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堅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語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新的變化,傳統(tǒng)師問生答的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提問的開放度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空間增大,但依然是站在教師“教”的層面,對學生的“學”關注較少。因此,只有讓學生成為提問主體,才能符合當今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構建知識的規(guī)律,才能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獨立自主發(fā)現(xiàn)、分析、建構知識過程,從而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內涵和精髓。
【關 鍵 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是調動學生深入思考、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智能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闭n堂教學離不開問題。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問題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泵绹逃叶磐J為,人類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困難或問題時,便開始運用自己的思想,設法解決這些困難或問題,這就是思想的起點。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庇纱丝梢娞釂柕囊饬x。然而如何將課堂提問的主體逐漸轉向學生呢?本文通過對課堂案例的分析研究,從學情的角度出發(fā),對教師教學提問策略進行探究,望能對新課改課堂教學有所益處。
一、注重提問時的細節(jié)
1. 問題的數(shù)量
問題不是越多越好。若老師在課堂上,連續(xù)不斷地提出問題,一節(jié)課提出不下50個問題,學生就會沒有讀書的時間,也無法認真思考。這種情況就是過于追求表面的熱烈交流而忽略思想上的觸動。
2. 提問的學生
有時因為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不用個別提問,答案就已經出來了,不必考慮叫誰來回答。但要考慮提問的對象時,教師又會苦惱: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問誰呢?隨口叫答時,往往會叫成績較好、表現(xiàn)較活躍的學生。叫的學生總是那幾個,其他學生缺少鍛煉的機會,當然教學效果就不夠好。
經觀察,筆者認為采用一定的模式來叫號,學生比較樂意接受。比如,今天是6月2日,就叫座號為2號、12號、22號等尾數(shù)為2的學生來回答提問。在檢查學生背書的情況時,本人還采用抽紙條的方式叫號,說也奇怪,一些不樂意背書的學生也樂意接納這種方式。教師應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提問。
3. 等待答題的時間
把握提問的時間。一些老師提出問題后,希望學生馬上回答。這愿望是好的,但事實上,極少有學生能不經思索就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所以要學會等待。提出問題后,學生要思考,不可能馬上做出反應。研究表明,教師等候學生的時間多于3秒,學生回答的質量就有明顯提高??上忍岢鰡栴}后,再叫學生回答問題。這樣,學生作準備的時間長了,回答問題會更有信心,回答的質量也好。因此說教師在課堂上不要急于一時的熱鬧,要學會耐心的等待,這個等待是有回報的。
二、注意學生的答題情況
看了眾多的示范課課例,我們會驚嘆學生的精辟見解,精彩的回答??稍趯嶋H課堂中,學生答不出正確答案,這是一種常見的課堂現(xiàn)象。由于普通班級人數(shù)在50人以上,一些學生說話聲音小,表達不清,班上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位同學在發(fā)表看法,周圍的同學或許在聽,距離遠些的同學就沒在認真地聽,他們往往等老師做總結時,才聽課,并做記錄。同學不重視,老師也不夠重視,老師若聽不清學生在說什么,或覺得這位學生答得不準確,就示意這位學生坐下,再找基礎較好的學生作答。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若還是答不理想,老師又接著再找一位學生回答,或老師干脆直接說出答案了。這樣,表面看起來,好像師生之間已經進行了交流,而且教師提出的問題最終也解決了,但是,往深里一想,其實學生在這樣的交流中學到什么,并不明確。因為第一,學生沒學會傾聽;第二,回答不好的學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錯了,錯在哪里,他(她)失去了一個提高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還有,在同學和老師不重視的表現(xiàn)下,他(她)對自己不自信了。最后教師也失去一個提高學生能力的機會。教師只聽自己想聽的,而對回答欠佳的答案置若罔聞。這樣的提問,無疑給回答不好的學生一個打擊,學生會不樂意甚至害怕回答問題。
其實,學生回答不好,教師可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分析:
1. 學生的自信程度,說話是否流利,語言組織能力如何。
2. 學生是否思維混亂,邏輯推理能力如何。
3. 有無聽清問題。
4. 對提的問題是否了解。
5. 這方面知識是否欠缺。
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不只是許多人認為的那樣,僅限于知道學生的姓名、長相、性格愛好、學業(yè)成績、家庭情況,還有學生的學習基礎、語文能力和思維過程。學生回答問題,為什么答不出?為什么說不正確?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這樣錯?他們是怎么想的?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應該關注和思考,并及時在課堂上做出反應的。
三、根據學生答題時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指導
給學生一個答案,并不是最終目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么回答,回答錯的同學究竟在哪兒答錯了。知道究竟錯在哪兒,這很重要。如果沒講清,學生下次還會錯,相類似的同學也會犯錯。
一次,在評講《用你愛我的方式去愛你》閱讀題時,學生在賞析“去醫(yī)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著身子,一只手扶著膝蓋,一步一步往前移。”一句中的“扶”字,學生答道:“這個‘扶字寫出父親病重時疼痛的樣子,為后文寫‘我背父親做鋪墊?!睆膶W生的回答,可以斷定,學生不理解“鋪墊”與“埋伏”這兩種表現(xiàn)方法的不同。因此,我先講解了“鋪墊”與“埋伏”的區(qū)別,再聯(lián)系《尋石記》和《舊餐桌上的美好時光》的中考題,給學生講解。
1. 本文開頭寫“抓白軍”游戲,其作用是______。
2. 文章多處為母親修復母子關系埋下伏筆,請找出兩處,并做簡易分析。
我們講話,由于話速快,講過即消逝,在分析錯誤時,教師可在讓學生上臺寫出答案時,再給予指導。當然,這得花時間,教師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但為了減少失誤,這樣做是有必要的。在做試題時,學生較多是因答題不全面而扣分,這樣的示范和解釋顯得尤為必要。
四、善于抓住學生的“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要嘗試促使學生自己去總結反省,而不是一味等著老師來“灌”。不要讓學生一味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要讓課堂成了老師的表演課,要想法讓學生提出問題,實現(xiàn)從會回答問題到會提出問題。學生在對所學內容的不斷追問中,會不斷加深認識,提高思維能力。
總之,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初中人教版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該重視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目前我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提問進行教學時。因此,現(xiàn)階段研究基于學情的語文課堂有效提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上是本人的粗淺之見,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識水平及文字組織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同行能夠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 張軍文. 優(yōu)化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益[J]. 現(xiàn)代教師教學研究,2016(2).
[3]段志貴. 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六個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03(8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