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作文教學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寫作文的幾個關鍵點這樣才能讓學生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
關鍵詞:興趣 作文 交流 激勵性評價
中國分類號:G623.34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了作文教學任務: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抒發(fā)真情實感。但是在現(xiàn)在作文訓練中,大多數(shù)老師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學生,甚至為了應付考試,在考前背誦作文,這樣的訓練指導怎么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孩子呢?因此我認為,作文教學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寫作文的幾個關鍵點這樣才能讓學生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
一、從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學生作文時,教師要在布置作文題目時,要求學生結合題目要求,觀察、搜集有關素材,逐步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1.游戲引導 小學生好奇、好勝、好玩,對游戲情有獨鐘。根據(jù)這一點將作文教學“游戲化”, 即把學生普遍害怕的作文訓練當作輕松的游戲來玩,寫作文的過程就是兒童玩游戲的過程。這符合兒童喜歡游戲的心理,因而能引起兒童的興趣,消除“怕作文”的心理障礙,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例如在教小學三年級《我最喜歡的一種游戲》時, 我讓學生做《添鼻子游戲》,接著讓學生把整個游戲過程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合起來說一說,然后互相提意見補充,最后寫到作文本上,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 激發(fā)兒童作文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作文欲望和積極性,寫出內(nèi)容豐富、生動的作文,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輕松愉快的作文教學活動還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而且兒童在情緒愉快時思維也更活躍,想象力也會更豐富。
2.活動激趣 魯迅先生說,要想寫好作文,必須“多讀、多寫、多生活”,其中“多生活”對 缺乏生活經(jīng)驗的兒童來說尤為重要,作文指導課中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活動就是讓兒童去“體驗”生活,從而寫出生動形象的作文。 ⑴觀察實物引趣 通過對實物的觀察、感知、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吸引學生作文的興趣。例如, 在教四年級作文《我最喜歡的水果》時,我讓學生帶來自己喜歡的水果,讓學生察形觀色,接著讓學生解剖水果,然后讓學生嘗滋味,最后讓學生說一說,并把看到的、 嘗到的、想到的寫下來。這樣的作文就很有趣了。 ⑵剪貼引趣 兒童好動,因而讓兒童動手操作再把操作過程寫下來,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進行作文訓練計劃時,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然后按要求選擇生動有趣的圖畫貼在作文本上,再作文。小學兒童缺乏生活經(jīng)驗,詞匯量少,但模仿性強,喜歡動手操作,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而剪貼作文既動手又動腦,符合“手腦并用”原則,恰好能彌補兒童的不足,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因此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易為他們所接受。
二、加強交流使學生去寫作文
學生有了興趣,但是怎樣讓學生行之有效的堅持下去,理論研究和實踐經(jīng)驗都已表明,從說到寫是行之有效的訓練途徑。作文指導中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分析討論。在組織學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時,在對語言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修飾語是否合理精心推敲,大家一起來說一說、議一議,一起交流探討,把句子段落篇幅交流討論的更恰當,更合適。當然在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拿出一到三篇例文來交流討論,最好選擇一篇比較優(yōu)秀的,還可以選擇一篇比較差的,讓學生會寫還會交流修改,也鍛煉了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
三、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愛上作文
現(xiàn)在許多老師和家長看到剛開始寫作文的孩子上手比較慢,就直接說這孩子的作文寫不好了,導致學生自暴自棄,一生都對寫作文產(chǎn)生消極畏懼心理。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董蓓菲博士說過,寫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難的,應該讓孩子樹立信心,不要簡單地給孩子“貼標簽”。尤其是在孩子剛開始學寫作文的時候,應該適當降低標準,多給些激勵性評價,不當“啄木鳥”,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我們點評主要是以肯定和鼓勵為主。慢慢地,孩子們的寫作興趣來了,而且希望自己寫的文章獲得別人的肯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在作文指導中抓好這個幾個關鍵點,對學生喜歡上寫作文起著很重要的的作用。
參考資料:《小學生作文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