③要求向格的后置詞:
2.1 相同點
漢語介詞與維語后置詞都不能單獨做句子成分。介詞必須與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介詞短語,才能作為一個句法單位用來造句,介詞短語在句中主要作狀語、補語,有時候介詞短語后面加“的”可以作定語。例如:
(1)他向觀眾致謝。(2)小王買了本關于語言學習的書。
后置詞沒有任何形態(tài)變化,沒有構詞能力,離開實詞,后置詞不能獨立使用,要與前面的實詞組成后置詞短語后,方可作句子的狀語或定語。例如:
2.2 不同點
2.2.1 來源不同
在漢語中,介詞大多數(shù)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多數(shù)介詞仍保留一定程度的詞性,有些介詞如“用、到、離、靠、歸”等虛化的程度很低,可以把它們成為動詞和介詞的兼類,所以要求我們必須根據(jù)動詞和介詞的語法特征,將其區(qū)分開來。例如:
(1)咱們服個軟,給他賠個“不是”,大概也沒有過不去的事,面子都給他,他就不能不回心轉意了。
(2)他在家里住嗎?(介詞)
(3)他在家嗎?(動詞)
例(1)中的前一個“給”是介詞,后一個則是動詞。因為介詞后面不能帶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而動詞則可以,所以,后一個“給”后面如果加上“了”,全部意義無多大變化,不影響其意思。
在維語中,后置詞與連詞、副詞或形容詞的區(qū)分主要是后置詞所處的位置,即緊跟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后,以及后置詞對該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有格的要求。例如:
2.2.2 用法不同
介詞主要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前面,與它們共同組成“介詞短語”,作動詞、形容詞的限定成分,對于介詞所依附的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而言,它們在形式上不發(fā)生任何改變。
(1)我天天在圖書館看書。(2)當太陽升起的時候。
后置詞主要是依附在名詞性詞語后面,跟名詞結合在一起構成“后置詞短語”,一部分后置詞要求要求它前面的名詞性詞語帶有一定格的標志,例如:
(1)要求主格
(2)要求從格
(3)要求向格
2.2.3 功能對比
漢語介詞還可以在句中作補語,而維語中沒有補語,一般是以名詞帶格詞綴作狀語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
有時,漢語無需用介詞而維語必須用后置詞。漢語中,表示時間、關涉的名詞作狀語時可不用介詞,而維語中則不可不用后置詞。例如:
[1] 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張玉萍,趙平,李永勝.漢維語法對比[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 程適良.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賈亞克(1992—),女,漢族,河南上蔡人,在讀研究生,新疆大學中國語言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維吾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