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君
關于亮點定位作文教學法的探究
?徐昭君
多年來我亦步亦趨,踽踽獨行于新課改之路,在喧囂中沉思,在迷惘中苦尋,在實踐中探索。作為新課改時代的教師,該如何豐富自己,如何體現價值,應該做點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回饋時代?經過不斷的積累與反思,我把目光凝聚在語文教學的未來發(fā)展上,腳跟扎穩(wěn)在作文教學上。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評價學生作文的好壞我們自然不自覺地就把評價標準靠近于中、高考作文的等級評價上。對于初中生的寫作,究竟寫出怎樣的作文才能在中考中獲得高分、高考中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作為一名多年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教師,很多的時候都在思索、探究、嘗試,努力地學習、整理、積累著各個方面的知識經驗,從許多名人名家的作文教學的先進經驗中獲智慧,也獲得莫大的啟迪。
溫儒敏在解讀《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地指出:一、二年級寫作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強調修改后的課標要求作文教學一定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引導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寫真話、實話、心里話。由此可見課標強調了初中階段對學生寫作成長的重要性,寫作的教學方向是作文中要突出真善美,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皯撝匾曊Z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引導學生接受深厚文化的洗禮,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以上觀點做法在今天的語文教育中應倍受重視。
韓軍老師的新語文教學理念,提出語文要提倡人文精神——“突出人的生命、人的靈魂”,“充分尊重人的尊嚴,充分尊重思想的尊嚴(精神自由愿望、個性愿望、多元愿望)”。
鑒于三十年課改作文教學的成功經驗指導、課標的要求、教學名家的教育思想的熏染,我認為無論從哪一學段指導學生的作文都應體現不同學段的能力要求,力求做到有與眾不同的東西存在。在“抒真情、說真活、鼓勵自由地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的宗旨下,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體現出語文的味道,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內容上突出人性的真善美,形式上突出體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故此在語文寫作工程中提出、實踐“亮點定位作文法”。
1.關于”亮點” 生活就像一個調色盤,五顏六色,多姿多彩,處處都有亮點。不必說, 繁星璀璨的夜空、噴薄升騰的旭日、殘血如畫的夕陽,也不必說沙漠中的月牙神泉,黃山上的俊美勁松,廬山中飄逸玄妙的云霧,西湖上如醉如詩的靚景,更不必說、一棵嫩芽、一朵小花、秋風颯颯如蝶舞的落葉,就單是生活中的一個微笑、一個頷首、一次讓座、一只援手等等都閃爍著光芒,自然的“亮點”、佳境的“亮點”、生活的“亮點”比比皆是。于是有人說“世界因愛而生,因愛而精彩,愛是世上最大的亮點。”也可化用羅曼羅蘭的話為:生活不是缺少亮點,而是缺少發(fā)現亮點的眼睛。
那什么是“亮點”?寫作中的“亮點”又如何理解呢?
“亮點”在生活中常比喻為有吸引力的事物或人。寫作中的“亮點”是什么?我認為應為一篇文章中最閃光、最精彩的地方,或與其它文章相比中比較突出、新穎、與眾不同的如寫作方法、寫作角度、寫作形式等。
2.關于“定位” “定位”一詞,《韓非子·揚權》中說:“審名以定位,明分以辯類?!彼巍ぴ枴墩埩铋L貳自舉屬官札子》中有:“陛下隆至道,開大明,配天地,立人極,循名定位,以董正治官,千載以來,盛德之事也?!?這兩處對“定位”的解釋為確定事物的名位,確定方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詩有恒裁,思無定位,隨性適分,鮮能通圓?!币痪渲小岸ㄎ弧钡慕忉尀橐欢ǖ囊?guī)矩或范圍,確定界限。故寫作中的“定位”應為確定寫作的范圍和方向,體現思想的正確性、方法的靈動性。
3、關于文法 元代文人喬夢符談論文章時認為一篇好文章應滿足三點——“鳳頭”、“豬肚”、“豹尾”。即開頭,要像鳳頭那樣美麗、精彩;主體,要像豬肚子那樣有充實、豐富的內容;結尾,要像豹尾一樣有力。實際上這就是對好文章的寫作的方向、結構進行了定位。
從以上三方面歸結出:一篇好文章不論是從哪一點上或哪一部分上看,總應該有一處能抓人眼球的東西。如“題好一半文”、 “文似看山喜不平”、“有創(chuàng)意”、“ 以小見大”、“有文采”等。在寫作中講究“文以載道”(出自宋·周敦頤《通書·文辭》),它突出了文學社會的作用,指出了寫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弘揚精神的?!拔摹笔鞘侄?,“道”是目的,“文”是為“道”服務的。為了突出“道”作用,講究寫作的角度、方向,凸顯文章的亮點就尤為重要。因此我把尋找、突出亮點的角度、方法、技巧的寫作思維模式,叫做亮點定位作文教學法,也稱亮點定位作文法。
由果到因的逆推法
對比法
例證法
“主線兒”授課法
布魯納的發(fā)現學習原理
建構主義理論
根據初中語文教材,將初中寫作能力分解為三個等級如下:
初級寫作中的亮點可定位為:學會觀察,能從生活中找“米”,說真話抒真情,能寫簡單的記人記事文章。記敘要素交待得清楚,敘事線索明晰,文章結構安排較為合理,想象、聯想較為合理,文從字順。(適合初一初二作文教學)
中級寫作中的亮點定位為:會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寫人要寫出人物個性,記事突出中心。語言流暢,詳略得當,文章結構安排合理,能體現一定的抒情議論能力。(適合初三作文教學)
高級寫作中的亮點定位為:基礎等級主要突出題意、內容、語言、文體四個方面,要求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結構合理,感情真摯。在發(fā)展等級上突出想象力的豐富,主題的深刻,選材的精巧,語言流暢、文采。(參考中考作文評分標準)(適合初四作文教學)
亮點定位作文教學的特點就是作文指導、訓練的亮點定位具有規(guī)劃性,達到“物”、“意”、“文”、“氣”四方面的轉化。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突出的是目的性、計劃性、層遞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不跟著感覺走,今天想講什么就講什么,或練習冊上有什么就隨便教什么。要突出學生年齡特點、智力水平發(fā)展特點、對社會認知特點等來安排寫作內容,從而定位寫作方法,突出亮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所以面對這樣的世界,就應該讓他們的寫作形成一種態(tài)勢,猶如“蓬在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勸學》)的良性成長。
如何理解“物”、“意”、“文”、“氣”呢?“物”、“意”、“文”、“氣”是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的理論概括。“物、意、文”,是陸機對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的理論概括?!拔铩?,指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意”,指作家主觀的思想認識和構思;“文”,指語言形式。“氣”,指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的“氣”,就是文氣,是文章所體現的作家精神氣質。當觸發(fā)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等時,經過觀察、挖掘、深思、書寫等過程,提升認識。比如我眼觀萬物,找尋篩選“生活中的米”,完成由“物”到“意”的變化;我筆寫我心,寫出真情實感,寫出獨特的創(chuàng)意,完成“意”到“文”的轉變;我心抒我情,立意鮮明,完成由“文”到“氣”的飛越。這樣一篇文不加點的優(yōu)秀之作就誕生了。(參考百度百科的解釋)
亮點定位作文教學的課堂采取“主線兒”授課法,即在每一學段突出學段的重點,每一節(jié)課要突出課的重點。有目標的教學才會有的放矢。同時緊密結合布魯納的發(fā)現學習原理,不盲從。
1.選取恰當教學方法,定位亮點——運用據果尋因法 據果尋因法也就是理科解題上的逆推法。假設確定了結果,即作文中要突出、體現的亮點,下一步就要有一定的條件支撐它的正確,于是可以定位分列出條件一、條件二、條件三等。由此可同級推定條件,也可分層次有條理的推定條件,直到選擇出與主題相關的事、現象、或人的寫作原因。圖示為:
2.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定位亮點——運用對比法 根據學段的教學目標,確定課的教學目標,運用對比法分成兩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與同類主題、題材的優(yōu)秀作文或名家經典作品的對比,點評優(yōu)秀作品或經典作品中的亮點,審視自己作文中是否存在差距,差距在哪里,怎樣調整。
第二環(huán)節(jié)吸精納萃,修改習作。之后將修改的習作前后作對比,總結成功經驗,從而提升寫作技能技巧。
3.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定位亮點——運用例證法 具體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選例學習讀亮點
第二個階段品析感悟悟亮點
第三個階段實戰(zhàn)演習仿亮點
第四個階段反復研討思亮點
第五步階段提升品質現亮點
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五環(huán)節(jié)訓練法”:
學習典例——典例的亮點定位——仿寫精華——反思亮點——創(chuàng)新亮點
①從整體構思上看結構
②從選材上凸顯豐富的想象力
③從語言表達、手法使用上看創(chuàng)意看文采
“夫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句,道出了寫作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大量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是解決作文的“源”的問題,古人做到“勤讀胸中有本”、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才思敏捷妙語連珠,激情飛揚。情感的迸發(fā)、激蕩,浮動著智慧的火花,這便是我們所期待的詩意作文的課堂。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四中學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