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萍
【摘要】對于幼兒園教育活動而言,兒童文學具有雙重角色的特點,既是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資源,加上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需要將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育與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完成五大領域教育的目標,還能夠推進兒童文學課程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本文圍繞五大領域的教學要求和目標進行研究,從《綱要》中探索如何將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教學實踐與兒童文學作品相結合,希望對兒童文學課程教學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兒童文學作品;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55-01
兒童文學的研究范圍即為五大領域,其主要研究對象為兒童文學作品,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五大領域和兒童文學作品是互相關聯的,能夠相互促進確保共同發(fā)展,將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實際教學過程與幼兒園作品滲透結合,對兩者的發(fā)展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就我國當前幼兒教育情況來看,還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園對五大領域的教學沒有進行明確的劃分,部分幼兒園偏向于五大領域中其中一個領域的現象也比較常見,雖然部分幼兒園對領域進行過相應的劃分,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導致兒童文學作品利用率低下。對五大領域的教學需要以形象、生動、有趣等特點為根據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選擇,這也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問題。
一、對健康領域的目標要求
對幼兒的體制進行增強,以培養(yǎng)健康的行為喜歡和生活態(tài)度為主要目標。就拿刷牙習慣的養(yǎng)成來說。對于小朋友的刷牙行為應該采取相應的方法,使小朋友能夠喜歡上刷牙,從而主動的刷牙,其實常規(guī)的辦法有很多,但是我們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來對小朋友的生活習慣進行培養(yǎng),可以運用兒童文學作品生動形象的特點,通過《小熊刷牙》這篇兒童文學作品來對兒童進行教育,教師可以通過成品的兒童讀物,或是相關的媒體教學方式,生動形象的把作品講給幼兒聽,還可以組織相應的游戲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使小熊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的生活習慣,使幼兒深刻的理解到刷牙是個好習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收集相關的教育動畫和兒歌,讓幼兒學會怎樣刷牙,而這種教育方式,才是幼兒們愿意接受并且較為喜歡的健康課程[1]。
二、對語言領域的目標要求
在幼兒教學中應該將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使其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語言領域是兒童文學最容易應用的領域,但在實踐應用中,較好文學功底是實現其應用的前提,以講故事為例,能將故事生動形象并富有感情的講出來并不簡單,在給幼兒講故事時,不僅要要求自身所講的故事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要在幼兒聽完故事以后能夠自己復述出來,這才是鍛煉語言能力的根本辦法,通常幼兒愿意去聽故事、看故事、講故事、都是因為兒童文學作品中具有相應的圖畫,圖畫是最能吸引幼兒的要素,圖畫書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能夠在幼兒認字不全的前提下進行閱讀,可以通過圖畫了解故事內容,從中找出樂趣。比如《月亮的味道》就是典型的圖畫書,幼兒最喜歡圖書中的第一幅圖,因為圖中有月亮和眼睛,既美麗又神秘,能夠引起幼兒們的求知欲,通過教師的引導,引導幼兒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想象月亮之下的眼睛都是誰的,然后再通過對后面圖片的展示,發(fā)現九種動物在抓月亮,把月亮抓下來分給大家。通過簡單有趣的故事講解,使小朋友可以自己將故事完整的講出來,還可以對幼兒的思維進行發(fā)散式的引導,讓幼兒之間進行討論,探討故事中的動物們?yōu)槭裁匆ピ铝恋?,所以說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能夠涉及到多個領域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確定好教學的目標,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
三、對科學領域的目標要求
幼兒教育,應主要以引導幼兒學習、發(fā)展認識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為主,對人類而言大自然無疑是神秘的,幼兒對大自然的一切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年齡的限制,使得幼兒對很多事物不能理解,這就需要通過兒童文學作品對相關事物進行生動形象的展示,對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兒童科學文藝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其主要內容就是科學知識,比如幫助幼兒認識方形物體和圓形物體的科學童話《圓圓和方方》,通過童話故事能夠使幼兒對所熟悉的物品的功能和特點進行了解,教師在把故事講完以后,結合相關實踐活動,促使幼兒在生活中發(fā)現更多的新鮮事物,并渴望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確保兒童文學作品的合理運用,能夠對幼兒的認識能力加以強化,使得科學知識能夠被幼兒輕松的掌握[2]。
四、對藝術領域的目標要求
藝術領域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對幼兒的情感進行豐富,并對幼兒的初步審美以及表現美的能力和情趣進行培養(yǎng),兒歌是兒童文藝中最為典型的教學內容,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能力的培養(yǎng),都可以通過兒歌的教學來實現,所以,通常情況下藝術領域的教學等同于音樂美術的教學,就美術課而言,對幼兒的學習任務不必強加規(guī)定,可以讓幼兒自由的發(fā)揮,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通過兒童文學作品來實現,在圖畫書中最有名的就是《爺爺一定有辦法》,其主要內容是表現爺爺的聰明和愛,教師就可以結合故事內容中爺爺的毯子,為幼兒們展開一節(jié)有趣的手工課,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動手能力,比如將爺爺的毯子改成小動物、牛、豬、雞等,讓幼兒們拿著剪刀自行改造,使得幼兒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想象力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得到相應的提高[3]。
五、對社會領域的目標要求
培養(yǎng)幼兒社交能力、增強自信心,是社會領域的目標要求,兒童文學作品看似與社會領域關系不大,但是與社會領域有關的例子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兒歌《紅黃綠,三兄弟》,故事內容就直接的反應了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們扮演相應的角色,使得有關交通的規(guī)則能夠在玩耍中被理解。
六、結語
通過對各領域中兒童文學作品的應用,想要確保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育和兒童文學作品的完美結合,還需要對幼兒文學教育的思想進行轉變,要將相應的理念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對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掌握的同時,還應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鑒賞能力,確保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將兒童文學作品運用到幼兒園的五大領域的實際教學中去??偠灾?,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學與兒童文學課程關系密切,它們具有相互推進,相互影響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姚燕.試論幼兒早期閱讀教學中提問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5(1):195.
[2]王佩瑩.從文學作品中探索幼兒數學教學的實踐研究——基于兒童文學作品的幼兒數學游戲的開發(fā)研究[J].考試周刊,2016,2(24):177-177.
[3]熊元英.淺談幼兒園語言文學作品選擇的標準[J].速讀(中旬),2016,3(8):125-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