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月珍
摘 要:以上饒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采用問卷法、訪談法等策略,開展主題為“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高校歷史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結果顯示:該校已有部分教師開展了相關的教學嘗試,學生的學習體驗良好,教學實踐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教學資源庫構建、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處。
關鍵詞:地方紅色革命史 高校歷史課堂 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48-01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以上饒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師生為對象,其中,涉及在校各專業(yè)學生200人,一線歷史課程教師20人。
1.2 調查方法
問卷法。編訂《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高校歷史課堂學習體驗問卷》,利用課余時間發(fā)放給受訪的200名學生,學生根據問卷問題以匿名形式完成作答,后期共回收有效問卷19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
訪談法。利用課后時間,與該校20名一線歷史課程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對他們進行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高校歷史課堂教學實踐的方法、心得、建議進行收集。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采用EXCEL軟件對調查所獲數(shù)據進行整理統(tǒng)計。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群體調查結果
對學生群體的調查主要采用問卷法,所涉及的問題包含以下幾方面:(1)目前的紅色革命史學習體驗如何?(2)學習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3)你是否支持學校進行進一步的紅色革命史入歷史課堂教改?(4)紅色革命史學習經歷對你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是否有幫助?通過后期統(tǒng)計將相應的調查結果整理如下:(1)45%的受訪學生表示“很好”,30%的受訪學生表示“一般”,25%的受訪學生表示“不夠好”。(2)25%的受訪學生表示“對本地紅色歷史了解不多,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40%的受訪學生表示“現(xiàn)有的教法比較單一,難以引起學習興趣”,35%的受訪學生表示“老師的教學資源比較零散,不利于學習總結”。(3)65%的受訪學生表示“非常支持”,20%的受訪學生表示“支持”,10%的受訪學生表示“不支持”,5%的受訪學生表示“不確定”。(4)55%的受訪學生表示“有顯著提升”,35%的受訪學生表示“有一定的提升”,10%的受訪學生表示“沒有提升”。
2.2 教師群體調查結果
對教師群體的調查主要采用訪談法,所涉及的問題包含以下幾方面:(1)你會將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歷史課堂教學嗎?(2)你主要采用什么教法組織教學實踐?(3)你認為進行地方紅色革命史入歷史課堂教學的最大困難是?(4)你希望學校在哪些地方進行教改,為你開展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歷史課堂教學提供幫助?通過后期的統(tǒng)計將調查結果整理如下:(1)8名受訪老師表示“經常會”,10名受訪老師表示“偶爾會”,2名受訪老師表示“基本不會”。(2)12名受訪老師表示“傳統(tǒng)講授法”,6名受訪老師表示“故事回顧法”,2名受訪老師表示“影片欣賞法”。(3)7名受訪老師表示“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紅色革命史教學培訓,自身的教學技能還不夠過硬”,8名受訪老師表示“學校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比較有限,限制了自身的教學發(fā)揮”,5名受訪老師表示“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很狹窄,對革命史也不敢興趣”。(4)8名受訪老師表示“希望學校能夠提供專項的紅色革命史教學培訓”,7名受訪老師表示“希望學校能夠建立專屬的紅色革命史教學資源庫”,5名受訪老師表示“希望學校能夠加大歷史課程的學時,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學習紅色革命史”。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第一,受訪高校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歷史課堂教學成效初現(xiàn)。由調查結果可知,受訪高校學生對目前的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歷史課程學習提升整體良好,且大部分受訪教師能夠將地方紅色革命史融入教學中,業(yè)已開展了相關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因此,整體而言地方紅色革命史入歷史課堂的教學成果已經初現(xiàn)。
第二,影響教學效果提升的因素仍有很多。調查結果也反映出一個事實,仍有一些因素阻礙教學效果的提升,主要包含:學生對紅色革命史的認知興趣不高、學校沒有建立專項的教學資源庫、教師教學方法比較老套單一以及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不夠等。
3.2 建議
第一,盡快建構專項紅色革命史教學資源庫。建議受訪高校盡快建立起紅色革命史教學資源庫,該資源庫應基于信息化平臺,可以是MOOC平臺、微博資源平臺、微信資源平臺或智慧課堂教學平臺,內容應以圖片、影片、動畫等為主,同時,在每個教室中都配備WIFI網絡和一體機等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教學設備,方便老師能夠在上課過程中及時通過教學資源庫下載必要的紅色革命史資源,組織課堂教學賞析。此外,校方還應鼓勵教師自己制作教學資源上傳到平臺上,采用多方共建的形式,確保教學資源庫信息的時效性和自創(chuàng)性。
第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地方紅色革命史的興趣,教師應創(chuàng)新更多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課內理論教學+課外親自體會”的教學方法,在課內教學完成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前往上饒當?shù)氐募t色革命史教育基地,如:方志敏烈士紀念館、上饒集中營等地,讓學生結合理論學習親自感受地方紅色革命史的內涵,在耳濡目染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三,加大紅色革命史優(yōu)質師資團隊培養(yǎng)力度。采用外引內培的方法,加大對紅色革命史師資團隊的培養(yǎng),一方面,聘請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地方紅色革命史研究的專家,讓他們定期到學校進行課程教學,引導學生建立起學習的基本認知;另一方面,通過開展校內講座、外出培訓、校內教學競賽等活動,加大對校內歷史教師的培訓,逐漸打造一支優(yōu)質的地方紅色革命史優(yōu)質師資團隊。
參考文獻:
[1] 張海軍. 探析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中的應用——以甘肅為例[J].亞太教育,2015,(36):126.
[2] 崔帆.紅色文化引入地方高校標志設計教學的實踐探索[J].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02):87-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