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蕓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65-01
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內(nèi)容的課,在篩選關鍵項時,我是這么做的。
一、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難點、思維訓練點作為關鍵項
低年級學習古詩重點在朗讀和背誦,如果誦讀方法單一,機械地重復,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攻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習《贈汪倫》這首古詩時,把誦讀方法設為關鍵項,從四個方面引導學生攻破誦讀:自己讀,同桌互讀、小組齊讀、打著節(jié)拍讀。學生可以選擇1-3個方面學習。班里學生興趣盎然,不到十分鐘,90%的學生都已經(jīng)讀的正確流利,60%的學生已經(jīng)會背誦。在學生朗讀和背誦過關后,在拓展學生思維訓練時,把拓展思維作為關鍵項:把古詩變成小故事,熟練背誦,給古詩配圖畫,自己任選一個方面準備,而后組內(nèi)交流,班內(nèi)展示。
二、把易錯的知識點、考點作為關鍵項
復習課比較難上,如果僅僅是重復一遍學過的知識,等于燙剩飯,學生在課堂上會不感興趣,會影響課堂效率。如果對知識進行再認知、重組、整合,把舊知在大腦里內(nèi)化、深化、升華,抓住模糊點、易錯點、疏忽點、易混點、增長點,進行多次強化,這樣的復習課容量大、效率高。二年級的識字量大,每冊要求達到四會的生字多這也是低年級知識的重點、難點、也是每年的考點。本學期課程進行的快,大部分學生不能牢固掌握一類生字。在復習一類生字時我把生字歸類,讓小組合作整理生字。關鍵項定為“按結構歸類鞏固生字”,引導學生從五個方面鞏固生字字:1.左右結構,2.上下結構,3.半包圍結構,4.全包圍結構,5.獨體字。每個小組合作整理一個方面的生字,用圖文結構整理在中卡上,小組內(nèi)分享,組間交互分享,班內(nèi)分享。把這些中卡張貼在教室內(nèi)的大板上,利用課前2分鐘,讀一張中卡,再聽寫強化。這樣,易錯字、難記字經(jīng)過多次強化,就能牢牢掌握了。還可以從其他方面“歸類鞏固生字”: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也可以“歸類鞏固詞語”:ABB、AABB、ABAC。
這樣的復習不僅學生動起來了,而且一節(jié)課的容量也很大,還抓住了低年級的知識點、重難點、考點。
三、把掌握知識點、重點、難點、考點的操作方法作為關鍵項
群文閱讀的課堂也可以這么做。因為群文閱讀課容量大、難度高、速度快。如果還按部就班的一課課的學,是達不到海量閱讀的目的。如果把群文閱讀,運用小組或團隊合作學習,再交互強化,就能在短短四十分鐘內(nèi)提高閱讀的效率。在學習第三單元的《歡慶》這首詩歌時,就采用了這種方法。根據(jù)本單元的主題“熱愛自己的祖國”選取了《我愛祖國十月的花》《祖國媽媽》《國旗》三首詩帶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一節(jié)課要完成讀通詩歌、積累優(yōu)美詞語、小練筆的閱讀目標,小組合作。關鍵項的確定是個難題,定為朗讀,不能完成積累;定為小練筆,課堂上又缺少了朗朗的讀書聲。最后關鍵項定為 “閱讀展示”,設了三個方面 “朗讀、積累、仿寫”,小組合作完成。小組先確定了所選向度,又選擇了展示內(nèi)容,確定了展示的形式,然后組內(nèi)準備。各組做好了充分準備后,班內(nèi)分享,最后大動瀏覽。
四、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和行為,遵循“三性三動”原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生的學作為關鍵項
有效課堂實踐了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把學習、成長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即以課堂教學必定要以生為本,以學為本,課堂教學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學到的知識性、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為原則,要求做到學生互動、主動、能動。)教師的教學從學生的學習出發(fā),從學生這個主體出發(fā),改變長期以來教師向?qū)W生“奉送真理”的教法,把“發(fā)現(xiàn)真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做到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過程成為真正的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成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精心設計能夠與學生生活體驗相鏈接的,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思考的問題,使學生真正情緒飽滿、思維活躍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以學生學到的知識性、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為原則,要求做到學生互動、主動、能動;優(yōu)化課堂進程,使學生成為充滿生命活力個體。“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行,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葉瀾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反應,及時捕捉課堂上的有效信息來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注重師生的有效互動和動態(tài)生成,把與學生間的“異議”作為課堂生成的有效資源,關注學生細微的情緒變化和感受,關注發(fā)掘?qū)W生新的興趣點,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提出問題,動腦解決問題。對學生閱讀中出現(xiàn)的疑難點、偏差點、淺近點整體權衡,精心選擇,合理運用,以促進預設目標的達成,新目標的不斷生成。
1.指導學生有效預習。指導學生有效的預習,使學生明確目的,了解預習的范圍,幫助學生找到重點、難點,掌握預習方法,學做預習筆記。如我在詩歌教學中要學生自己先閱讀一遍詩歌,把不懂的寫在預習筆記或標注在書本上,以后逐步給學生布置預習提綱。心理學研究證明:帶問題讀一遍比不帶問題讀五遍效果要高。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就得邊讀邊思考,從書上找答案,鼓勵質(zhì)疑問難,學生預習時,除了抄寫課文的重點詞句外,還應鼓勵學生把弄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為上課時弄懂這些問題做好思想準備,這種學習主動積極,效果當然會高了。
2.指導學生有效聽課。聽好課是學生獲得新知識、發(fā)展智力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課堂上聽懂多少,當堂消化多少。聽懂的多,消化的多,課后做起作業(yè)來時間用得少,心情也輕松,既可以騰出時間學得更深更廣,又有利于發(fā)展興趣愛好,得到全面發(fā)展;相反,如果沒聽好課,課后做作業(yè)不但費時間,還會感到學習有壓力,時間長了,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學怕學情緒,各方面也得不到發(fā)展。
3.指導有效地復習。教師要給學生當堂復習鞏固的時間,抽出一點時間,把復習鞏固的時間放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端正態(tài)度,提高訓練效果。我們應該盡量把自己的活動壓下來,保證學生活動時間,包括擠出幾分鐘完成當堂測試作業(yè)。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眼,需要教師有務實的作風,依據(jù)教學目標逐項落實,有問題的學生幾乎是不復習或者復習效果差,不知道怎樣復習,因此要指導學生學會有效復習,確實有效地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總之,在確立教學內(nèi)容的關鍵項時,都要圍繞教學目標確定關鍵項,不能忽略關鍵頂與教學目標的聯(lián)系。課堂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達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梢?,教學目標是確定關鍵項的依據(jù)所在,是確定關鍵項的出發(fā)點,也是解決關鍵項的歸宿,它影響和制約著關鍵項解決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