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芳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要力爭做好這項工作,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五點著手。
一、呵護展示欲望,引進交際理念
呵護學生展示自己的欲望,實質上是強調學生在交際中的主體地位。說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我們常常以師者自居,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學生理所當然地要圍著看書的指揮棒轉,重主導,輕主體,造成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膚淺性、脆弱性、虛假性,形式上熱熱鬧鬧,實質上卻在語言和思維的表層徘徊,學生的主體地位猶如落入如來佛手掌心而徒有七十二變的孫猴子,根本不考慮其擺脫教師禁錮展示自己的強烈欲望,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學生舉手回答老師提問這一現象可以感悟:對智商同步的回答題,老師一旦提出,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人數明顯多于高中生;小學生的這一展示欲望,實質上是向我們伸出一雙求助之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獲得知識的黃金時期,因此,我們應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為本,抓住火候,精心設計好口語交際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引進交際理念,讓學生在交際中唱主角,在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下,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交際。
二、抓住實際需要,刺激交際興趣
學生愿不愿交際,重在興趣。正如贊可夫所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因此,興趣也是促進學生進行交際的內動力,唯有他們對交際產生了興趣,才能做到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交流表達。
那么,怎樣刺激學生的交際興趣呢?——抓住實際需要。通過案例,讓學生知道:成人參加社會活動,口語交際所帶來的事半功倍;通過經驗,我們知道:學生在心理上有著濃郁的成功需要,凡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一般都是自己比較擅長的,能夠給自己帶來成功、帶來榮譽、帶來自信的事情,這正是我們刺激學生的興趣催化劑。因此,在交際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并抓住每個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閃光點”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會到交際的成功和喜悅。當然,不管是哪一階段的學生,都存在著個另差異,教師特別要注意在其最近發(fā)展時給予啟發(fā)、體驗,讓他最終獲得成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表達中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對交際保持濃厚的興趣。
三、形成多項互動,力爭全面提高
口語交際不同于聽話說話,既然是交往,就有交往對象,也就是說,在交際活動中,角色多種,在這種情況下,就為我們實現學生多向互動交際、保持濃厚交際興趣、激活主體能動發(fā)展提供了前提,因此,在教學中,師生要具有多重角色意識,善于轉換角色,把學生置于不同身份進行交際。在課文教學中,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擬定臺詞交際,在模擬生活的訓練中,讓學生扮演不同對象論事交往。力爭擴大學生口語交際的參與量和內容的多樣化,從而整體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深刻性和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條理性、機敏性,獲得真知、增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tài)度。
四、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創(chuàng)造個性交際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情景教學是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感受時,生理機制管理形象思維的大腦的右半球興奮;表達時,管理抽象思維、語言的大腦的左半球興奮。這樣,大腦的兩個半球交替興奮、抑制,就可以更好地挖掘大腦的潛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交際。因此,課內外創(chuàng)交際情境、創(chuàng)造個性交際,激勵學生進行交際,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關鍵和目的所在。
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是一種方便而又生動的手段。教學中,角色分工并帶好標圖片后,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師生對場景的渲染,讓學生自然進入交際狀態(tài),激發(fā)個性思維,創(chuàng)造個性交際。比如教學《坐井觀天》一文,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后,通過教師的描繪和學生分角色朗讀對場景進行一定的渲染,讓學生戴上標志圖片,扮演小鳥和青蛙找好恰當的位置進行對話交際,并盡量地交換主體和角色,再加上教師切實、精當地指導之后,突破教材內容,幫助青蛙跳出井口,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感受和表達出井外的世界,從而激發(fā)個性思維,創(chuàng)造個性交際。當然,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還很多。如:通過活動,借助電教手段、語言描述、音樂渲染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都是可取的,教師要善于根據交際的內容和辦學條件來選擇情景創(chuàng)設方式,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能激發(fā)學生交際欲望的情境。
五、培養(yǎng)積累習慣,豐富語言資源
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豐富的語言和生活的積累,否則苦于無米之炊。首先,我們要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語言積累對表達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兒童的記憶優(yōu)勢,通過嚴格的、有指導的背育練習,讓學生盡可能地記下更多的語言素材;同時,教師還應為學生強調怎樣寫讀書筆記和為學生開辟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在學生準備的文筆精華本上搞好語言積累,讓他們充分感受視圖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
其次是引導學生感受、積累生活。學生擁有了生活,才能表達出真情實感。正如葉圣陶所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韻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谡Z交際如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到大自然中去熟悉草木鳥獸,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特別注意引導家長“別怕讓孩子吃苦”,讓孩子盡可能的經受挫折、體驗生活、積累生活。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學生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語言和生活,在口語交際時,才能文思泉涌,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