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民
摘 要:隨著校園足球的蓬勃發(fā)展,全國各地熱愛足球的孩子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不遠千里遠赴他鄉(xiāng)到寄宿制學校進行封閉式的學訓。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搭建平臺不惜花重金,忍痛把孩子孩子送往陌生的城市。他們最關心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狀態(tài)以及校園生活。而班主任作為連接家庭和學校的紐帶,開展有效溝通,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力量將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寄宿制學校,家校溝通,細節(jié)事項
作為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是繁忙的、充實的、瑣碎的,但無論何時,都應保持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遇到問題先反思自己的方法,適當?shù)剞D變工作方式就會有意外的收獲。注意開展有效的家校溝通在一所寄宿制學校中將收獲家長的理解尊重、也收獲了孩子們的夾道歡迎,促進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作為寄宿制學校,家校距離、家長工作關系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要用好現(xiàn)代通訊設備輔助教學。例如用好微信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可將孩子們學習過程、足球訓練、課余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寫照進行分享,家長都特別樂意和期待,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發(fā)送家長的信息,大家也能極快地落實并傳播,合作多了也就形成了默契。
本文觀點,要做好家校溝通,一字記之曰:心!老師要理解家長們的心,愛生如子。我相信一句話:態(tài)度決定高度,細節(jié)決定成敗,付出決定命運。下面通過一些案例來說明在家校溝通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一、家長角度看過錯
“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學生的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項長期性的、反復性的工作。學生難免犯錯,違反班規(guī)校紀,除了嚴加教育還要寬以待人。家長更清楚孩子的性格心理,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不在發(fā)現(xiàn)問題,而是減少甚至杜絕問題。馬某就是一個叛逆心很強的學生,初一初二就經(jīng)常因犯錯而被叫到辦公室來的,從校隊降下普通隊,心里總有一種不被認可的感覺。跟家長溝通后了解到,父親因為工作疏于管教,母親雖然陪讀但是很多時候有心無力。一次次的教育過程堅持把他當成是自己的孩子,要感化他,一次次的扶正固本收獲的就是家長的感激。思考問題能站在家長的角度就一定會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二、憑良心,不卑不亢
工作中除了耐心,還要有一顆良心。劉某是中途轉到我班上的,初一是足球精英班,初二是文件尖子班,父母離異,父親習慣性酗酒亂說話,也經(jīng)常在群里說一些不合拍的話,甚至充滿敵意的說話。有一次他在群里說關于學校的與實際不符的話,我提醒他家長群里最好傳遞一些正能量,而不是讀書無用論,結果他揚言要投訴,我很禮貌地回他:“你是開玩笑還是認真”,我的潛臺詞是,開玩笑我可以不當一回事,但如果你是認真的,我也不退縮,因為我所做一切都對得起我的教師這一角色,也對得起學校。只要做事情不踩線,我不懼怕任何的投訴!
做教育工作,摸著良心,不卑不亢,我問心無愧!
三、細節(jié)感到溫暖
姜某家長在參加完家校聯(lián)誼會后發(fā)了一條朋友圈,“感謝今天所有老師教練孩子們精心的策劃,每一個細節(jié)都安排得周詳;從校門開始安排我們班的同學迎接家長…領進課室…全班同學的等待與掌聲…再送上杯熱茶水…頓時心里暖暖的,我差點被感動掉淚。想想這一個個大男孩的如此心細,這些看似簡單的也正是我們的孩子要學會的待人處事……感謝老師和教練,感恩一切,謝謝謝謝”,真如她所感到的,我們要想家長所想,媽媽們被感動就是因為看到了孩子的轉變,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四、談話要充分準備
胥某、劉某、張某是班上“棘手生”,口無遮攔、無社會公德、衛(wèi)生行為習慣差、嘩眾取寵制造矛盾,脾氣暴躁易動怒易反復,擾亂課堂秩序。這幾個孩子的家長也往往在群里默默無聞,家校溝通也不算多。與他們的溝通一直都是我發(fā)起的,直接原因也基本上是因為孩子犯了錯誤,踩紅線。這時候,與他們溝通的原則之一就是恩威并施。
首先,對學生評價要客觀全面。其次,提醒家長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再次,遇到家長抵賴和不信任,這時候就要有第二手的準備,例如科任的評價、班委的日常紀律登記、所做的學生調查、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等都成為讓其接受學生現(xiàn)狀的有力證明。第四,適當時候翻翻舊賬,予以提醒或者警告。第五,給自己臺階也給家長臺階。善用謙虛而委婉的言語心系學生的成長。
五、學會傾聽有所側重
與家長溝通除了注意時機,方式和內容,認真地傾聽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文某性格原來還是很開朗的,然后初二暑假父親生病離世,母親一年到頭都忙于出差,所以孩子一直跟著奶奶長大,父母給予孩子豐厚的物質,可是孩子卻變得孤僻,暴戾?!安欢卸?!讓我很心痛,對奶奶說話也是很兇的……”“不求他學習取得多好成績,高中能不能上也不重要,希望他開心一點……”“在家的行為習慣也很差,垃圾亂丟……”開學跟他媽媽通過幾次長電話,述說著孩子校內外的日常行為。對于孩子的感恩教育是首要的,要長期而深刻,觸動他的內心。國慶假期過后,他媽媽給我回電話,哭著說,“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羅老師,孩子現(xiàn)在跟我們說話都是很客氣的,偶爾會掃掃地,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嫌我們啰嗦,動不動掛我們電話,……,還有還有,課余活動中我是經(jīng)常能夠看到他搶鏡頭,他會不會惹你麻煩啊?我是真的真的很久沒看見他這么開心的笑了,真的謝謝你”
這就是班主任的轉化工作,學會傾聽才能有的放矢,收獲家長的信任和感激,工作開展才會游刃有余。
班主任的工作零碎而繁復,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家校的關系就會更加的和諧、班級的氣氛也會更加的輕松活躍。學生同樣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家長更是如此,每天都期待著老師能夠在群里表揚自己家孩子。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抱著五顆心良心、愛心、耐心、細心、平常心,對待目不暇接的信息,勞神傷身的工作,即使學校的高要求和學生的低水平讓我們班主任是每天忙里忙外都忙得不亦說乎,但我們樂意于此,因為至少我們還有家長的支持和信任。
參考文獻:
[1]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2.
[2]李兆德.魏書生教育方法100例[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