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蓮
摘要: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當前語文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貫徹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新理念,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改革的境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應該以現(xiàn)代化教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傳統(tǒng)閱讀教學總結出的優(yōu)秀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 初中教育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226-01
個性化閱讀教學,指的是在閱讀材料、教師、學生之間的對話中,讓學生能夠獲得個性化體驗。這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現(xiàn)的自主性態(tài)度。尊重學生在閱讀中提出的各種獨特見解。引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體驗性和自主性是個性化閱讀教學和傳統(tǒng)閱讀教學差異最為顯著的四個方面。而近年來出現(xiàn)的多種理論也為個性化閱讀教學打下了基礎。
一、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閱讀教學實際上是閱讀材料、教師、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如果閱讀教學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化創(chuàng)新,那么就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閱讀材料所體現(xiàn)的深刻人文內涵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但是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缺陷和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部分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采用的都是靜態(tài)的、分析文本形式的教學方法,將教學重點放在文本的內容、結構、關系、寫作特點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具體來說,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課上做到的有:分析文章的結構和使用的主要的寫作手法、分析作者在文中表達的觀點等。這種模板化的教學方式較為生硬。教師只注重講解文本知識。拘泥于字詞段篇的分析。初中語文教材選用的閱讀材料都是名家名作,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會讓一篇佳作變得支離破碎,學起來味同嚼蠟。閱讀教學應該是體現(xiàn)學生個性的教學,但是碎片化的知識充斥在學生的腦海中,他們對感人的、優(yōu)美的文章無法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語文閱讀教學都是機械式的重復,教師將知識細碎化后傳授給學生,很多內容教師都是重復講解,學生壓力較大。
第二,部分教師認為閱讀材料的內涵是作者賦予的。是固定不變的。例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學中,長期以來教師向學生講解的文章的主題思想只有一個:愚公不畏艱難、堅忍不拔的精神。有的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愚公不直接搬家,而要選擇困難重重的移山呢?”教師對此問題不屑一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很大打擊;又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往往只圍繞一個重點,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教師這樣講解,學生也只能這樣理解和記憶。但是這篇古文中有很多描寫景色的優(yōu)美文字,教師往往覺得不值得一提,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會被教師當成“歪門邪道”。在標準化的教學中,閱讀教學變成了一種封閉的單向式活動。教師教學太過重視答案的固定性、統(tǒng)一性,強迫學生去理解文章的含義,忽視了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閱讀教學被應試教育的思想束縛,考試是教學的指揮棒,也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教師制定了僵化的教學模式,考試不考的一概不講。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學生卻只能理解和感悟其中的一部分,閱讀教學變?yōu)樗槠⒛J交治鲩喿x材料的過程,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逐漸降低。缺少了個性化思維的引導,語文閱讀教學變?yōu)榱艘惶丁八浪薄?/p>
二、加強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措施
(一)構建個性化的閱讀教學課堂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誦讀課文。很多教師都忽略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不讓學生閱讀課文就開始教學,教師在提出問題后。由于學生對文章內容不甚了解,回答問題的效率和質量都很差。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閱讀也是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留出充裕的時間,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自主思考和感悟。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復述或者朗讀課文,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最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朗讀課文。想一想小弗朗士在上課前后心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認為“語言”是“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呢?鍛煉學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也是學生和文本的對話過程。
(二)重視解讀文章的心靈線索
教師首先要進行教學定位,也就是這節(jié)課要教什么,要讓學生從中學到什么。單一的教學文本也具有豐富的教學功能和教學資源,能夠實現(xiàn)多個教學目的。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每個閱讀的材料中都蘊含著一段豐富的、健康的情感,但并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的情感教學。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選擇:發(fā)展能力就是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三)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該是多樣化的??梢允强陬^評測和書面評測的結合,評測的內容可以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也可以是學生的思考過程。評價方式要多樣化,每堂課后要有小結評價,每周都要有總結評價。評價要考慮到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現(xiàn)出的差異性。評價不能只看學生的成績,而應該重視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發(fā)展過程。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有學生的自評、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
三、結語
隨著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個性化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完善。教師應該對個性化閱讀教學有正確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個性化閱讀教學實踐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