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玲++吳兵艦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03-02
隨著我國汽車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汽車高職培訓機構也越來越多,其教學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如今高職教學模式比較流行的是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其中問題導向模式適合于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適合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然而起動系統作為車輛重要系統之一,起動系統的認知學習內容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對起動系統的認知,是汽車高職培訓機構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
本文以EQ1118G型柴油車、CA1121J型柴油車、英朗GT汽油車的起動系統為例進行教學研究,意在探索出一種適合此種類型的課程教學模式。
一、起動系統認知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能夠闡述電磁操縱式起動機的結構特點、起動電路連接、控制關系及工作情況;能夠獨立完成起動機拆裝,能獨立完成起動機裝復后的檢測試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具備與汽車修理技師崗位相適應的知識和專業(yè)技能。
(二)教學內容
1.發(fā)動機起動系基本知識。
2.電磁操縱式起動機結構和工作情況。
3.起動機檢測試驗。
(三)教學要求
能說出起動系組成及單向離合器工作原理;能闡述起動機的組成及工作過程;能說明起動系的電路控制關系;能說明發(fā)動機起動系的線路連接;能獨立完成起動機的拆裝和調試。
(四)過程方法
經歷課堂學習,參與總成拆裝實習,討論電磁操縱式起動機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分析電磁操縱式起動機的工作情況及電路控制關系;通過示教板及起動機的線路連接,加深對起動電路的掌握和認識;通過完成課后作業(yè)和撰寫實習報告鞏固所學知識;通過自主學習拓展發(fā)動機起動系的相關前沿知識。
(五)考核評價
1.考核內容
理論:起動機組成;起動機的工作過程;起動系電路控制關系及線路連接。
實踐:起動機的結構;起動機的拆裝;起動機電路連接、檢查與調試。
2.考核方法
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實習報告、實習操作、課終理論閉卷考核和實踐考核相結合。
(六)教學方法設計
采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即課堂理論教學、實踐性教學、學員自主學習。并將這三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1.理論性教學:采用課堂多媒體教學形式,由教員主導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根據學員特點及教學內容特點,有機地運用講述式、引導式、模擬式、研討式教學方式,使學員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教內容,豐富其有關起動系統的理論知識。
2.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在實踐教學場所完成。采用學員動手操作為主,教員操作示范、講解指導為輔的教學方式。目的在于使學員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更好地掌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提高其動手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等。
3.學員自主學習:學員自主學習并非學員在業(yè)余時間單純自學,它有兩種實施方式:其一:教員根據學員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員進行網絡自學。其二:教員根據需要引導擬題,由學員自主查資料,找答案、問教員,即學員完全進行自主學習,自學時間完全由學員自定。當然,采用該實施方式,學員也可根據自已感興超的內容進行自學。
(七)教學手段
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為當前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手段,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手段:①平面圖形②FLASH動畫③三維仿真動畫④實際操作與演示⑤實物展示⑥網絡應用。上述教學手段設計如下:
1.平面圖形應用:應用于課堂理論教學。豐富多彩的畫面能更好地展示各部件間的結構關系。
2.FLASH動畫應用:應用于課堂理論教學。因具動感,能更好地展示各運動件的運動狀態(tài)和運動關系,形象地體現運動件的工作原理。
3.三維仿真動畫應用:應用于課堂理論教學。因其能形象地展示起動系統各部件的空間位置關系及運動件在三維空間的運動關系,達到逼真的效果,無需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形象思維,使學員能在輕松學習的狀態(tài)下掌握教學內容,可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
4.實際操作與演示:應用于實踐性教學。
二、教學實施
(一)理論授課
教員根據起動系統認知知識,利用多媒體、三維模型、維修手冊進行授課,同時注意教學方式,涉及到理論較強的時候可以采用適當的微觀教學模式(實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問題引入法等),如講解起動機結構認識時,可以通過模擬式進行授課,如圖1所示。起動系統的控制線路可以運用引導式和講述式進行,其中引導式為把起動機的控制線路分化成幾個模塊,用引導語言與學員共同完成模塊的邏輯組合。把EQ1118G和CA1121J型柴油車的起動系統進行模塊劃分,如圖2所示,完成起動機構造認知后,教員可以通過多媒體一步一步地與學員共同完成起動機控制線路的設計,語言組織實例:“起動機的控制無外乎是控制其兩個動作,一是電動機主線路的通斷,另外一個是驅動齒輪要與飛輪嚙合,那么如何同時控制呢?我們知道電磁感應原理,如果利用電磁原理能否同步這兩個動作呢,下面分別引出并講解電動機開關、電磁鐵機構、起動繼電器、起動開關的初步設計?!比鐖D2所示。在講解復雜的起動系統時,可以借助維修手冊與學員進行分析和研究,如別克英朗GT的啟動電路圖,如圖3所示,分析時注意和上一講中的模塊分析 要一致,按照起動機、起動機繼電器、發(fā)動機控制模塊、點火信號等順序來分析。
(二)實踐授課
實踐授課主要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進行,因為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為本體”,以基于職業(yè)情景的學習情景中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的計劃、實施、評估等行動為方法,以師生及學生之間互動的合作行動為方式,以強調學習中學生自我構建的行動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為評價標準。行為導向教學模式主要以項目驅動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如下:
第一科目:起動機拆裝,以學生自己動手為主,教員輔助。通過學生動手拆裝,能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物相結合,達到熟悉結構,掌握原理的效果。
第二科目:起動機檢修,以老師示范講解、學生實操練習為主。主要進行起動機、點火鑰匙、繼電器的連接。如圖4所示。由于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電路,對電有種生怕的感覺,為了設備和人身的安全,先由教員進行示范講解,而后有學生自己動手進行連接。
第三科目:起動系統見習,以實訓臺為主要教學設備,老師進行故障設疑,學員參與診斷。實訓臺設有啟動電路圖和實物,方便教學實施。其中CA1121J型柴油車啟動系統實訓臺如圖5所示:
三、教學效果
教學對象為汽車維修專業(yè)的高職學生,共計73人,分8組,各組設有組長和副組長,教學學時為10個學時,教學效果通過抽查、競賽活動、課后反饋的方式來獲得。通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教學目標。
四、結論
通過汽車起動系統的認知教學,理論授課主要采用了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實踐授課主要采用了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無論理論授課還是實踐授課都大量采用了微觀教學模式,如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因此類似這樣理論和實踐都重要的課程,要按照職業(yè)教育的特點,綜合教學模式,符合現階段的高職教育的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yè)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崔義成、張西平、徐瑛.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特色研究[J],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