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美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時代。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要時刻跟緊時代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沿。所以,如今的教育,其中信息技術的教育是一個重點。從小學到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是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進行授課,而且有些地方還把這門學科納入了升學考試的范圍。
關鍵詞:有效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主要被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可以用很多辦法和遠方的親人、朋友進行聯系。比如,通過QQ、微信、微博、電話、短信等等。而且如今是想要聯系誰,只要有聯系方式,立刻就可以實現。不再像以前,一封信幾個月都到不了,或者靠信鴿傳信,又或者專門的傳信人??傊?,現在的信息技術給予了我們很多方便。而且我們做很多東西都可以用技術直接實現,在網上可以隨時瀏覽各種最新消息,不用像以前那樣消息閉塞。所以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來就如何有效開展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討論。
一、采用激勵式教學方式,鼓勵學生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喜歡的莫過于教師的真心夸獎。一般學生經過了教師的夸獎之后,會覺得自豪,榮譽感滿滿。而且渾身充滿能量,心里想著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讓老師繼續(xù)夸獎。所以,我覺得老師在教學中,一定不要吝嗇于對學生的夸獎。但是,在教學中教師的夸獎也要講究一定的方式,要注意合理,積極。我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激勵式教學。
(一)結合實際進行激勵
每個人都是一只能夠感受別人情緒的敏感動物,所以老師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結合實際進行對學生的激勵。所謂結合實際,其實就是指老師萬萬不可隨意而為,而且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激勵,對于學習情況和基礎有差異的學生,要予以不同的標準。這是為了同等條件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而不是偏心于成績好的學生;而且也有利于鼓勵學生學習,對于整體的學習風氣有著積極的改進作用。所以,教師們對此我覺得可以做出一定的改變。
比如,大家總是只注意成績好的學生,尤其是前幾名。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所以老師們對于班上的學生要結合實際進行激勵,不能總是只注意到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對于每次有進步的學生更是需要提出表揚和獎勵。因為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學習興趣,以及促進整體的學習氛圍。畢竟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學好了就是一種技能,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很重要,所以作為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任課老師,要想盡各種辦法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克服剛開始接觸時對這門學科感覺到的無聊和乏味。因此,結合實際進行激勵也是教學的重點。
(二)永遠不要吝嗇于夸獎
夸獎,可以讓人全身散發(fā)出正能量和陽光。歷史上有很多例子都證明,夸獎可以促進人成功。中國和美國教育的區(qū)別,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有著一個最本質的區(qū)別。那就是美國教育對于孩子有足夠的夸獎和激勵,而在中國則感覺有太多的不滿足,對孩子的要求永遠是更好更優(yōu)秀。我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把這方面深入教學中,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我會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適當的輔導和關注,對于學生的進步都予以提出來,并且夸獎他們的優(yōu)秀。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這門學科會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會學好它,而且對于這門學科的興趣也逐漸建立起來。
二、用故事導入知識
我們都知道,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是充滿無聊和乏味的。不管是對于信息的發(fā)展部分,還是實驗操作部分都是大同小異的讓人覺得沒多大興趣。所以,針對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我們作為信息技術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我們的作用。把知識內容從復雜轉化為簡單,從抽象轉化為具體,讓學生能夠相對容易的接受和理解。比如,我在教學過程中,在給學生講解信息的發(fā)展這部分內容時,我把知識轉化為故事,把知識穿插在故事情節(jié)之中。比如,菲力皮得斯跑到雅典,不停頓的跑了四十多公里,這是為了什么?顯然,傳遞信息。又比如,中國古代的信息傳遞有信鴿,傳信人等等。這些都是屬于信息的發(fā)展,我在教學中會把這些連貫起來,給學生講故事一樣告訴他們信息的相關發(fā)展。因此,故事型講述知識對于教學很重要。
三、和其他學科,或是學生的關注點之間的相互結合
因為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確實顯得枯燥了些。學生在高中階段還處于十五六歲的年紀,雖然心理各方面發(fā)展得還是比較成熟。但是學生其實并不能很好的對自我的情緒進行控制,因此不僅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可能會出現情緒化,從而影響效率。所以如果把課程內容轉換給和學生關注的那些內容相關,我想學生可能更容易接受。因為,人往往印象很重要,對于感覺好的東西或是接觸的人更容易產生長期的好感,相處得也會更好。所以,對于要學習的知識,如果能夠往學生感興趣方面設計課程,最后的教學效果肯定有所提高。
比如,在做Word文檔的相關題目時,如果老師把相關的題干內容轉化為有關影視明星的,有關球類明星的,以及各類公眾人物的。我想這樣的話,學生會在心理上覺得有意思。又或者通過和其他學科之間結合起來,可以把材料換做語文中的美文,故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內容。我在教學中通過轉變材料,然后再進行調查和統計,確實發(fā)現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積極性有提高。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教學內容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或是和學生的關注點之間進行相互結合,以便于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以上就是我對如何有效展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所進行的相關研究和總結,我覺得可以從教學內容設計,教育教學方式,課程講解形式等等方面進行。其重點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度,以及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最后,希望各位老師對此可以提出更多觀點,進行討論,從而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讓二十一世紀的信息技術得到最好的應用和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俞文釗.中國的激勵理論及其模式[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李祖超.教育激勵理論探討[J].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2002.1
[3]陳國宏.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興趣激發(fā)之我見[J].當代教育論壇,2011(30):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