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摘 要]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從學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以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并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盡量在多個層面上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達到完成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情感教育應是教育的根本。
[關鍵詞]中學語文;情感教學;激發(f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新課程改革的三大教學目標之一,并在新課程改革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然而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以教學大綱為本,使用死板機械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從而偏離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把學生變?yōu)榻虒W過程中被動的接受者。針對這一現(xiàn)象,情感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情感教學指的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情感教學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換句話說就是教師運用一些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情感和認知需求,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語文情感教學的作用
情感教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身心成長,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面對生活。中學時期的學生不管身體還是心理都處于發(fā)育階段,這個時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大程度的影響,正確引導是極其必要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驗積極向上、昂揚的情感,為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將對他們以后工作、生活產(chǎn)生正面作用。情感教育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生活態(tài)度的心路歷程。
情感教育這種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好的效果。語文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幫助學生充實情感、陶冶情操,同時讓他們感同身受,在學生還沒意識到的時候提高學生理解程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效率。情感上的認同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所有注意力,把身心都放在一件事情上,效果不可同日而語,甚至一些學生覺得以往學習都有些無用功?!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情感教育之所以效果如此之大,是因為它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探索欲望,在興趣培養(yǎng)上的作用比其他教學方式大很多。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擁有龐大的素材庫,課文內容、延伸文章都是情感教學素材,教師應該細心地對情感教學素材進行篩選,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為學生興趣養(yǎng)成及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用激情點燃情感
語文學科是一門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養(yǎng)的學科。這個特性決定語文教師必須需要教學激情。而富有激情的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一般都善于以自己積極的情感去喚醒和激勵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投入,揮灑自如地創(chuàng)設一個又一個巧妙學習情境,強烈地感染學生的心靈,點燃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火花。學生的激情一旦被點燃,他們在課堂上精神會更振奮,情緒會更高漲,注意力會更集中,發(fā)言會更踴躍,教學效果自然會更佳。激情是一個語文老師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如果一個語文教師講課沒有激情,就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難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總之一句話,沒有激情就沒有語文教學。語文教師要點燃學生的激情,就必須把一切心事放在教室之外,只要登上講臺,就必須全心身投入,不帶任何情緒。一個激情的語文教師始終和學生一起共享生活的幸福與快樂。點燃學生的激情,需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內心。
三、用肢體語言激發(fā)情感
表情動作又叫態(tài)勢語。課堂上,教師的舉手投足、面部表情、衣著打扮乃至于每一種眼神,都可以表現(xiàn)、傳達豐富的情感,這種表情達意的作用是口語所不能取代的。當教師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說聲“上課”時,學生會覺得這個教師十分親切,這無疑會增強教師的親和力;當學生回答問題猶豫不決時,教師用鼓勵、關切的目光注視著學生,學生會覺得這個教師很慈祥,對自己特別關心;當學生上課調皮、做小動作時,教師不是大聲斥責,而是輕輕搖一搖頭,學生會想到:教師已經(jīng)很給自己面子了,不能再這樣做;當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時,教師給予肯定、鼓勵,學生會受到極大的鼓舞。
四、以活動調動情感
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是將教材的學習內容轉化為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中介與載體。教師與學生通過一系列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組織,以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當中,有利于激發(fā)課堂教學活躍氣氛。如我在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或分角色朗讀的課堂活動,通過精心巧妙設計教學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叩擊學生心弦,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這就要求教師先要深入領會教材,充分領會并教材的情感因素,想清怎樣設計問題、如何組織教學活動才能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學習活動中走進文本,領悟作者的情感世界。
五、在課堂檢測中融入情感
課堂檢測時可根據(jù)學生實際進行分類檢測、回授,精心設計檢測題目,難易適度、有的放矢地進行提問,充分肯定學生學習的成績,及時糾正他們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讓學生在檢測中嘗到成功的喜悅,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要熱情關心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堅持每節(jié)課都有針對性地輔導幾個學生,給予他們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另外,要從反饋信息中判斷出教學效果,調整教學,避免教學失誤、積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保證課堂教學效益。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培養(yǎng)審美情感,鑄造美好心靈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边@話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諦。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凈化學生的情感,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中相應的情感因素,運用情感的語言,去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應學的知識,豐富了頭腦,提高了感受事物的能力和體會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且陶冶了學生愛祖國、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加深了對人生意義的體驗和感受,懂得如何做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