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摘 要】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要突破這個難點,應該從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著手。在寫作能力中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并讓學生注重積累寫作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寫作指導和修改。
【關鍵詞】
寫作能力 積累 修改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要突破這個難點,我認為應該從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著手。但是提到寫作,真的讓老師和學生都為之頭疼,看到一篇作文題目,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的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即便是有的學生也動筆寫了,卻出現(xiàn)了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因為作文在考試中占了相當大比重,所以語文教師在這塊教學中也下足了功夫,怎奈學生的反響平平。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已成了教師的一塊心病,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總結,歸結出下列方法,供老師們借鑒。
一、我心書我口
我經(jīng)常告訴我的學生,想寫好一篇文章真的挺簡單,無外乎“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出來”簡單地說就是做到下列三點。
(一)學會觀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有寫作的題材,不管是想像的,還是寫實的,其最根本的來源就是生活。觀察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大事小情,把自己的想法揉進去,就是最好的一篇文章。
(二)學會思考
生活中,我們看到聽到的東西很多,是不是把這些東西都寫出來呢?顯然不是,寫文章,不是所有事情的羅列和堆砌,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提煉,把生活中看到聽到的,根據(jù)表達的需要,要有所取舍。
(三)學會表達
一篇文章,要有自己真情實感的流露,沒有感情的寫作很難做到泉思如涌、下筆有神。沒有思想的文字堆砌在一起就像把積木雜亂無章的擺放在一起一樣,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認真梳理自己的思緒,把自己想的沒表達出來,切忌不要無病呻吟。
二、注重寫作積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尚是如此,要寫好一篇文章,并非一日之功,這還需要教師提醒學生在平時多下些功夫,注意寫作經(jīng)驗的積累。
(一)多讀書,讀好書
多讀書讀好書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主要途徑,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就是這個道理,學生最初的寫作沖動,來自于模仿,模仿的前提是要有好的模仿對象,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多推薦好的文本供學生閱讀,小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得多閱讀課外書籍,以增長知識,增加詞匯量,在欣賞好的作品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生范文讀得多了,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把握文字特點及文章結構,從而也就會在不斷的模仿中提高寫作能力。
(二)增加實踐經(jīng)驗
1.注重生活實踐。要想寫出好的文章,就必須有切身的體驗,要支持小學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自己整理文具,幫助媽媽打掃衛(wèi)生,清洗自己的衣物等。相信,在親身體驗后,學生一定能夠寫出自己獨特感覺的文章。
2.增加社會實踐。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必須了解社會,為此小學生一定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去福利院,了其他孩子不一樣的生活,進而珍惜自己優(yōu)越的生活,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重要的節(jié)假日,讓學生體會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看看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狀態(tài),了解人世間的清苦。
3.走進大自然。有人說:“大自然是一本活的教材”,而我們的孩子,無論是農(nóng)村還是城里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大自然缺失癥”,因為手機、電腦這些現(xiàn)代化的網(wǎng)絡工具,已經(jīng)徹底剝奪了她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這就使得他們失去了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從而也就失去了,孩子那最本真的體會。
三、讀寫結合有效提高寫作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寫好讀書筆記
在很多學校里,讀書筆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作業(yè),很多學生為了簡單應付了事,只是摘抄一部分詞語句子,而缺少了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讓其評價,只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話,什么好啊,非常好之類的詞語比比皆是,因此在評價中,我注重學生獨特見解的鼓勵,讓學生說出好的原因。
(二)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
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最佳途徑就是堅持記日記,日記的內(nèi)容長短不限,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思都可以寫。但要防止記“流水帳”,應該突出新穎。
(三)摘錄
摘錄就是指我們在閱讀時,把具有參考價值、可借鑒的精彩句子等抄錄下來。做摘錄要按原文實錄,不得增添、刪減、更改原字句和標點符號。課外書浩如煙海,閱讀時應有所側重。
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的指導和修改
(一)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前指導
具體步驟是:一是指導學生審題,讓學生知道明白題目的意思,弄明白該寫什么,怎么去寫。二是指導文意,讓學生確立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情感,還是弘揚一種精神等。三是指導學生選材,讓學生知道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這時,讀書筆記、日記、摘記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譴詞造句,用上各種寫作手法、技巧,謀篇布局等。教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二)修改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
修改,是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重要的一環(huán)。不少學生將作文寫完就扔到一邊,連看都不愿意看,就更談不上修改了。葉圣陶主張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說:“寫好以后,念他幾遍,至少兩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用詞不當?shù)牡胤剑笾驴梢月牫鰜???傊嗄疃喔?,作文進步才快?!?/p>
修改文章,考慮的地方很多,例如字句斟酌,材料的取舍,結構的安排,語言的推敲等。老師開始指導學生修改時可以從語言修改入手,通過修改,使語言變得準確、清楚,使人看了明白。著重考慮:用詞恰當否?句子連貫否?語言是否簡練?讓學生將“寫”與“改”結合起來,將“改”當作“寫”同樣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做到“三分文,七分改”,寫得稱心,改得如意,使文章增色。學生學會了修改,寫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以上是我平時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一些粗略見解。語文教學成在作文,敗在作文。在寫作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我們勤奮不輟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