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瓊
摘 要:在高職學校中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是一個常設專業(yè),其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在于與目前飛速發(fā)展的經濟發(fā)展形勢相適應,其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在于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教學過程的設施以及實驗仿真演示等方面,采用積極的考核方式和激勵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和動手能力,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出大量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人才。
關鍵詞:自主型;熱能;動力工程;教育模式
· 【中圖分類號】TK1-4;G642
高職學校的教育任務最重要的在于為我國社會發(fā)展及經濟建設培養(yǎng)大量高素質的人才,然而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對這些人才進行培養(yǎng),這一直都是高職學校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1、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課程內容
從多年來課程運行的情況中可以看出,目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課程其內容設置應該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熱能與動力理論中會涉及到發(fā)動機特性以及工程力學等多方面內容,將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等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具體來說課程內容的完善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在課程開設安排上,電氣學習應先于電氣實習,鍋爐、汽輪機原理課程應先于熱能理論設置,因為專業(yè)課程必須在兩年內安排完,所以課程內容一定要體現出層層遞進的關系;其次,課程內容雖然存在密切關系,但是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有所取舍,加深學生對重點內容的印象;第三,明確具體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分清主次和輕重,專業(yè)課程展開以培養(yǎng)目標為中心展開。
2、自主型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教育方法探究
為了適應新時期社會的要求,對學生自主型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目前高職專業(yè)課程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目前的專業(yè)課程學習中,采用傳統方法進行教學的情況十分常見,嚴重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獲取的過程及方法。新時期整個人類社會都在經歷著由工業(yè)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的過程,在信息化社會中,只有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的發(fā)展,不被新的信息時代所淘汰。例如某高職學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實驗室根據專業(yè)特點,建設了可容納25人的計算機仿真機房,然后從現有商用仿真軟件中選擇與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相關的軟件,供學生學習和實踐。
2.1積極轉變教學思維模式
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學生的三維能力好一些的話,掌握本專業(yè)的內容可以相對容易一些,但是就一般的學生來說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工程語言的學習上。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三維軟件開始推廣開來,在開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三維思維模式逐漸代替二維的思維模式。在三維軟件的幫助下學生可以嘗試像拼積木一樣,在三維軟件環(huán)境中將零件拆分開或者搭在一起,有效避免了復雜二維思維方式的存在。在使用三維軟件的過程中,就需要學生帶著三維思維模式展開自主的學習和思考,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和摸索。
2.2加強實驗仿真演示教學
在本專業(yè)學習中經常會用到多媒體技術、虛擬仿真計算機輔助工程手段等等,利用這些先進的教學方式來代替?zhèn)鹘y的實驗和實習。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針對空調制冷技術進行仿真演示,這一點是傳統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不能達到的。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下對教師的動手能力要求非常高,還要在課前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基礎準備工作。例如某學校熱能與電力工程在認識實習階段專門安排了1周的時間,首先用2天時間講解模型,并由指導教師講解發(fā)電廠的模型,使學生直觀的了解了電站鍋爐等發(fā)電設備的結構及蒸汽循環(huán)的原理與過程,大大提高了實習興趣。
2.3構件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可以結合學校目前的信息技術條件,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科特點,有效的將學科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引導教師與學生進行共同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由傳統對熱能與動力概念的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培養(yǎng),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自主性學習和探究,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3、自主型課程考試方式的改革
作為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課程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時也能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進行檢驗,所以,考試本身具有教育教學、導向、檢測、證明以及反饋等多種功能,考試還能幫助學生實現課程目標,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檢驗,并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校期間學生學的課程門類較多,不同課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考察的目標也存在很大差異。
通常在必修課考查中會采用“721”方式進行考查,也就是說在總成績中考試成績占有70%的比例,實驗和平時成績分別占有20%和10%的比例。這樣的考查方式體現了不僅重視學習的結果,也重視學習的過程。沒有實驗部分的內容及選修課按照“82”的方式評出總成績,也就是說在總成績中考試成績占到80%的比例,而平時成績占有20%的比例。并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實習,采用校內評定和廠內考評相結合的方式獲得總成績,最終由廠校雙方給出綜合的考評。對于熱能動力實習及選修課程的考核,應選擇考證考核的方式對其進行評定,將培訓和學習完成之后,學生如果獲得了合格證書則可以直接獲得課外學分。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自主型學習和探究型學習方式已經成為高職專業(yè)課程教育的一種必然趨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也不例外,高職學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應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已有仿真經驗基礎上,建成教學、科研和創(chuàng)新型的新型實驗室。在教學上,學生可以以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為基礎,通過虛擬實物演示來強化認識,展開實訓操作練習,從而增加教學的視、聽效果。
參考文獻:
[1]宋文武,符杰,李慶剛,王桃. 關于構建“熱能與動力工程”大專業(yè)多方向課程體系的思考——基于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人才的視角[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4):44-48+71.
[2]常澤輝,沈炳耘,侯靜. 開展科學研究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建設促進作用的探究[J]. 實驗室科學,2012,(2):201-203.
[3]李慶剛,賴喜德,劉小兵,宋文武,余燕. “熱能與動力工程”特色專業(yè)建設——培養(yǎng)方案的優(yōu)化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特色的體現[J]. 教育教學論壇,2013,(6):262-263.endprint