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要: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幼兒說謊的情況,這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社會性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需要教師及家長及時關(guān)注并適當引導的。幼兒說謊情況的出現(xiàn),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問題,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幼兒出現(xiàn)說謊行為,原因也是復雜多樣的,既有有意識的說謊,也有無意識的說謊,對于不同情況的說謊要分析原因才能尋找到準確的解決辦法。
關(guān)鍵詞:幼兒說謊;影響因素;管理對策
前言:幼兒大概從3歲開始,會不自覺的出現(xiàn)一些說謊的行為,但是此時的幼兒還沒有分辨謊言與真話的能力。到了4歲左右,幼兒已經(jīng)開始能夠隱藏自己的說謊意圖,相較于3歲階段,說謊顯得更有策略。而到了6歲的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了假裝無知的欺騙。針對于不同時期的幼兒說謊行為及表現(xiàn),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不僅能夠判斷,更要能夠解決問題。本文即針對幼兒說謊行為進行探討。
一、影響幼兒說謊行為的因素分析
幼兒說謊行為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表現(xiàn),客觀上也是幼兒成長的一個過程,這是我們不能否認的幼兒成長的一個階段,因此面對幼兒說謊行為我們必須進行有意識的分析。幼兒說謊行為按照影響因素劃分,可以分為有惡意的和無惡意的,筆者對此進行了如下的整理:
(一)有惡意的說謊行為及影響分析
有惡意的說謊行為中,多數(shù)都是幼兒帶有了一定目的的說謊行為,例如想要逃避某種懲罰、想要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是為了將不是自己的東西歸為己有,都可以算作惡意說謊行為。下面可以為大家舉幾個案例:
某日,欣欣將紙片撕成紙屑在幼兒園的走廊里到處撒,后來清理衛(wèi)生的阿姨過來,非常生氣,就到班級問是誰做的,當時有同學舉報了欣欣,說是他做的,但是欣欣看到阿姨已經(jīng)生氣了,并不敢承認,一口否認了自己的行為。其實欣欣的行為并不是個例,反映了很大一部分孩子說謊的原因——為了逃避家長、教師的指責,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家長或教師在處理一些事情時的態(tài)度上,如果說自己坦誠承認錯誤,會換來家長簡單的大罵或責罰,而不承認或蒙混過關(guān)很可能免受懲罰,就會使孩子有說謊的理由了。
當然,也有情節(jié)比較惡劣的,比如說小明一次在教室撿到了一個手鏈兒,她看到老師經(jīng)常戴著而且一直認為上面的珠子很好看,于是就撿了起來,并且把手鏈上的珠子拆了下來。當教師在教室尋找的時候,她拿出其中的兩顆珠子,還謊稱是別人送的或者是自己撿來的,其目的就是自私的將珠串留為己有,私心的想去占有這些珠串。這種行為就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行為,需要引發(fā)特別關(guān)注了。很多時候,孩子在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會選擇單純的利我心心理,但是很明顯,這樣的“自私心理”會導致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性格的轉(zhuǎn)變,以及向著說謊的道路越走越遠。
(二)非惡意的說謊行為分析
其實作為孩子,還有很多非惡意的說謊行為的出現(xiàn),這與孩子成長的生理情況是相一致的。首先,年齡在2到4歲的兒童,由于自我中心化的問題存在等,經(jīng)常會把一些自己想象的事情和現(xiàn)實相混淆,這就會導致“說謊”行為的出現(xiàn)。另一種可能是孩子本身理解能力欠缺,還不能對每一個事物都有清晰準確的認識,會當此為彼,如看到一條麻繩會認為自己見到了蛇。非惡意的說謊行為往往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逐漸消失。這里也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在一次課堂上,教師為孩子們講了《西游記》的故事,而恰好有些小朋友自己的家長也在日常為他們講解了《西游記》的故事,這些聽多了“西游”的孩子們就會夢到或想到自己去到了花果山,遇到過孫悟空、豬八戒,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是孩子要刻意的吹牛,而是因為孩子對于一些事物的認知還不清晰,不能很清楚的將想象和現(xiàn)實區(qū)分。
二、如何引導孩子克服說謊行為
(一)教師家長以身作則
當孩子出現(xiàn)說謊行為時,就意味著他們的認知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需要及時的加以糾正與管理。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家長需要一社作則,為孩子做出榜樣。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過程中,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一些小錯誤,不能過度的關(guān)注,甚至有些家長身上會出現(xiàn)矯枉過正的刻板教育情況。一方面,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都不能說謊,做誠實的人,做孩子的榜樣;另一方面,教師和家長要講求教育方法,面對孩子的錯誤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1]。
(二)將誠實意義滲透于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講誠信教育滲透在對幼兒的教育中,給他們一個清明的學習環(huán)境。在告訴孩子說謊的錯誤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誠實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膶⒄\實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在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戲中,讓孩子去扮演一些誠實的角色,并對這類角色給予肯定等,形成班級整體的誠信氛圍[2]。
(三)實現(xiàn)家校合作
在幼兒說謊教育中,需要實現(xiàn)家長和學校的合作。幼兒說謊行為的出現(xiàn),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教育引導不到位,影響的也是長遠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誠實教育作為家庭和學校都要推行的問題,做事先做人,而誠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學生如何做人,這也是當前教育過程中需要關(guān)注到的問題,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3]。
當面對孩子的說謊問題時,家長不需要驚慌,而是要與教師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幼兒的誠信教育。這樣的教育工作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
參考文獻
[1]田婧.正確對待幼兒說謊,促進心理健康[J].教壇聚焦(教師版),2011,16(1):49—50.
[2]鄭繼超.兒童說謊現(xiàn)象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J].教育科學,2013,16(8):54—55.
[3]教育漫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