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合唱指揮藝術來說,業(yè)內(nèi)公認的評判標準是秋里先生所提出的準、省、美三要素。本文對合唱與指揮教學中的“準、省、美”三要素進行了詳細論述,提出了一些注意點,同時也闡明了重視三要素的重要性。
【關鍵詞】合唱;指揮;準;?。幻?/p>
【中圖分類號】J615.1 【文獻標識碼】A
“準、省、美”三要素是公認的合唱與指揮的關注要點,經(jīng)過近些年來的教學與研究實踐,音樂教師應當對這三個要點的重要性有所體會,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也應當從準、省、美這三個側面開展對學生的相關教學實踐
一、準
準,就是準確。準是合唱與指揮教學中最基礎最應該做到的教學標準,但是想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準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皽省币蠛铣笓]中各種各樣動作要做到手臂與肢體協(xié)調(diào)準確,同時也要求指揮者在表演時要準確傳達有關作品內(nèi)涵、節(jié)奏、速度以及向聽眾及合唱人員完整表達自己對于樂曲的理解。毋庸置疑的是,指揮人員表演時對樂曲把握的精確性以及表演張力能夠很大程度上決定合唱表演質量的優(yōu)劣。我們常說“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個沒有足夠勝任能力的指揮往往會使音樂伴奏以及合唱表演人員產(chǎn)生混亂,讓他們無法理解樂曲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心態(tài),同時對于樂曲作者所表現(xiàn)出的樂曲內(nèi)涵無法正確理解。合唱表演如何做到精確的表現(xiàn)音樂作品與吸引人的藝術性和諧統(tǒng)一從來都是業(yè)內(nèi)人士關注的重點,同時合唱指揮藝術的不斷進步需要所有從業(yè)人員共同努力。指揮藝術具有一切藝術形式所具有的共性,有很多一般性的規(guī)律對于指揮藝術一樣適用,但是指揮藝術有著很大的靈活性,不會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與方式方法。由于很多音樂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沖突性,因而在表演這些作品時,要求指揮能夠根據(jù)這些具體的沖突來改變相應的動作,舉個例子說,指揮動作講究的是手臂與軀干的動作要保證“上不過頭、下不過腰”,意思就是手臂的上下表示音的強弱程度,高代表強,低代表弱。處理很多情感表達激烈,情緒沖突大的作品時,手臂要有大幅的擺動,通過手勢的力度變化可以表達一些幾段感情。下面,就具體討論了如何把握“準”這個要點。
(一)徹底了解與準確理解音樂作品
了解作品,最主要的是要了解這個作品到底是在什么情形之下誕生的,以及作者為什么會寫出這樣一部作品比如關鍵人物、關鍵時間節(jié)點以及關鍵事件。否則,合唱演出樂隊無法做到與樂曲作家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使得整個合唱表演成為了僅僅將作品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一種沒有生命的過程。只有對作品的深入學習與理解,才能夠更好的詮釋作品。
(二)準確把握作品的節(jié)奏與旋律
節(jié)奏與旋律是一個樂曲最基本的要素,節(jié)奏是整部樂曲的骨骼,一次朗讀如果沒有了聲音的抑揚頓挫、一部名著如果沒有了標點符號劃分,和一部音樂作品沒有節(jié)奏是差不多的感覺。缺乏最基本的抑揚頓挫,對于演奏者、表演者來講無疑是惱人的折磨;旋律是音樂的靈魂,是作者的敘述,優(yōu)美的旋律可以震撼聽眾的心靈。把握音樂作品的旋律與節(jié)奏應該從以下方式入手。首先,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節(jié)奏感。如果一個指揮沒有對節(jié)奏的把控力,就不能從全局出發(fā)將整個合唱表演的節(jié)奏、情緒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下,就會導致整個合唱表演變成一場混亂的鬧劇。要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就要讓學生們首先接受完備的基礎樂理教學,了解各種符號的時值,同時要讓學生分清楚節(jié)奏與節(jié)拍,節(jié)拍與拍子之間的區(qū)別。還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與針對特別樂曲的加強訓練。其次,學生應當也必須要具有對音樂的強大鑒識與分辨能力,同時也要具有良好的聲音與聽覺能力。和諧的音色是合唱藝術的核心,敏銳的聽覺與良好的鑒賞力是一個指揮必備的條件。和諧是目的,如果某位演員因為其自身聲音條件導致與整個合唱有沖突,則必須要予以調(diào)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鑒別能力,就是賦予了他們自我糾錯自我改正的能力。高標準的聽音訓練以及充足的視唱練耳訓練是必備的,要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刻苦鉆研。只有合唱樂團內(nèi)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具有高度的鑒賞力與對樂曲的把握能力,才能夠體會到樂曲的美妙,同時在不經(jīng)意間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合唱表演中,以自己的表演為媒介,詮釋音樂美,詮釋音樂的蓬勃生機。學生們應該多欣賞一些名曲、名著,少接觸一些不完善、趣味低級的作品。
(三)準確的指揮動作與豐富的暗示能力
合唱指揮的基本功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各種圖示的規(guī)范使用。因此,必須要加大學生關于基本理論的掌握,對于基本動作的規(guī)范化訓練,基本圖式的明晰把握,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兩只手的協(xié)同配合,除非樂曲有特別要求,否則兩手的動作變化應該是以平衡為原則。指揮過程與演奏過程都應該要注意力集中,身體應該保持適度但不過分的緊張,要切實防止因為緊張而導致的肩部不自然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非常明顯,很影響演出質量。如果演奏到漸變音時,動作還要特別注意連貫性與美觀性,不能僵硬。對于很多節(jié)奏分明的作品,手臂主要是上下擺動,而不應該是橫向過多擺動,整個手臂的動作要有連續(xù)性,讓所有的演員都能理解并且對這種變化做出提前準備。合唱指揮必須具有不需要發(fā)聲就能與合唱演員進行高效溝通以及情感交流與意志傳導的能力,注意用一些要么是業(yè)內(nèi)通用的要么是自己原創(chuàng)但是與樂團成員產(chǎn)生默契的動作進行暗示,提高樂曲的演出質量。暗示可以選擇豐富的面部表情、手臂富有內(nèi)涵的延伸、頭部以及肩部的合理的上下?lián)u擺左右晃動等等動作。暗示更像是一種默契,與演出人員良好的互動,從而提高演出的整體性與觀賞性。
二、省
“省”就是簡潔精煉、干脆利落。音樂做演出的要求以及作品的內(nèi)在內(nèi)容是決定指揮人員動作選擇動作力度以及動作大小的重要標準,原則上動作的幅度應當越小越好,即使是樂曲構造繁瑣、節(jié)奏變化大、音域寬廣且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或行進到特殊篇章需要大幅度動作傳達信息,也不能過度選擇動作。平常練習時,要側重于學生的動作越小越好,越干凈利落越好。這樣,一旦合唱表演時出現(xiàn)需要大動作來表現(xiàn)樂曲時,學生平時的訓練效果才可以得到體現(xiàn)。否則,如果平常的學習訓練不注意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那么學生就無法真正在演出時表達出作品真正的靈魂,也就無法將自己的情緒、感受以及音樂天賦表現(xiàn)出來。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動作、基本圖書的學習掌握,同時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讓學生脫離兩手同時無休止的畫圖式的學習階段,要對兩手都賦予適當?shù)穆氊煟⒅貙W生兩手的分工訓練。左手的作用是負責感情變化并且要對聲部的變換、音節(jié)得保持,右手主要負責節(jié)奏、圖式等的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一只手能完成的工作不要用兩只手完成,通過眼神可以做到的暗示性工作就不需要手的參與。但這只是某些特殊的技巧,不能完全照搬,更不能機械理解與應用嗎,應當根據(jù)樂曲自身的情況靈活處理。整個動作的選擇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能過,不能不足,繁瑣花哨的動作會影響演奏人員的接受同時會對觀眾產(chǎn)生迷惑以及過早的疲倦,根本達不到好的效果。應當教導學生用最小的最省的動作來達到最大的藝術效果,能不做動作就不要做動做,以免帶來誤解影響演出效果。
三、美
“美”就是指揮動作要美觀、大方、自然。合唱演出,就是要讓所有聽眾獲得美的體驗與觀感,樂團指揮是關鍵。對于很多初級觀眾,他們更多的是在欣賞合唱表演的聽覺享受,但是對于很多有著較高音樂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聽眾,他們不僅僅要求要得到很高的聽覺享受,同時還要觀察指揮的動作是否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標準。指揮人員的要求被提高了,不僅要把指揮動作規(guī)劃的美觀貼合音樂作品,同時還要提升指揮人員的內(nèi)在素養(yǎng),比如沉穩(wěn)、有力、激情澎湃、富有詩意等等。因此,指揮必須先從外在開始,改變自己的形象,同時可以學習一些舞蹈形體方面的知識用來美化自己的身姿,結合作品設計出具有像舞蹈那樣多變、有強烈象征意義同時風格多樣的指揮動作,這樣才能與優(yōu)美的演奏有機結合在一起。
四、總結
合唱與指揮雖然看起來引人入勝,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歡,但是想要對這門藝術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確把握“準、省、美”三要素是每一個指揮人員都必須要做到的基本功,同時也是提升自己藝術水平的必由之路。想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悉心指導,同時要嚴格規(guī)范,督促學生進步。只有學生真正體會到了這三個要素,音樂水平專業(yè)實力才會得到更大的提高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蕭昱.淺談合唱指揮教學中的幾個要點[J].甘肅高師學報,1999(06):112-113.
[2]朱文.高師“合唱與指揮”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分析[J].藝術教育,2008(11):43,59.
[3]蕭昱.再議合唱指揮教學之要點[J].大眾文藝,2011(24):310.
[4]蘇敏.合唱指揮學科特點與教學觀念的整合思考——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及建議[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140-141.
[5]陳春麗.我國高師《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和對策研究——以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為例[J].戲劇之家,2016(18):204-205.
作者簡介:孫志福(1985—),山東,碩士,四川阿壩師學院音樂舞蹈系,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合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