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中進行重點班與普通班的劃分,助長了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傾斜了教育資源的配置,也違背了教育公平。文章運用貝雷迪的四步比較法,以駐馬店市泌陽二高高三重點班和普通班為個案,對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差別進行比較分析并探討解決方法。
關鍵詞:重點班;普通班;比較
“所謂的“重點班”就是一個學校為了保證升學率,以年級為單位,從不同班里把文化程度相對較好的學生編成一個或幾個班級,冠之以“實驗班”、“清華班”、“北大班”等,集中骨干教師授課”?!胺职嗫此菩栴},但對家長來說,直接影響孩子學業(yè),是關系教育公平的大問題”。下面文章將運用貝雷迪的四步比較法,從描述、解釋、并置和比較四個方面對駐馬店市泌陽二高高三重點班和普通班進行比較分析,揭示其中暴露的教育公平問題。
一、描述
(一)高三普通班
普通班的學生學業(yè)基礎較差學習成績不突出,且普通班在學習環(huán)境和師資配置上較落后。據調查,泌陽二高高三普通班學生一般100人左右,多則達到120人,少則90人左右。教室課桌一般是五列十幾排的規(guī)模,只有兩個過道且前后課桌間距十分緊密。而授課教師一般由普通教師或年輕教師來教課,教師教學經驗不豐富,教學能力較差且責任心不強。
(二)高三重點班
重點班學生是學校從各班級抽取學業(yè)基礎好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組成,并且在學習環(huán)境和師資配置上給予優(yōu)待。首先,重點班學生少,是普通班的一半,基本上50人左右,且是一人一張課桌。其次,重點班的教師基本上是學校的特級教師、骨干教師等。
二、解釋
(一)普通班成績較差的原因
1.學生學業(yè)基礎薄弱
普通班的學生就是被挑選剩下的成績相對不那么優(yōu)秀以及不優(yōu)秀的學生。因此相對重點班的學生而言,普通班的學生整體的學業(yè)基礎較差。其次學校進行班級的劃分,對普通班學生心理上也是一種打擊。學生慢慢降低自我認同感,對成績要求不高,自制力弱,有的學生表現不明顯,有的就表現為自卑,有的放縱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2.學習環(huán)境差
普通班的學生過多,教室空間太小。學生多很容易導致紀律差,一般學習好的學生坐在前排,老師也會管束前排的同學。后排同學一般學習基礎較差,而且自制力較弱,紀律不好,容易自暴自棄。一方面是缺乏老師管束,另一方面距離黑板較遠很難看清,也很難聽清楚老師講課。
3.教師水平相對較低
普通班學生一般由普通教師或年輕教師來教課。而在普通班學生多不好管理的情況下,更是考驗教師的能力。且在分班的情況下,容易給人一種普通班學生頑皮、不思進取的印象,因此普通班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大大降低,呈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從而不積極教學。
(二)重點班成績優(yōu)越的原因
1.學生學業(yè)基礎扎實
重點班的學生都是經過學校精挑細選之下組成的,因此學生基礎好,成績優(yōu)異。此外,基于重點班學生基礎好,領悟能力強,老師會對學生進行能力素質拓展。即普通班老師只會教學生基礎,而重點班老師則會重點講難題讓學生練難題,并在假期讓重點班學生補課。
2.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首先,重點班學生少,相對而言教室的空氣、衛(wèi)生等就好很多,有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狀態(tài)。其次,學生自制力強,紀律好?;旧喜徽摾蠋熢诓辉?,教室內都很安靜,使學生擁有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最后,學生間的學習氛圍濃厚。學生都專注學習,良性競爭,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
3.最優(yōu)秀的教師
重點班的教師基本上是學校的特級教師、骨干教師等,這些教師基本上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并且經常帶畢業(yè)班。此外,重點班老師會更加盡心盡力。因為重點班的學生是學校寄予厚望的,也是老師評職稱績效拿獎金的關鍵。在重點班經??梢钥吹较抡n了老師身邊圍了一群學生在問問題,自習課任課老師也來班里進行答疑。
三、比較
學校為了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從而劃分普通班與重點班,造成了在學校中的新的教育不平等。從出現實驗班、重點班和普通班區(qū)別伊始,學校內部的教育資源幾乎不可避免地向這些班級傾斜,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學校內部的“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其次也造成教師之間的不平等,嚴重挫傷了普通班級教師的積極性。一是造成了其他普通班級任課教師的人格受損,因為學生、家長、社會形成了相應的概念,“好教師”教“好”班,“差教師”教“差”班;二是造成了教師之間的經濟收入相差較大,經濟的不平等決定了社會地位的不平等;三是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由于教師占有的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學生具體情況不同,家長重視程度的差異等原因,教師付出同樣甚至于雙倍的努力,在教育效果上卻并不對等。并由此教師會產生抵觸情緒,普通班級的教育質量就會日益下滑。
最后,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在學生之間造成不平等。重點班的設置把學生分出三六九等,受到不平等的教育機會和不平等的教育資源分配,這樣就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
“分班是正常的,關鍵是依據什么標準來分”。最重要的是保證教育公平,首先要實現學校資源配置公平,例如師資、環(huán)境、設備等方面的公平,這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的舉措。而教師在對待不同水平的學生時也要一視同仁,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教師期待對學生也有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魯淼. 從“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劃分看教育公平問題[J].現代教育科學,2008(2):1.
[2] 游玉增,靳曉燕.分班考試,怎樣才是最公平的?[N].光明日報.2013-08-27(006)
[3]用教育公平消解“分班焦慮”[N].俞洲.寧波日報. 2014-09-05(010)
作者簡介
張陸亞(1995-),女,河南省駐馬店人,中央民族大學2013級教育學院教育學專業(yè)本科生。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