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48-0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教科書第76-78頁例1、例2,及“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2.在學習用分數(shù)描述簡單生活現(xiàn)象以及相關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中,增強學生運用數(shù)字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分數(shù)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認識分數(shù)。
談話: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是啊,為什么還要繼續(xù)學習分數(shù)呢?今天的分數(shù)和前面的分數(shù)又有什么不一樣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學習。
2.復習。
談話:這是?怎樣得到呢,誰能舉例說一說。以一個蘋果為例,怎樣得到它的呢?(貼圖字:把1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蘋果的)
這是我們以前認識的一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一。(板書)
二、探究
1.認識整體的。
(1)出示例1。
談話:如果不是一個蘋果,是一盤蘋果。猴媽媽把一盤蘋果要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蘋果的()?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說。
你的意思是,把一盤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盤蘋果的?(貼圖)你的想法是正確的。還有誰能來說一說,這盤蘋果的是怎樣得來的?指名說,同桌互說。
(2)談話:如果這盤蘋果是6個,怎樣得到它的呢?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全班交流,師課件演示(演示圈和虛線分的過程)。
小結:把6個蘋果當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這6個蘋果的( )。指名說。
(3)拓展:如果一盤蘋果是4個、8個,你會表示出每盤蘋果的嗎?完成探究方案活動一。
(4)比較并思考:比較這3次分蘋果,每份的個數(shù)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這幾個和以前認識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板書:一個整體)
2.認識整體的幾分之一。
(1)出示例2。
談話:瞧,又來了一只小猴?,F(xiàn)在每只小猴能分得這盤蘋果的幾分之幾呢?怎么表示這6個蘋果的呢?請同學們完成探究方案活動二。
學生匯報后,師演示并小結:把6個蘋果當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是這個整體的。
(2)如果這是9個蘋果,怎樣得到它的?如果是18個呢?72個呢?咦,這幾次分蘋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貼圖字。
(3)比較例1 例2:比較這兩次分蘋果,都是6個蘋果,表示每份的分數(shù)為什么不同?
(4)完成“試一試”。如果這盤是12個蘋果,可以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各是它的幾分之一呢?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先自己思考,再同桌合作,看誰的方法多?
提問:都是12個蘋果,每次得到的分數(shù)為什么不同?要想得到這些蘋果的幾分之一,怎么辦就可以了?
指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完成板書)
3.小結。
學到這兒,你對分數(shù)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三、練習
1.想想做做1。
指名口答。
2.想想做做 2 。
獨立完成,集體校對,關注出錯的學生。
3、想想做做3。
指名讀懂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適時提問學生的想法。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想想做做4
18根小棒,你能拿出這些小棒的幾分之一?同桌合作,再匯報。
六、板書
認識分數(shù)
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
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一個蘋果
一盤蘋果平均分成2份
一盤蘋果平均分成3份
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 把一盤蘋果平均分成2份, 把一盤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蘋果的( )。每份是這盤蘋果的( )。每份是這盤蘋果的(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