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卓建+盧爍建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點評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點評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了日常教學中教師點評存在的常見問題后,本文提出運用SBI反饋法進行教師點評來應對這些問題,并通過正反兩個案例說明SBI反饋法在教師點評中的應用以及收到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SBI反饋法;教師點評;以學生為主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0-0212-02
一、教師點評的作用
1.使學生及時得到反饋,明確教學目標,準確定位自己,找到努力方向。教學過程就像是把學生帶入一個新的領域去尋找目的地,這個領域有自己的坐標體系。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對這個坐標體系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容易迷失教學目標,不清楚教學目標在該領域坐標體系中的位置,也非常容易迷失自己的位置,從而完全失去學習的方向。通過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與分析,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師點評,可以使學生及時得到反饋,明確教學目標,明白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準確定位自己,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這樣就避免了自己誤入歧途,苦苦摸索不得方向。
2.使教學內容得到拓展與升華。教師點評在復習、總結教學內容,檢查、拓展教學成果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階段性過程中,對于課程整體和教學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全面性的視角和思維。這就導致學生很難將所學內容舉一反三,進行拓展應用,以及將階段性所學內容與課程其他部分內容進行綜合應用,而教師點評可以進行彌補。通過教師點評進行總結拓展和升華提煉,從整體和更高層次的視角,讓學生明白本階段教學內容與教學成果在整體設計中的地位,開拓提升學生視角,讓學生學會遷移應用。筆者在執(zhí)教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時,許多學生不懂得將前面案例中學到的方法應用于后面的案例中,因此在前面案例教學時,增加了教師點評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的案例進行抽象化和概括化,總結升華案例情境,點撥學生遇到類似案例情境時即可使用相同的方法,在后面遇到相同情境的案例時,學生遷移應用能力有了明顯增強。
3.引導和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潛能。教學點評可以及時、高頻地對學生學習進行反饋。對于犯錯的學生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指引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對于做對的學生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從而使學生在心理激勵下持續(xù)獲得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進入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在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中不斷得到激勵,使學生處于學習的活躍狀態(tài),激發(fā)內在的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參與下一步學習的熱情。
二、教師點評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在日常教學中,由于教師點評是課堂上臨時生成的,沒有充分的準備時間,所以很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教師點評過于籠統(tǒng),不夠具體,多以空話進行點評。例如對于學生的回答,只是簡單地點評“回答得不錯”,沒有針對問題具體分析學生哪里回答得不錯,為什么回答得不錯。(2)只進行評價,不進行點撥。例如某些教師在點評過程中只是單方面的評價學生的作品哪里做得不好,卻從不指導學生針對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進行改進,或者在下次遇到同類問題時應該怎么處理。(3)點評不夠中肯,存在過高贊賞的情況。例如對于十分簡單、思考價值不是很高的問題,教師卻為了贊賞而贊賞,從而導致偏離實際,過高贊賞的情況。(4)進行否定評價時不夠委婉,學生心理上不好接受。例如某些教師點評時對學生進行批評指正控制不住自己的態(tài)度,導致學生心理上不好接受,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
三、利用SBI反饋法進行教師點評
1.什么是SBI反饋法。為了應對上述問題,筆者在執(zhí)教過程中探索使用SBI(Situation-Behavior-Impact)反饋法來進行教學點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SBI反饋法是創(chuàng)新領導力中心(The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提出來的反饋方法。該方法認為有效的反饋包含情景界定(Situation)、行為描述(Behavior)和行為影響(Impact),分為積極性反饋和改善性反饋,或稱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具體的做法如圖1所示,通過描述學生所處的時間、地點、情況,學生的所作所為以及對學習和他人產生的影響來進行教學點評。
2.SBI反饋法如何解決教師點評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在課堂臨時進行教師點評時,熟練并且靈活地應用SBI反饋法,有利于避免教師點評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因為SBI反饋法包含評價對象所處情景的界定、評價對象行為及造成的影響的描述,所以能夠具體、詳細地進行教師點評,使學生在新領域的坐標體系中能準確定位自己;SBI反饋法不僅評價行為造成的影響,也會給出在這樣的情景下應該如何行動的建議,避免教師點評中只評不點的問題;SBI反饋法基于情景的界定和行為的描述,很難在對行為影響的描述中偏離實際而過高贊賞;運用SBI反饋法進行點評的時候需要陳述事實,做基于事實的反饋,這樣就避免加上一些主觀的價值判斷,所以即使進行否定評價時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四、運用SBI反饋法進行教師點評的案例
1.正面反饋點評案例。在學生課堂小組展示后,運用SBI反饋法進行正面反饋點評:該組同學在大一第一學期剛接觸課堂展示的情況下,在熟練掌握前面課程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在網上搜集了大量與展示主題相關的資料,通過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對資料內容進行整合,通過PPT的呈現,給我們做了一場內容豐富的展示,展現了你們對于該主題各層次的良好把控。通過SBI反饋法進行點評,因為具體而愈顯真誠,更容易打動展示小組成員,他們能體會到教師注意到自己搜集整合了大量內容的行為,并且知道自己在展示內容的豐富性方面做得足夠好,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繼續(xù)重復這種好的行為。別的同學通過教師點評和觀看展示,也能體會到教師鼓勵的點,在自己的展示中也能予以體現。
2.負面反饋點評案例。學生課堂小組展示后,針對學生的PPT進行負面反饋點評:各位同學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屏幕長寬比一般是16∶9,而教室多媒體投影屏幕的長寬比是4∶3,該組同學在自己電腦上制作PPT的時候頁面比例很自然地設置成了16∶9,而在教室播放PPT的時候頁面就被擠扁而顯得很小,觀看展示的同學看起來就比較吃力。以上已經有了SBI反饋,但是如果要完成一個“糾正行為”的點評,需要再加上一條針對未來相似情況下,理想的SBI。如果以后進行展示,條件允許一定要先了解展示現場的屏幕長寬比,根據現場屏幕比例來制作相應頁面比例的PPT,這樣現場展示時PPT才不會變形影響展示效果,學生會明白如果以后遇到類似的情形需要怎么做,也更容易接受。
五、結語
教師點評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教師點評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提出運用SBI反饋法進行教師點評來應對這些問題。通過正面反饋點評案例和負面反饋點評案例詳細說明了SBI反饋法在教師點評中的應用以及收到的良好效果。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下,希望SBI反饋法能廣泛地應用于教師點評環(huán)節(jié),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翠玉.關于語文教師課堂點評有效性的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24(3).
[2]李椿方,程華.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點評技藝的研究與探索[J].職業(yè),2015,(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