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波
【摘 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施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強調必須改革其教學方法和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嘗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將課堂氛圍很好地調動起來,既強調課堂的情景性、活動性,又要求在有限的課時中完成教學內容,使政治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達成教學目標。
【關 鍵 詞】 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目標
高中思想政治課在人們眼中是枯燥而乏味的,是理論灌輸?shù)恼n程,學生也認為政治是用背就可以考出高分的。因此,政治課利用新型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必須的,這就要求有一個個貼近學生生活,有趣的情景。然而,為了使課堂不是玩鬧課堂,而是有效課堂,就必須優(yōu)設問題。
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問題是貫穿課堂的紅線,它體現(xiàn)了課堂思路的連貫性、層次性和邏輯性,是對重點、難點的解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優(yōu)設問題有利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興趣,鍛煉思維,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達成教學之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扎實穩(wěn)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進行。然而,如何優(yōu)設問題呢?
一、精心設置問題
正所謂“備好課才可以上好課?!苯處熣n前的精心準備對課堂上的表現(xiàn)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要使得課堂上問題的有效實施,課前精心設置問題是必須的。課前優(yōu)設問題應該做到三方面:首先,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新課改后,強調情境教學與探究式教學,要求設置的問題具有明確的目的。比如:檢驗、診斷學生學習情況;吸引學生注意力,以便更好組織教學;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掌握新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等。有了明確目的后再設置一定梯度,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好的鍛煉。其次,問題應富有啟發(fā)性與趣味性。在學生思維的起點處設置問題,并盡可能避免單純的判斷性提問,多用疑問性和開拓性提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教師應該認真思考提問角度的新穎度,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從而使得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內積極探究,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再次,問題應清晰明了。一個清晰、嚴謹?shù)膯栴}可以讓學生很快找到問題的題干進而進行思考。教師精心設置出題干清晰、結構嚴謹?shù)暮啙崋栴}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思考的方向,從而進行探究。
二、講究發(fā)問策略
除了課前的認真?zhèn)湔n,教師應該講究一些發(fā)問策略,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達成。首先,把握發(fā)問時機??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意思就是說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時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fā)他這就要求教師發(fā)問應問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時??梢栽趯W生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或者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但沒有答案以及雖一時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時進行發(fā)問,這會是發(fā)問的最佳時機。既不要“隨意問”,也不要“懲罰問”。其次,提問后給予適當?shù)却龝r間。提問后的等待時間,是指提問后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和學生回答后都給予一定等待時間。兩次等待時間可以使學生回答較多的內容;可以使學生主動回答,減少卡殼現(xiàn)象;可以增加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增加更多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可減少教師為中心的現(xiàn)象,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最終增強教學效果。再次,保持良好的提問心境。良好的提問心境,要求教師愉快教學,自覺確立強烈的學生主體意識和“問”為“學”服務的提問觀。教師在提問時既要考慮怎樣做,更要考慮學生怎樣學,把為學生服務作為提出問題的出發(fā)點,使設置的問題成為實現(xiàn)“學”為主體的保證,讓學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三、恰當做出評價
對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做出適當評價和點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維,使其增強學習主動性。學生回答難免不全面,這時教師適時點評,在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的發(fā)言不至于漫無邊際、正誤不分。因此,教師要審時度勢,及時、積極地評價學生的回答,明確觀點,從而優(yōu)化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回答正確的,其原有的認知結構就會得到肯定和強化;回答錯誤或不全面的給予及時調整、糾正,改變原有欠缺的認知結構。
四、鼓勵學生提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的或者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標志科學的真正進步”。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問,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在態(tài)度上應給予鼓勵,方法上加于引導,讓學生在教師親切、贊賞的言行中,產生強烈的思維意向,積極進行思維活動。
優(yōu)設問題是必須的,是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課堂上講究策略,課后還要注重反思。為了使學生思維連貫,除了優(yōu)設問題,最好是采用一個案例貫穿整堂課。綜上所述,上好政治課,需要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后,提高課堂有效性,而關鍵則在于案例的選取和優(yōu)設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念. 高中政治教學方法的探究[J]. 南北橋,2017(9).
[2] 林靜. 高中政治案例教學雜談[J]. 科教導刊,20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