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 要:目前,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著這么一種困難的局面:學生雖然掌握了不少的詞匯量,但英語常用的一些句型掌握的相對較少。因而,造成了學生不能正確的將單詞與句型匹配起來去進行交流。美國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提出了這么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全身反應法,該種教學方法建議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采取豐富多彩的活動,來促進學生對所學的語言的快速理解。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全身反應法 交流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90-01
隨著改革開放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間交流的語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中國對于英語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各個階層都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英語培訓班。各種英語早教班、小學、初中、高中英語補習培訓班等等。但是,無論哪種培訓形式都是輔助,我們學習英語的主陣地在英語課堂上。我們教師目前面臨的不僅僅是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樂學、會學。全身反應法(TPR),該種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的語言的快速理解,面對英語課堂,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壓力。本文主要從全身反應法的特性和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來闡述。
1 全身反應法的特性
全身反應法著重在于培養(yǎng)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互動模式,James Asher認為,如果將一名學生置于一個相對來說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的話,學生會學的很快,并且學生記的牢固,也就是學習的效果較好;但是如果我們將學生置于一個緊張的學習環(huán)境中的話,學習效果很差。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身反應法(TPR)具有以下的一些特點:
(1)全身反應法建議我們廣大的英語教師要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而后再要求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去進行口語表達。這也就符合我們對學生提出的聽說讀寫能力要求的順序。(2)在運用全身反應法的時候,教師要給予明確的有計劃的語言指令,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明確的指令做出相對應的動作,通過學生的身體對于教師的指令作出的反應來感知和掌握語言。(3)教師不應該逼迫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學生可以在預先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發(fā)言。(4)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強調(diào)的是教學的形式而應該是教學的意義。
2 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運用
2.1 全身反應法運用于單詞教學
在進行單詞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于全身反應法使英語教學活動化、娛樂化。比如在學習Where is the bird?這一課時,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就是幾個介詞的用法。在教學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聽了一首in、on、under的歌曲,歌曲旋律優(yōu)美,學生不自覺的就跟著歌曲哼唱起來。學生通過觀看歌曲中自帶的圖片,進一步幫助學生理清了幾個介詞的位置關(guān)系。接著我讓學生拿著一把尺子,分別把它放到桌子上、桌子里、桌子下、椅子上、椅子下等等。通過一個學生做動作演示,其他的學生分別說出用哪個介詞。以此來進一步加強這些介詞的用法。最后,讓學生兩兩一組,借助于手中的文具,還有學過的英語單詞:book、pencilcase、Desk、chair等等。教師先給學生做個示范,教師將橡皮裝進鉛筆盒里,問學生:where is my rubber?引導學生回答:Its in the pencilcase。同時,教師用手勢表明in的用法。教師示范后,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問答,也像老師一樣用手勢表明on和under的用法,通過不斷的示范,不斷地操練,鞏固這些介詞的用法。
2.2 全身反應法運用于句型教學
在進行句型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于全身反應法使英語教學活動化、娛樂化。比如,在學習譯林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1和unit2時,unit1涉及到一些祈使句的肯定用法,unit2涉及到祈使句的否定用法。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采取讓老師發(fā)命令,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去行動。例如,教師喊:stand up ,please。(起立)全體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令起立,但是有的學生聽到起立后立刻站了起來,而有的學生聽到后反應了一下才站起來。這個時候,老師對學生強調(diào)下規(guī)則。接著操練:sit down,please。在操練come in的時候,可以讓一個學生站在班級門口,其他的同學一起喊:come in,please。通過這種全身反應教學法,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這些祈使句型,而且課堂氣氛活潑,學生學得開心,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
2.3 全身反應法運用于表演
每當學生學完每單元的story time的時候,根據(jù)本單元的重點句型以及story time的課文,設計一些情景,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一些短劇來進行表演。比如,在學習譯林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5 Look at my skirt這一課時,設計了一個時裝秀的表演節(jié)目,劇中主要是同學們穿上自己的漂亮的衣服及各種飾品,利用本單元的look at my……及各種贊美的話如How nice,How great等等,進行時裝表演。開始表演時,我通過放一段動感的音樂,學生一個接一個的穿著各樣的時裝走著貓步,逐個的向下面的觀眾介紹自己的衣服。這樣的活動設計,學生很感興趣,紛紛踩著音樂進行時裝走秀,經(jīng)過反復的操練,學生學習和表演兩結(jié)合的做法,讓學生不僅感受到掌握了look at my skirt/t-shirt/cap及How nice,How great的用法,而且學生興趣所在,實現(xiàn)了教學的有效性。
3 結(jié)語
全身反應教學法是新興的一種英語教學法。這種教法強調(diào)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全身反應法配合其他的教學方法使用,可以將抽象的英語知識變得簡單、生動、直觀起來。而且能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之中,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丹.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2] 楊婷.學英語“動”起來[N].光明日報,201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