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中使用得最廣泛的與學生互動方式,它在教師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本文在分析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給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最終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語文 課堂教學 提問技巧 問題
G633.3
在教師教學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教師會有這種感覺:學生在課堂上不會舉手發(fā)言、不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去。這給教師教學帶來了很大障礙,那么,教師應采取怎樣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呢?這成為新時期學校以及教師最為重視的話題,本文就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措施,希望能給相關工作者一定的幫助。
一、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技巧的運用問題
1.1問題設置不合理,缺乏拓展拔高空間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边@句話道明了提問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在語文課堂教學,卻常常會出現(xiàn)教師為提問而提問,所提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能力,要么是偏于容易,要么是過于復雜,簡單的學生回答時思索能力鍛煉不足,復雜的學生回答不出來打消了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這樣不僅讓學生學習不到重點,也缺乏拓展拔高空間,提問所起到的效果也只是事倍功半。
1.2課堂提問題目不靈活新穎,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很多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提問的問題不靈活,缺乏新穎性。有的老師喜歡以一些人云亦云、老生常談的問題設置給學生,例如文章講解必談“中心思想”,缺乏創(chuàng)新,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另外有的老師也常常以判斷性的問題向?qū)W生提問,“對不對”“是不是”是這種問題的慣常用語,這種答案已經(jīng)在問題中表明的提問形式思考價值不高,對學生也沒有多大吸引力。
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技巧的相關策略及具體應用
2.1明確教學重點,開啟茅塞
課堂提問要緊緊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個中心,要緊緊圍繞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重點,優(yōu)化課堂提問。教師不應該離開教學目標,節(jié)外生枝或提又偏又怪的問題,把教材搞得支離破碎,更不應該突然冒出一個與教學內(nèi)容毫無相關的問題,打亂教學的和諧。所以,對課堂中提的問題,教師備課時應精挑細選,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例如:我上《范進中舉》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提問:“范進中舉是喜還是悲?如果是喜,表現(xiàn)在哪里? 如果是悲,又如何理解?”這一提問,迅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熱烈討論,最后全班學生得出“對個人來說喜大于悲,對民族來說是悲?!比缓笠龑W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喜一悲的。這種目標明確的巧妙提問,不但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2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提問的“主問題”
提問是課堂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乃至解決問題的“常規(guī)武器”,只有高質(zhì)量的提問才能夠發(fā)揮啟發(fā)引導的作用。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主問題”(中心問題或關鍵問題) 研讀帶動整篇文章的閱讀理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問題”是經(jīng)過提煉概括出來的,著眼于整體,著力于引導學生長時間深層次的課堂學習活動,形成教學活動主要“版塊”。在以“主問題”為線索的閱讀教學中,沒有了“連珠炮式”的“連問”、“蜻蜓點水式”的“淺問”、“一問一答式”的“碎問”,提問的“量”大大減少,課堂活動完全以學生讀、寫、說、思為主,課堂氣氛生動活潑,課堂學習輕負高效。可以講,“主問題”就是用“精、少、實、活”的提問把學生深深地引入課文,激發(fā)研討的熱情,從而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如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在教學《心田上的百合花》時,就從課文題目切入,以“這是一株怎樣的百合花”這一大問題來統(tǒng)領整篇教學;他的《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教學也是如此,以“這是怎樣的一個園子”來推動整個教學,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
2.3不同的引導
課堂上,老師向?qū)W生展示一幅幅畫面,通過老師的動情描述和學生的準確理解,才得以完成完美的教學,這其中有三點是要注意的。第一點,學生理解這些文學要以生活為依托,也就是各種各樣知識的積淀。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信息化的產(chǎn)物遍布我們四周,越來越多的信息充斥我們的大腦,這些信息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這些信息是需要被認真篩選吸收的,并不都有益于學生。學生要懂得正確地評判這些包羅萬象的信息。第二點,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要能充分利用自己了解的知識和獨有的情感去解讀課堂。對于一份作品而言,學生感受最深的便是自身最能理解的和產(chǎn)生共鳴的。這需要不斷挖掘、練習,以將理論與切身體會相結合。第三點,老師的指引。老師在課堂上是絕對的引導者。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感情引領學生理解作品,并讓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進行思考、解讀自己的觀念,增強學生自我思考的主動意識。此三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4增加問題內(nèi)涵,確保其有效性
首先提問的目標要明確,課堂提問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的為首要目標,以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目的。明確的提問可分為溫故知新式提問,測試學情式提問,舉一反三式提問以及啟發(fā)式提問等等;其次提問層次要清晰,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教師提問時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體現(xiàn)出初中語文知識結構的條理性。同時設計問題時要根據(jù)教學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及學生認識的模糊點來進行。最后要注意提問對象的廣泛性,教師在提出問題后,首先要留有一定時間讓同學們進行思考,然后要調(diào)動全班同學的積極參與,提問對象應是全班同學,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無論對錯,老師都應適度鼓勵。
三、結語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是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更好地拓寬思維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語文教師要足夠重視課堂提問教學。在進行課堂提問教學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把握好提問原則,更要把握好課堂提問方法,唯有如此,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方能取得突破。
參考文獻:
[1]麥曉科. 有關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小議[J]. 青年文學家,2013,14:90.
[2]胡先俠. 探討語文提問教學的新方法[J]. 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7:78.
[3]史先波.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提問的質(zhì)量[J]. 考試周刊,2013,97:41.
[4]劉雅麗.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 時代教育,2013,24: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