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蘇,魯秀玲
(1.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急診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血清IL-6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達及其檢測意義
那日蘇1,魯秀玲2
(1.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急診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目的探討血清IL-6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達及其檢測意義。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觀察組),按照是否器官、淋巴結轉移分為轉移組29例,未轉移組31例。別選擇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60例列為健康對照組,檢測、記錄各組血清IL-6水平。結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且病情越嚴重,IL-6表達越高,對照組較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顯下降,組間比較,P<0.01;手術后,轉移組患者血清IL-6表達再度升高,與治療前比較,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無轉移組術后血清IL-6表達明顯下降,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血清IL-6可作為食管癌診斷的一個有效的輔助指標。
血細胞介素-6;食管癌;細胞因子;檢測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占全球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1%~2%[1],由食管腺上皮或鱗狀上皮的異常增生所致,病理類型多為鱗癌,男性發(fā)病多于女性,該病有較高的致死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全世界每年約30萬人死于食管癌。細胞因子是能在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物質,其與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細胞因子在發(fā)病過程中發(fā)揮正向和負向調節(jié)作用[2]。本文檢測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細胞因子表達水平,旨在探討其臨床價值,為判斷食管癌的病情進展提供依據(jù)。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其中男49例,女11例,年齡39~77歲,平均(59.8±6.1)歲,Ⅰ~Ⅱ期33例,Ⅲ~Ⅳ期27例。按照是否器官、淋巴結轉移分為轉移組29例,未轉移組31例。別選擇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60例列為健康對照組,男44例,女16例,年齡41~73歲,平均(59.1±5.5)歲。觀察組和對照組年齡均衡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有放、化療治療者;有生物免疫治療史者。
標準化高通量檢測技術平臺Luminex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儀。Labsystems WellscanMK3酶標儀。
試劑盒為美國Genzyme公司提供。
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采取肘靜脈血5 mL,加入抗凝管,離心速度:3000 r/min,離心時間:10 min,分離血清,取上清液-80℃保存,待測IL-6。
血清IL-6檢測:采用ELISA法測定。
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且病情越嚴重,IL-6表達越高,對照組較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顯下降,組間比較,P<0.01,見表1。
表1 食管癌臨床各分期IL-6水平(±s)
表1 食管癌臨床各分期IL-6水平(±s)
注:與Ⅲ~Ⅳ期患者比較,*P<0.01;與Ⅰ~Ⅱ期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IL-6(ng/L)Ⅰ~Ⅱ期 33 14.9±5.8*Ⅲ~Ⅳ期 27 22.3±6.7對照組 60 4.9±2.6*#
手術后,轉移組患者血清IL-6表達再度升高,與治療前比較,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血清IL-6水平持續(xù)異常與病情嚴重程度及是否發(fā)生轉移密切相關。無轉移組術后血清IL-6表達明顯下降,與手術前比較,P<0.01,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IL-6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血清IL-6水平比較(±s)
注:與術前比較,*P<0.01;與轉移組比較,#P<0.01
組別 n IL-6(ng/L)術前 術后6個月轉移組 29 19.8±5.9 29.1±6.7*無轉移組 31 15.6±6.3# 8.2±5.1*#
炎性細胞因子是由免疫系統(tǒng)細胞生成的具有強大生物學效應的內源性多肽,是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因子,炎癥細胞因子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參與機體的多種生理病理過程,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效應,是人體重要的免疫調節(jié)因子[3-4]。
食管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如細胞的增生、調亡,腫瘤基質以及周圍血管形成等等。但這些因素都受到調控,而細胞因子對腫瘤的作用在臨床已受到廣泛重視[5-6]。在諸多的細胞因子中,IL-6的功能最為廣泛,IL-6出現(xiàn)在炎癥反應的早期,適量的IL-6參與免疫細胞的激活和炎癥反應的免疫調節(jié)。本研究結果提示,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且病情越嚴重,IL-6表達越高,對照組較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顯下降,組間比較,P<0.01;手術后,轉移組患者血清IL-6表達再度升高,與治療前比較,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無轉移組術后血清IL-6表達明顯下降,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說明血清IL-6活性會隨著腫瘤分期的升高而增加,且轉移組患者血清IL-6水平持續(xù)異常,說明IL-6與病情的惡性及轉移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血清IL-6可作為食管癌診斷的一個有效的輔助指標,深入探討其作用機制,可為食管癌的診斷、病情的監(jiān)測及治療提供免疫學依據(jù)。
[1] 張 杰,潘云建,王 瑞,等.微創(chuàng)食管切除術的應用現(xiàn)狀及進展[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2,28(3):177-179.
[2] 任 亮.鼻咽癌患者放療前后血清IL-2、IL-6和TNF-檢測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25(5):503-504.
[3] Vincent N,Walsh K,Lewycky S.Determinants of success for 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examination of an insomnia program[J].Behav Sleep Med,2013,11(5):328-342.
[4] Hurtado-Alvarado G, Pavón L,Castillo-García SA,et al.Sleep loss as a factor to induc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nflammatory variations[J].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Immunology,2013,32(2):210-214.
[5] 周 章,阮云丹,宋 俊.肝臟腫瘤手術患者麻醉中中應用烏司他丁對肝功能以及細胞因子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7):659-626.
[6] 陳冬波,張世強,王保慶,等.樹突狀細胞與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免疫治療對惡性腫瘤化療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5):571-572.
R735.1
B
ISSN.2095-8242.2017.39.7665.02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