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富
【摘 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古代就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改的實施,教師不再是主動的傳授知識,而是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引導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物理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產(chǎn)物之一,再加上物理知識本身抽象性、晦澀難懂,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高中物理課的學習興趣成為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任務。本文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實驗教學的影響力和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五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對高中物理課的學習興趣。
【關 鍵 詞】 高中物理;學習興趣;情感交流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理科的三大科目之一的高中物理,內容抽象、晦澀難懂,導致好多學生的物理成績都不好,漸漸地物理的學習興趣也在退化,影響課堂效果。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中物理老師提高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新課改后,教材的排版內容更加生動的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的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分析追趕問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兩個物體的前后位置呈現(xiàn)在黑板上,至于在追趕過程中的演算是靠學生和教師的想象力來推算的,但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上網(wǎng)搜集追趕錄像或者實驗視頻,供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對收集到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加深學生對該章知識的理解。
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前提。如果學生對教師的講解的內容不產(chǎn)生疑問、疑慮,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即典型的書呆子。教師應該將生活中具體的物品引入到教學課堂,例如精彩的實驗演示,點燃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讓他們在快樂的氛圍內學到知識。另外,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將定律的創(chuàng)始人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如牛頓是如何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告知他們名人也是普通人,只不過有雙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睛,善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頭腦。再加上我國當前教師的最終目的是教會每一個學生,解答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而美國教育恰好與我國相反,他們秉承的原則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有問題,鼓勵學生多多問問題,不怕問題多,就怕學生沒有問題。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著力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學會提問,引發(fā)他們提問的興趣,教會他們提問的方法,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挖掘日常生活中包含大量科學現(xiàn)象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產(chǎn)生的原因,進而提出探究問題。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一直占據(jù)主導的地位,這與教師接受的教育有關。以前,教師將自身位置放在學生之上甚至高于家長,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挫敗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再加上高中物理內容本來就比較難懂,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不知教師所云何物。這些現(xiàn)象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興趣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新課改內容的頒布,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變換,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完成新課標的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來源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高中物理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四、發(fā)揮實驗教學的影響力
物理實驗具有可操作性,是實踐和理論結合度最高的一門學科。物理實驗相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想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實驗教學是不二選擇。實驗教學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邏輯能力。實驗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理論教學的知識點都是固定的,但實驗教學過程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能喚起中學生的好奇心,他們會使自己認真鉆研實驗,沉迷其中,慢慢被物理世界所吸引。例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的區(qū)別是,大多數(shù)學生潛意識里認為這兩者在大小上應該是一樣,怎么會出現(xiàn)數(shù)量上的差異呢?關于這一知識的講解,教師借助物理實驗來說明,這就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識教學可以借助物理實驗,創(chuàng)設直觀而有趣的實驗情境。
五、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互動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情感互動,最好能夠達到情感的共鳴。為此教師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激情飽滿,用自身的熱情和魅力去感染每位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再者,教師最好采用情感遷移法、擬人比喻法等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一步步將學生帶入有趣的物理課堂;教師在情感的交流過程中,不可以將學生分成等級;最后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對學生提出的不足點要進行交流,學生會自認為自己受到重視,更加與教師敞開心扉的交流情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杏. 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 亞太教育,2015(4).
[2] 王有龍. 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 新課程(下),20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