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要】
能夠面帶著微笑,展現(xiàn)出的就是一種人生的自信和豁達。因此,對于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學會微笑著生活,正式他們所需要的一種生存能力,這就決定了小學就應該實施微笑教育,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的明天奠基。本文提出要故事講述,在啟迪中實施微笑教育;樹立榜樣,在引領中實施微笑教育;創(chuàng)設活動,在體驗中實施微笑教育,從而鑄造學生內(nèi)在的認知智慧。
【關鍵詞】
故事講述 樹立榜樣 創(chuàng)設活動 生活智慧
著名詩人北島曾經(jīng)說過:“笑就是一縷陽光,能夠消除人內(nèi)心中的冬色?!敝挥忻鎺θ莸娜?,才能讓學生面對笑容感知生活。能夠面帶著微笑,展現(xiàn)出的就是一種人生的自信和豁達。因此,對于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學會微笑著生活,正式他們所需要的一種生存能力,這就決定了小學就應該實施微笑教育,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的明天奠基。
一、故事講述,在啟迪中實施微笑教育
傳統(tǒng)教育方式以單純說教為主,內(nèi)容呆板、抽象乏味,學生聽得厭倦,老師教得費力,而借助教學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去思考、感悟,從中獲得啟迪才會更加深刻,才會深入人心。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的優(yōu)勢,結合教材內(nèi)容相機滲透陽光心態(tài)、笑對人生的教育。如語文教師可以從教材資源中尋找適當?shù)钠鯔C,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引領學生深入故事背后蘊藏的道理,從中理解和故事人物的人格魅力,微笑處事態(tài)度,感悟故事傳遞出來的正能量。
如在《蕃茄太陽》一文的教學時,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從“我”的角度,談談一開始心情灰暗無比,到最后眼前浮現(xiàn)明明天使般的笑臉,這一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歷程;一方面引導學生從明明的角度談一個失明孩子的幸福與快樂。學生在交流分享中,深入文本內(nèi)核,觸動心靈深處的情弦,與主人公形成了近距離的接觸,他們不僅觸摸到了文本中蕩起的波瀾,還在深入角色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已身上也充滿了微笑的力量。
故事是最直接,最能打動人的教育方式,它以其獨特的形式,吸引眾多的學生。因此,教師應緊扣生動形象的故事,化解學生內(nèi)心困惑迷茫、傷心難過,開啟內(nèi)心微笑的大門,坦然面對挫折和困難。事實證明,學生不僅樂于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而且受益匪淺。
二、樹立榜樣,在引領中實施微笑教育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話不僅適用于成人,其實對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更加適用。其一榜樣有著具體、形象、富有激勵性的特點,順應了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有利于幫助他們理解和接受,其二榜樣提供了模仿和效法的參照,既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又能提升他們抵制現(xiàn)實生活中消極因素和影響和干擾。榜樣以其先進的行為引領學生的前進方向,使學生從他們的身上受到啟迪和鼓舞。因此,在引導學生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生活的教育過程中,選擇學生熟悉的、能感受到的典型人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歌手周杰倫,才華橫溢、不論是唱的歌,還是作的曲,都深得學生的喜愛,贏得了不少學生粉絲的追捧,然而光鮮背后的成名經(jīng)歷卻鮮有人知。在每段痛苦經(jīng)歷面前,他是怎樣微笑面對生活的呢?高考落榜,他只能在餐飲當服務生謀生。好容易有一次參加電臺的娛樂節(jié)目,結果演砸,后來被音樂公司老板看中,做音樂助理。其間他一直堅持音樂創(chuàng)作,然而他那“怪怪”的音樂風格并不受歡迎,所寫的樂譜曾被老板當面扔進垃圾桶。周杰倫沒有氣餒,反而越挫越勇。連續(xù)一周,以一天創(chuàng)作一首歌的進度感動老板,但機會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公司推薦給那些當紅歌手,他們都不愿意唱他的歌。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敗沖擊著周杰倫,老板下最后的通牒,10天寫50首歌,而且能挑出10首,就幫他出唱片,面對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他通宵達旦地創(chuàng)作……漂亮、工整地完成了50首,最終他抓住了這一次機遇,第一張專輯終于制作發(fā)行,此前無人知曉的年輕人瞬間一鳴驚人,成為眾所周知的當紅小天王。這就是周杰倫,這就是他面對困難和挫折始終保持微笑的姿態(tài),是他成為生活贏家的魅力所在。
榜樣引領在微笑教育中的作用是一個長期的,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進行不斷的滲透和融合,才能潛移默化中引領學生對榜樣行為進行自覺地模仿,從而鐫刻在內(nèi)在意識中,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勢。
三、創(chuàng)設活動,在體驗中實施微笑教育
所謂活動體驗法就是引領學生借助實踐心動來感知微笑教育的宗旨。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都處于形象化認知階段,他們對于形象直觀的實踐活動往往都更易于激發(fā)他們的認知興趣。教師就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善于將生活中、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都住阿奴啊為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以微笑的方式對待。事實上,對于一個人來懂得的未必就能做到,做到的未必都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因此,對于微笑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決不能僅僅聽力在認知層面,而要通過實踐活動的參與,讓學生真正落在實處,強化感悟。
比如,大掃除活動中,我們班級所承擔的包干區(qū)任務較重,很多學生就此發(fā)起了牢騷,有的學生甚至直接消極怠工。教師就抓住了這一教育的契機,引領學生結合之前實施的微笑教育進行思考:我們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讓學生從中意識到遇到繁重的任務,如果我們微笑著接受,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收獲了友誼,積累了方法,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如果我們一味地選擇抱怨,不僅不利于我們的成長,反而會一事無成,得不償失。
總而言之,微笑面對生活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習慣,而更應該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對于學生的生命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生命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