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晶
(平潭敖東鎮(zhèn)中心幼兒園,福建 平潭 350403)
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美育教育
——以繪本《黃雨傘》為例
林 晶
(平潭敖東鎮(zhèn)中心幼兒園,福建 平潭 350403)
美育,是全面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美育對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外優(yōu)秀繪本的引進,繪本受到了相當?shù)年P注,將繪本引入幼兒園教學,擴展、延伸美育功能,為培養(yǎng)幼兒的對美的認知力、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添加新的活力。
幼兒;美育教育;繪本
繪本以它獨有精妙的語言文字和明快引入的畫面,引領著幼兒翱翔在一個個神奇夢幻般的空間里,同樣也給幼兒園的美育教學帶來鮮活的生機。到底什么是美育呢?我們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呢?關于美育的定義我們可以從很多渠道去獲得答案,那如何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呢?直到它的出現(xiàn),讓我的心中漸漸有了答案。
在一次餐前的繪本欣賞活動中我與孩子們一道分享了一本韓國柳在守的繪本《黃雨傘》,欣賞后我照常規(guī)請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家都紛紛說出了自己的小見解,唯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平時活潑好動、坐不住的一位小朋友也被深深的吸引,并且在還沒請到他分享的時候盡也能靜心等待,而他的感受是“雨傘我太喜歡了,我也要回去買……”雖然他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卻讓我震撼。喜歡對于兒童的世界來說是應該是近乎完美的,而繪本盡然有這樣的魅力讓這位幼兒有這樣的行為和體驗,也因此讓我對繪本產(chǎn)生了更深的探究欲望,對美育教育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美育屬于人文教育,具體來說,包含美術、美德、美感三個方面的美育。美術是創(chuàng)造性;美德是精神性與行動性的,美感是視覺性的,因此,兼具創(chuàng)造性、精神性和視覺性的繪本,是通向美育之路的階梯?!饵S雨傘》是一本美麗無比的圖畫書。一把黃色的雨傘飄動在小路上,一會兒,藍雨傘、紅雨傘、綠雨傘、粉紅雨傘也飄來了,它們飄過路口,飄過游樂場……在瀟瀟細雨中,看上去像是萬紫千紅的花朵。雨中的雨傘,是那樣神奇,那樣美麗,讓人驚嘆,讓人體會自然之美。每把小傘下面都有一個秘密,傘和傘之間都有故事。圖中沒有一個文字,為小讀者提供了想象空間,讓他們感受幻想之美。
1.語言美。繪本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幼兒文學作品,具有優(yōu)美、精致的繪畫和生動、簡練的語言,是非常適合幼兒閱讀的。以繪本為載體和媒介,沖擊幼兒視覺,震撼幼兒心靈,引發(fā)幼兒思考,讓幼兒想說、可說、會說,從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黃雨傘》的封面和第一頁都以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背景,在灰色的背景中有一把鮮艷的黃雨傘顯得十分醒目。在教學中我以談話的方式導入,“猜猜看,打著黃雨傘的會是誰呢?為什么呢?”大家歪著自己的小腦袋思考著,有的說“打著黃雨傘的是獅子,因為顏色跟獅子的顏色很像”、有的說“打著黃雨傘的是喜羊羊,它白色的羊毛和黃色搭在一起很漂亮”、有的說“打著黃雨傘的是我,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顏色”……“你們講的真的好美,打著黃雨傘的是獅子,因為顏色跟獅子的顏色很像;打著黃雨傘的是喜羊羊,因為它白色的羊毛和黃色搭在一起很漂亮;打著黃雨傘的是我,因為那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在猜想的過程中孩子們不自覺得形成了一種固定式的語言“打著黃雨傘的是……因為……”的句式,我通過復述他們的猜想內(nèi)容,引導幼兒體驗句式重復的語言美。我偷偷地記下了他們猜想的內(nèi)容,做成了圖譜,投放到語言區(qū),激發(fā)他們繼續(xù)猜想的興趣,同時也給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
2.色彩美。當你閱讀完整本繪本后,重新回到繪本的第三頁“紅傘、黃傘、藍傘”的畫面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有多大的智慧。紅黃藍作為三原色是幼兒最初應認識的顏色,這個畫面的展示正好可以作為引發(fā)幼兒探究顏色融合的契機。如果黃傘和紅傘抱在一起它們的顏色會不一樣嗎?黃傘和藍傘呢?紅傘和藍傘呢?黃傘紅傘藍傘都抱在一起又會怎么樣呢?可以投放到我們的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在自由探索中感受色彩的變換,體驗色彩的獨特美和融合美。
3.創(chuàng)意美。繪本中畫面美的魅力在于讀者看完后對作品的主要元素進行無限的遐想。當我陪著孩子們讀完繪本后我就設計了一節(jié)傘的美術活動。“自從上次分享了《黃雨傘》繪本后我也想要自己做一把傘,可以紅傘好看、黃傘好看、綠傘好看…….每種顏色都很美,我該怎么辦呢?”把問題拋出,引發(fā)了他們的討論,激發(fā)了他們無限的想象力,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設計出來的雨傘讓你不得不感嘆色彩的魅力。幼兒是環(huán)境的主人,他們在創(chuàng)建不一樣的美。當作品完成后我用來裝飾班級、走廊環(huán)境,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繼續(xù)想象。
4.發(fā)現(xiàn)美。傘作為幼兒日??梢姷纳钣闷罚热环窒砹死L本,對傘又有濃厚的興趣,那我為什么不把傘用起來呢?我在班級的“該怎么辦呢?”問題角里投放了三把他們設計的雨傘。不少幼兒過來詢問,我很為難的說“剩下的三把雨傘我不知道可以用來做什么,你們想到可以拿去用!”
后來我就發(fā)現(xiàn)處處有雨傘的蹤跡,在區(qū)域活動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會有兩三個孩子在走廊上撐著雨傘邊走路邊聊天;在植物角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會用傘幫植物遮擋陽光;在晨間活動時間他們拿著雨傘為正在搬面包屑的螞蟻遮擋陽光,因為又要搬食物又要被太陽曬螞蟻會口渴,然后就會暈倒;在表演區(qū)里總有人用傘在表演,有的用來跳舞、有的玩起來新郎接新娘的游戲。
5.感受美。購買過這本繪本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們的繪本是有配音樂的,有傘又有音樂,那我們?yōu)槭裁床煌嬗螒蚰??于是乎我們的繪本游戲嘎然而生。十三段音樂隨意播放,幼兒撐著雨傘,聽著美妙的音樂,不同的游戲場景,變化著交流的同伴……那場景美的讓我不經(jīng)感嘆“這應該就是幼兒眼中的游戲吧!”通過這樣的游戲我感受到他們來自心靈的快樂,這應該就是美育中的美德,是一種精神和行動上的體驗。
6.探索美?!饵S雨傘》又名無字書,作為一本僅靠畫面無需文字渲染就受人熱捧的一本書,難道它的畫面就一定要按原定的順序嗎?隨意變換圖片順序又會怎么樣呢?我可以以什么樣的形式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呢?于是乎,黃雨傘就不是原來的黃雨傘了。
考慮到我班上的孩子已經(jīng)看著這本繪本,同時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平,因此我把這個想法實施在大班的孩子身上。第一步,我把所有的圖片隨意擺放在墻面上,必須強調(diào)我在班級的區(qū)域墻面隨意的貼而不是固定的貼在一塊區(qū)域,時長定為2周;第二步,將所有的圖片整合到一塊區(qū)域墻面,還是隨意擺放。時長定為1周;第三步,投放圖片縮小版若干套、空白相冊本若干,時長定位2周。第四步,在相冊的封面用過塑紙弄個小卡槽,卡槽上寫“給我取個名字吧!”記得一定要配個微笑或者調(diào)皮的笑臉。全程老師保持“我也不知道呀!”“你覺得呢?”“那怎么辦呢?”的裝傻態(tài)度,最后我們孩子設計的繪本名字有叫“雨傘走走走”“許多許多的傘”“傘家族”“傘去旅游”“雨天開會”………
7.創(chuàng)造美。大班開展了這個活動后,突然有一天一個小女生跑過來問我“老師,我想把雨傘做成飛行棋的棋子可以嗎?”“當然,那需要準備什么材料呢?”“我知道,我去美工超市找…?!毙∨约号荛_了。不久后她找來了飛行棋棋子、水彩筆、黑子勾線筆、剪刀、各色卡紙、膠水?!澳沁@做飛行棋工作量有點大,你打算一個人做嗎?”“嘻嘻,我可以找我的好朋友”于是乎,雨傘飛行棋就誕生了,后來漸漸這個班級不僅有雨傘飛行棋、還有雨傘麻將,最后他們班開展了一個傘的主題活動。
幼兒園美育本身是隱性的,它融合在幼兒園教育整體之中。通過對《黃雨傘》的實施讓我對繪本活動的開展有了更多的領悟,也讓筆者對繪本的創(chuàng)作者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其實很多大師都是從圖像出發(fā)進行思考的,這種圖像思維模式可以在孩子讀圖畫書時逐步建立起來,而且圖畫書還可以幫助孩子用藝術欣賞的眼光去體驗、去思考并建構(gòu)對生活的認識,在圖畫書的世界里培養(yǎng)感受“愛”和發(fā)現(xiàn)“美”的直覺,拓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并滋養(yǎng)精神領悟。
教師要以正確、平和的美育觀去培養(yǎng)幼兒,以繪本作為載體和契機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
繪本《黃雨傘》發(fā)現(xiàn)的美
[1]程冬蕾.幼兒美育教學中有效策略的嘗試[J].教育革新,2013(12).
(責任編輯: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